中国风

分享 /

更多评论

推荐

太清舞

天门阙锁烟萝。琼室瑶台瑞气多。欲识仙凡光景异,欢谣须听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兽炉缥缈喷祥烟,玳席荧煌开邃幄。谛视人间之景物,何殊洞府之风光。恭惟衮绣主人,簪缨贵客。或碧瞳漆发,或绿鬓童颜。雄辩风生,英姿玉立。曾向蕊宫贝阙,为逍遥游:俱膺丹篆玉书,作神仙伴。故今此会,式契前踪。但儿等偶到尘寰,欣逢雅宴;欲陈末艺,上助清欢。未敢自专,伏候处分。竹竿问,念:既有清歌妙舞,何不献呈。 花心答,念:旧乐何在。 竹竿子问,念:一部俨然。 花心答,念:再韵前来。 念了,后行吹太清,众舞讫,众唱: 武陵自古神仙府。有渔人迷路。洞户迸寒泉,泛桃花容与。 寻花迤逦见灵光,舍扁舟、飘然入去。注目渺红霞,有人家无数。 唱了,后行吹太清歌,众舞,舞讫,花心唱: 须臾却有人相顾。把肴浆来聚。礼数既雍容,更衣冠淳古。 渔人方问此何乡,众颦眉、皆能深诉。元是避嬴秦,共携家来住。 唱了,后行吹太清歌,众舞,换坐,当花心一人唱: 当时脱得长城苦。但熙熙朝暮。上帝锡长生,任跳丸乌兔。 种桃千万已成阴,望家乡、杳然何处。从此与凡人,隔云霄烟雨。 唱了,后行吹太清歌,众舞,换坐,当花心一人唱: 渔舟之子来何所。尽相猜相语。夜宿玉堂空,见火轮飞舞。 凡心有虑尚依然,复归指、维舟沙浦。回首已茫茫,叹愚迷不悟。 唱了,后行吹太清歌,众舞,换坐,当花心一人唱: 我今来访烟霞侣。沸华堂箫鼓。疑是奏钧天,宴瑶池金母。 却将桃种散阶除,俾华实、须看三度。方记古人言,信有缘相遇。 唱了,后行吹太清歌,众舞,换坐,当花心一人唱: 云軿羽巾宪仙风举。指丹霄烟雾。行作玉京朝,趁两班鹓鹭。 玲珑环佩拥霓裳,却自有、箫韶随步。含笑嘱芳筵,后会须来赴。 唱了,后行吹太清歌,众舞,舞讫,竹竿子念:欣听嘉音,备详仙迹。固知玉步,欲返云程。宜少驻于香车,伫再闻于雅咏。 念了,花心念:但儿等暂离仙岛,来止洞天。属当嘉节之临,行有清都之觐。芝华羽葆,已杂B241于青冥;玉女仙童,正逢迎于黄道。既承嘉命,聊具新篇。 篇曰:仙家日月如天远,人世光阴若电飞。绝唱已闻惊列坐,他年同步太清归。 念了,众唱破子: 游尘世、到仙乡。喜君王。跻治虞唐。文德格遐荒。四裔尽来王。干戈偃息岁丰穰。三万里农桑。归去告穹苍。锡圣寿无疆。 唱了,后行吹步虚子,四人舞上,劝心酒,花心复劝。劝讫,众舞列作一字行。竹竿子念遣队:仙音缥缈,丽句清新。既归美于皇家,复激昂于坐客。桃源归路,鹤驭迎风。抃手阶前,相将好去。 念了,后行吹步虚子,出场。

 340   0  0

中华文学

《任子》序〔1〕

马总《意林》:《任子》十二卷,注云,名奕。《御览》引《会稽典录》:“任奕,字安和,句章人。”又《吴志》注引《典录》:朱育对王朗云,近者“文章之士,立言粲盛则御史中丞句章任奕,鄱阳太守章安虞翔,各驰文檄,晔若春荣。”〔2〕罗濬《四明志》〔3〕亦有奕传,云今有《任子》十卷。奕书宋时已失,《志》云今有者,盖第据《意林》言之,隋唐志又未著录,故名氏转晦。胡元瑞疑即任嘏《道论》,徐象梅复以为临海任旭。 〔4〕今审诸书所引,有任嘏《道德论》,有《任子》,其为两书两人甚明。惟《初学记》引任嘏论云:“夫贤人者,积礼义于朝,播仁风于野,使天下欣欣然歌舞其德”,与《御览》四百三〔5〕引《任子》相类,为偶合或误题已不可考。今撰写直题《任子》者为一卷以存其书。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作时间未详。原无标点。 《任子》,东汉句章(今浙江慈溪)任奕著。鲁迅辑本封面题作《任奕子》,正文题作《任子》,一卷。据《意林》、《太平御览》、《北堂书钞》、《初学记》校录而成,共二十六则。未印行。 〔2〕朱育参看本书《朱育〈会稽土地记〉序》。引语见《三国志·吴书·虞翻传》注。 〔3〕罗濬宋代人,官从政郎、新赣州录事参军。《四明志》,地方志,罗濬、方万里等编修,成于宝庆三年(1227),共二十一卷。任奕传见该书卷八:“任奕,句章人,为御史中丞。朱育称其为文章之士,立言粲盛。今有《任子》十卷,见《意林》。” 〔4〕胡元瑞(1551—1602)名应麟,字元瑞,兰溪(今属浙江)人,明代学者。著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等。《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惟《任奕子》未得考。而道家有魏河东太守任嘏撰《道论》十二卷,或字之讹也。”按任嘏,字昭先(一作昭光),三国魏黄门侍郎。非任奕。徐象梅,字仲和,明代杭州人,著有《两浙名贤录》、《琅環史唾》等。《两浙名贤录》:“任次龙,名奕。郡将蒋秀请为功曹,谢去。后历官御史中丞。”按任次龙,名旭,晋代临海章安(今浙江临海)人,官至郎中。徐象梅误合任旭、任奕为一人。 〔5〕《御览》四百三按鲁迅辑本《任子》正文作“《御览》四百二”‘,是。

 330   0  0

鲁迅

小文

中华文学苑(artype.cn)简称《华文苑》是专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书画爱好者、国漫爱好者、设计师等提供学习、进步、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欢迎愿为国粹,国漫,国风作出贡献的爱好者,来平台进行宣传,交流, 《华文苑》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华文苑》愿竭尽所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公平,文明,舒适及易于成长,进步的的平台,愿广大爱好者不吝赐教,能提供宝贵建议及思路,这也将时我们发展方向的宝贵指引! 我们的主旨是: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