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扆合宫承宝历,席图重馆奉明灵。 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366 0 0
佚名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稻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488 0 0
蔡伸
姑苏东望海陵间,几度裁书信未还。长在府中持白简, 岂知天畔有青山。人归极浦寒流广,雁下平芜秋野闲。 旧日新亭更携手,他乡风景亦相关。
581 0 0
皇甫冉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 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441 0 0
李商隐
木落波浪动,南飞闻夜鸿。参差天汉雾,嘹唳月明风。 野水莲茎折,寒泥稻穗空。无令一行侣,相失五湖中。
438 0 0
李群玉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金岭雪晴僧独归,水文霞彩衲禅衣。 可怜石室烧香夜,江月对心无是非。
467 0 0
中华文学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396 0 0
张先
《现代评论》五五期《闲话》的末一段是根据了女大学生的宣言〔2〕,说女师大学生只有二十个,别的都已进了女大,就深悔从前受了“某种报纸的催眠”。幸而见了宣言,这才省悟过来了,于是发问道:“要是二百人(按据云这是未解散前的数目)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二百人都入了女大便怎样?难道女师大校务维持会招了几个新生也去恢复么?我们不免要奇怪那维持会维持的究竟是谁呢?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3〕这当然要为夏间并不维持女师大而现在则出而维持“公理”的陈源教授所不解的。我虽然是女师大维持会的一个委员,但也知道别一种可解的办法—— 二十人都往多的一边跑,维持会早该趋奉章士钊! 我也是“四五十岁的人爱说四五岁的孩子话”〔4〕,而且爱学奴才话的,所以所说的也许是笑话。但是既经说开,索性再说几句罢:要是二百人中有二百另一人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维持会员也都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而剩下的一个人偏不要维持便怎样?…… 我想这些妙问,大概是无人能答的。这实在问得太离奇,虽是四五岁的孩子也不至于此,——我们不要小觑了孩子。 人也许能受“某种报纸的催眠”,但也因人而异,“某君”只限于“某种”;即如我,就决不受《现代评论》或“女大学生某次宣言”的催眠。假如,倘使我看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 ……维持会维持的究竟是谁呢?……”那可真要连自己也奇怪起来,立刻对章士钊的木主〔5〕肃然起敬了。但幸而连陈源教授所据为典要的《女大学生二次宣言》也还说有二十人,所以我也正不必有什么“杞天之虑”。 记得“公理”时代(可惜这黄金时代竟消失得那么快),不是有人说解散女师大的是章士钊,女大乃另外设立,所以石驸马大街的校址是不该归还的么?自然,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但我却没有被其催眠,反觉得这道理比满洲人所说的“亡明者闯贼也,我大清天下,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6〕的话还可笑。从表面上看起来,满人的话,倒还算顺理成章,不过也只能骗顺民,不能骗遗民和逆民,因为他们知道此中的底细。我不聪明,本也很可以相信的,然而竟不被骗者,因为幸而目睹了十四年前的革命,自己又是中国人。 然而“要是”女师大学生竟一百九十九人都入了女大,又怎样呢?其实,“要是”章士钊再做半年总长,或者他的走狗们作起祟来,宗帽胡同的学生纵不至于“都入了女大”,但可以被迫胁到只剩一个或不剩一个,也正是意中事。陈源教授毕竟是“通品”〔7〕,虽是理想也未始没有实现的可能。那么,怎么办呢?我想,维持。那么,“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就用一句《闲话》来答复:“代被群众专制所压迫者说几句公平话”。 可惜正如“公理”的忽隐忽现一样,“少数”的时价也四季不同的。杨荫榆时候多数不该“压迫”少数,现在是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了。〔8〕你说多数是不错的么,可是俄国的多数主义现在也还叫作过激党,为大英,大日本和咱们中华民国的绅士们所“深恶而痛绝之”。这真要令我莫名其妙。或者“暴民”是虽然多数,也得算作例外的罢。 “要是”帝国主义者抢去了中国的大部分,只剩了一二省,我们便怎样?别的都归了强国了,少数的土地,还要维持么?! 明亡以后,一点土地也没有了,却还有窜身海外,志在恢复的人〔9〕。凡这些,从现在的“通品”看来,大约都是谬种,应该派“在德国手格盗匪数人”〔10〕,立功海外的英雄刘百昭去剿灭他们的罢。 “要是”真如陈源教授所言,女师大学生只有二十了呢? 但是究竟还有二十人。这足可使在章士钊门下暗作走狗而脸皮还不十分厚的教授文人学者们愧死! 十二月二十八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国民新报副刊》。 〔2〕女大学生的宣言即下文的《女大学生二次宣言》,载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晨报》。其中说:“女师大学生,原来不满二百人,而转入女大者,有一百八十人……女师大之在宗帽胡同者,其数不过二十人。” 〔3〕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五十五期(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闲话》里说:“我们还是受了某种报纸(按指《京报》)的催眠,以为女大的学生大半是招来的新生,女师大的学生转入女大的很少。今天看到女大学生第二次宣言,她们说女师大的旧学生不满二百人,却有一百八十人转入女大,让几位外界名流维持的‘不过二十人’……如此说来,女大和女师大之争,还是这一百八十人和二十人之争。”接着就是引在这里的“发问”的话。 〔4〕这句话见《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五十四期(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陈西滢所作《闲话》:“四五十岁的人爱说四五岁的孩子话,那自然是各人的自由。” 〔5〕木主也叫神主,写有死者姓名当作供奉神位的木牌。因为那时章士钊已卸去教育总长职,所以这里用这个词。 #p#副标题#e#
393 0 0
鲁迅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534 0 0
雷震
【田家】 绿桑高下映平川,[1] 赛罢田神笑语喧。[2] 林外鸣鸠春雨歇, 屋头初日杏花繁。[3][4]
512 0 0
欧阳修
北岩泉石清,本自高僧住。新松五十年,藤萝成古树。 题诗昔佳士,清风二林喻。上智失扣关,多被浮名误。 莲扃压月涧,空美黄金布。江翻岛屿沈,木落楼台露。 伊余东还际,每起烟霞慕。旋为俭府招,未得穷野步。 西轩白云阁,师辞洞庭寓。越城今送归,心到焚香处。
463 0 0
【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暗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440 0 0
戴叔伦
【赠张徐州谡】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 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 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435 0 0
范云
论长校短,总是非闲誉。光景百年中,似难留、长江东去。随缘游戏,触□寄高情,西楼月,北窗风,鸲鹆尊前舞。 故人襟韵,千里心相许。飞骑趁花时,正名园、揉风洗雨。玻璃潋滟,聊共醉红裙,阳春曲,碧云词,慷慨怀千古。
345 0 0
汉皋亭畔起西风,半挂征帆立向东。久客自怜归路近, 算程不怕酒觞空。参差雁阵天初碧,零落渔家蓼欲红。 一片归心随去棹,愿言指日拜文翁。
384 0 0
【好事近】 雨后晓寒轻, 花外早莺啼歇。 愁听隔溪残漏, 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 离肠万回结。 不似海棠阴下, 按《凉州》时节。
470 0 0
魏夫人
“爱”在心口难开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亲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声,签上大名后又继续埋头看报了。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作罢,反正我也习惯了。收拾好东西,我顺手把门带上,那轻轻的关门声,仿佛一声叹息似的。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学校走去…… 其实,我也想他对我笑一笑,说声“考得不错”的话…… 我跟我父亲好像是天生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大概是遗传了他的执拗,我也不哭,一阵清脆地抽打声和妈妈的哭喊声混战,最终便以“砰”一声摔门的巨响――我夺门而出告终。 妈妈常跟我说,其实他是爱我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我要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沟通?我冷笑,和他这种机器怎么沟通?他甚至对路边不相识的扫街大婶笑一笑,却吝惜地不肯对我展露分毫,他表达“爱”的唯一语言,便是那无止境的皮带抽响。而我回报他的爱,便是比说话还多次数的摔门声…… 想着想着,便来到了学校。“嘿!”好友神秘地凑过来,“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父亲节!”顿时,冰冷的老脸又浮现在脑海,我厌恶地说:“关我什么事?”“你不对你父亲表示点什么吗?我昨晚等不及,已经送了,当我对我爸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居然哭了呢!”好友兴奋地说,然后不由分说地拉我去了精品店…… 拿着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带,真讽刺,他又要抽我了吧? “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送你的礼物。”我不动声色道。他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了礼物。出乎意料,他没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你妈不在,跟我喝一杯。”也好,壮壮胆。 可怕的寂静,只有酒杯碰撞声。两人都喝得微醺,我望着父亲,幽幽地说:“爸爸,我……我……我爱你……”极轻极快地带过,也不知他听到没有,“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那条皮带快断了……”没等我说完,父亲喉咙里冒出一句:“今天考试考得不错……”我的眼顿时热了。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着:“是烈了点……”说罢也举杯一饮而尽,热泪,流进了嘴里……有爱的泪,是甜的…… 一声“我爱你”,化解无数情…… 作文评分:60分 专家点评:本文采用记叙文的写法,通过对父子关系,由隔膜甚至对立到一声“我爱你”的语言表达而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的描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作用,颇有深意;描述也较为真切生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是一篇较好的作文。
400 0 0
小文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349 0 0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429 0 0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乱结罗纹照襟袖, 别含琼露爽咽喉。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548 0 0
曹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