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过当涂县,停车访旧游。谢公山有墅,李白酒无楼。 采石花空发,乌江水自流。夕阳谁共感,寒鹭立汀洲。
330 0 0
韦庄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00 0 0
王勃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389 0 0
张籍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279 0 0
王维
随风柳絮轻,映日杏花明。无奈花深处,流莺三数声。 兰桡画舸转花塘,水映风摇路渐香。 任兴不知行近远,更怜微月照鸣榔。 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 粉署可怜闲对此,唯令碧玉泛流霞。 枕上觉,窗外晓。怯朝光,惊曙鸟。花坠露,满芳沼。 柳如丝,风袅袅。佳期远,相见少。试一望,魂杳渺。 闲庭无事,独步春辉。韶光满目,落蕊盈衣。芳树交柯, 文禽并飞。婉彼君子,怅然有违。对酒不饮,横琴不挥。 不挥者何,知音诚稀。 江春好游衍,处处芳菲积。彩舫入花津,香车依柳陌。 绿杨烟袅袅,红蕊莺寂寂。如何愁思人,独与风光隔。 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轻吹乍摇兰烛, 春光暗入花钿。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 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 露洗百花新,帘开月照人。绿窗销暗烛,兰径扫清尘。 双燕频惊梦,三桃竞报春。相思寂不语,珠泪洒红巾。 雨歇风轻一院香,红芳绿草接东墙。 春衣试出当轩立,定被邻家暗断肠。 春风半,春光遍。柳如丝,花似霰。归心劳梦寐, 远目伤游眄。可惜长安无限春,年年空向江南见。
318 0 0
权德舆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341 0 0
白居易
绣幕罗裙风冉冉,象床毡幄低垂。兽炉香袅锦屏围。不贪欹钿枕,偏爱倚花枝。 软玉红绡轻暖透,温温翠袖扶持。正堪安稳坐称时。雨云忘峡梦,身境是瑶池。
262 0 0
中华文学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408 0 0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346 0 0
刘禹锡
花前虽病亦提壶,数调持觞兴有无。 尽日临风羡人醉,雪香空伴白髭须。
447 0 0
杜牧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风雷。
369 0 0
方干
双竞龙舟疾似风,一星球子两明同。平吴破蜀三除里, 灭楚图秦百战中。春近杜鹃啼不断,寒催归雁去何穷。 兵还失路旌旗乱,惊起红尘似转蓬。
397 0 0
徐夤
江南相送君山下,塞北相逢朔漠中。三楚故人皆是梦, 十年陈事只如风。莫言身世他时异,且喜琴尊数日同。 惆怅却愁明日别,马嘶山店雨濛濛。
416 0 0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礼物还旧,朝章中兴。 龙图友及,骏命恭膺。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284 0 0
张说
战国之世,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轹诸子。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1〕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2〕。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名平,楚同姓也,事怀王为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令原草宪令,上官大夫〔3〕欲夺其稿,不得,谗之于王,王怒而疏屈原。原彷徨山泽,见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眅眆,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抒愤懑,曰《天问》〔4〕。辞句大率四言;以所图故事,今多失传,故往往难得其解: “……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中央共牧后何怒?蜂蚁微命力协固?惊女采薇鹿何祜?北至回水萃何喜?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后盖又召还,尝欲联齐拒秦,不见用。怀王与秦婚,子兰〔5〕劝王入秦,屈原止之,不听,卒为秦所留。长子顷襄王立,子兰为令尹,亦谗屈原,王怒而迁之。原在湘沅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汨罗以死,时盖顷襄王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离骚》者,司马迁以为“离忧”,班固以为“遭忧”,王逸释以离别之愁思,扬雄则解为“牢骚”,故作《反离骚》,又作《畔牢愁》矣。〔6〕其辞述已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虽怀内美,重以修能,正道直行,而罹谗贼,于是放言遐想,称古帝,怀神山,呼龙虬,思佚女,申纾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其文几二千言,中有云: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乘鷖兮,汰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时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次述占于灵氛,问于巫咸,无不劝其远游,毋怀故宇,于是驰神纵意,将翱将翔,而濞怀宗国,终又宁死而不忍去也: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婾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今所传《楚辞》中有《九章》〔7〕九篇,亦屈原作。又有《卜居》,《渔父》,〔8〕述屈原既放,与卜者及渔人问答之辞,亦云自制,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设为问难,履韵偶句之法,则颇为词人则效,近如宋玉之《风赋》,远如相如之《子虚》,《上林》,班固之《两都》〔9〕皆是也。 《离骚》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极广远,评之语,遂亦纷繁,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10〕盖一则达观于文章,一乃局蹐于诗教,故其裁决,区以别矣。 实则《离骚》之异于《诗》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惟欲婚简狄,留二姚,或为北方人民所不敢道,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楚虽蛮夷,久为大国,春秋之世,已能赋诗,风雅之教,宁所未习,幸其固有文化,尚未沦亡,交错为文,遂生壮采。刘勰取其言辞,校之经典,〔11〕谓有异有同,固雅颂之博徒,实战国之风雅,“虽取熔经义,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辨骚》)可谓知言者已。 形式文采之所以异者,由二因缘,曰时与地。古者交接邻国,揖让之际,盖必诵诗,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12〕周室既衰,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而游说之风寝盛,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如屈原同时有苏秦者,其说赵司寇李兑〔13〕也,曰:“雒阳乘轩里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赢幐担囊,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造外阙,愿造于前,口道天下之事。”(《赵策》一)自叙其来,华饰至此,则辩说之际,可以推知。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况《离骚》产地,与《诗》不同,彼有河渭,此则沅湘,彼惟朴樕,此则兰蓲;又重巫,浩歌曼舞,足以乐神,盛造歌辞,用于祀祭。《楚辞》中有《九歌》〔14〕,谓“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 屈原放逐,……愁思怫#p#副标题#e#
419 0 0
鲁迅
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去时邀约早回轮,及去又何曾。歌扇花光黦,衣珠滴泪新。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君。
304 0 0
欧阳炯
诗人中最屈,无与使君俦。白发虽求退,明时合见收。 登山犹自健,纵酒可多愁。好是能骑马,相逢见鄂州。
520 0 0
朱庆馀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准应是孤月。
366 0 0
邓剡
憔悴满衣尘,风光岂属身。卖琴红粟贵,看镜白髭新。 栈畔谁高步,巴边自问津。凄然莫滴血,杜宇正哀春。
351 0 0
八十馀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床寒不奈云萦枕, 经润何妨雨滴函。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
339 0 0
皮日休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