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君去夜,锦幌孤兰麝。欹枕对银缸,秦筝绿窗下。
390 0 0
中华文学
三十年来长在客,两三行泪忽然垂。白衣苍鬓经过懒, 赤日朱门偃息迟。花发应耽新熟酒,草颠还写早朝诗。 不缘马死西州去,画角堪听是晓吹。
419 0 0
贾岛
作相开黄阁,为郎奏赤墀。君臣道合体,父子贵同时。 国以推贤答,家无内举疑。凤池真水镜,兰省得华滋。 未睹风流日,先闻新赋诗。江山清谢脁,花木媚丘迟。 吏部来何暮,王言念在兹。丹青无不可,霖雨亦相期。 昔我投荒处,孤烟望岛夷。群鸥终日狎,落叶数年悲。 渔父留歌咏,江妃入兴词。今将献知己,相感勿吾欺。
341 0 0
张子容
桃花日日觅新奇,有镜何曾及画眉。只恐轻梭难作匹, 岂辞纤手遍生胝。合蝉巧间双盘带,联雁斜衔小折枝。 豪贵大堆酬曲彻,可怜辛苦一丝丝。
429 0 0
秦韬玉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385 0 0
李商隐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354 0 0
姜夔
游客淹星纪,裁诗炼土风。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思归一惆怅,於越古亭中。
301 0 0
张继
一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 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二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也不饶恕我的肢体:但我要用我半干的墨水描成一些残破的残破的花样,因为残破,残破是我的思想。三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左右是一些丑怪的鬼影:焦枯的落魄的树木 在冰沉沉的河沿叫喊, 比着绝望的姿势,正如我要在残破的意识里重兴起一个残破的天地。四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闭上眼回望到过去的云烟;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我有的只是些残破的呼吸,如同封锁在壁椽间的群鼠追逐着,追求着黑暗与虚无! ①写于1931年3月,初载1931年4月《现代学生》第1卷第6期,署名徐志摩,后收 入《猛虎集》。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而机毁人亡。诗人正值英年,非正常的辞世,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残破的;回过头来看,他死之前几个月发表的诗作《残破》恰成了他自己人生的谶语。诗人人生的残破,不仅指在世时间的短暂及辞世之突然与意外,其实诗人在世时感觉更多的是生之艰难;《残破》正是诗人的长歌当哭。 全诗由四小节组成。每一节的开始都重复着同一句诗:“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它是全诗诗境的起点,一开始就在读者心头引起了冷峻扑面的感觉,并且通过多次重现,强化了读者的这种感觉,它就象一首宏伟乐章中悲怆的主弦律。它描述了一个直观的画 面:天与地被笼罩在一片灰暗里面,夜深人寂,一个人没有如常人那样睡觉,不是与好友作彻夜畅谈,更不是欣赏音乐,而是孤独地坐着。这种反常便刺激着读者的想象力:别的人都是在睡梦中在不知不觉中度过黑暗、寒冷、凄惨甚至恐怖的漫漫长夜,而他却坐着,他肯定是因为什么不顺心的事而长夜难眠,而长夜难眠不仅不能消解或逃离不顺心,反而使他感受到常人看不到的夜的阴暗与恐惧,于是他自然而然多了一份对生活和人生的反省和思索。显然,作为一首抒情诗,就不能把这个画面理解为写实;既然它已经作为诗句进入全诗的总体结构中,进入了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它便增殖了审美效应,它必然具有象喻意义。黑夜具有双重意义,一个是坐着的自然时间,一个是生存的人文时间,后者的意义是以前者为基础生发出来的。这样,环境与人,夜与坐者便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诗句强调了夜之深,这表明夜的力量之强大,而人采取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姿态,则表明主体的挣扎与反抗。第一句诗在全诗中屡次复观,就是把环境与人的冲突加以展开,从而可以表明这一冲突的不可调和性、尖锐性。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作者为了加强夜的质感,用描写的笔调对夜进行铺展。明亮的月光让人心旷神怡,可这里的月亮是不圆的,残缺的,光线是隐约而灰暗的,在朦胧中生命被阻止了活动,只有风在呜呜地追逐着,充满了大街和小巷,传布着荒凉和恐惧。生存环境的险恶激起了“坐者”对生存方式的思考,对生存本真意义的追索:“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面对生命的艰难,作为主体的人并没有畏惧、退缩,尽管“思潮”残破了、“音调”残破了、“笔尖”枯秃了,但生命仍要表达。在这里,关键的不是表达什么,而是表达本身,选择了表达这一行动足以昭示生存的顽强、生命的韧性。至此在第一节里环境与人的矛盾得到了第一次较量和展示。 为了突出夜的否定性品质,作者在第二节则把笔触由对屋外的光亮、声音的描写转移到室内的气温上,在第三节则由实在的环境构成硬件转移到树影等较空灵的氛围因素上。诗人把这些环境因素诗化,把它们涂染上社会意义,并在社会意义这一层面上组织成统一的诗境。前三节偏重于正面描写或揭露夜的否定性构成,第四节则写它们形成一致的力量摧毁了美丽:“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白莲”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美好的理想等等一切人所追求的、高于现实的事物。白色的莲花,在晨风中袅娜地盛开,亭亭玉立,并且散发着幽微的清香,她美丽却不免脆弱,唯其美丽才更加脆弱,她需要露水的滋润,她需要阳光的抚慰。可是,“我却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我”无法保护她、实现她,结果她只有死亡。美好东西的毁灭是特别让人触目惊心的。人生如果失去了理想和追求,就象大自然失去了鲜花和绿色,一片荒芜;在这种条件下,人要想生存,或者说只要存在着,人就如生活在黑暗中的老鼠一样猥琐、毫无意义。 诗题叫“残破”,世界残破得只剩下黑暗、恐怖,而人也只能活得象老鼠,这人生自然#p#副标题#e#
430 0 0
徐志摩
嘉鱼荐宗庙,灵龟贡邦家。应龙能致雨,润我百谷芽。 蠢蠢水族中,无用者虾蟆。形秽肌肉腥,出没于泥沙。 六月七月交,时雨正滂沱。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 地既蕃其生,使之族类多。天又与其声,得以相喧哗。 岂惟玉池上,污君清冷波。可独瑶瑟前,乱君鹿鸣歌。 常恐飞上天,跳跃随姮娥。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
440 0 0
白居易
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故园江树北,斜日岭云西。 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跻。
312 0 0
岑参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323 0 0
史达祖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 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 孔砚宽顽何足云。
486 0 0
李贺
冬分人别。渡倦客晚潮,伤头俱雪。雁影秋空,蝶情春荡,几处路穷车绝。把酒共温寒夜,倚绣添慵时节。又底事,对愁云江国,离心还折。 吴越。重会面,点检旧吟,同看灯花结。儿女相思,年华轻送,邻户断箫声噎。待移杖藜雪后,犹怯蓬莱寒阔。最起晚,任鸦林催晓,梅窗沈月。
300 0 0
吴文英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白羽鸟飞严子濑, 绿蓑人钓季鹰鱼。潭心倒影时开合,谷口闲云自卷舒。 此境只应词客爱,投文空吊木玄虚。
445 0 0
韦庄
【鹧鸪天】 院静厨寒睡起迟, 秣陵人老看花时。 城连晓雨枯陵树, 红带春潮坏掂基。 伤往事,写新词, 客愁乡梦乱如丝。 不知烟水西村舍, 燕子今年宿傍谁?
435 0 0
孔尚任
永夕愁不寐,草虫喧客庭。半窗分晓月,当枕落残星。 鬓发游梁白,家山近越青。知音在谏省,苦调有谁听。
458 0 0
王贞白
储后望崇,元良寄切。寝门是仰,驰道不绝。 仙袂云会,灵旗电晰。煌煌而来,礼物攸设。
367 0 0
佚名
时难转觉保身难,难向师门欲继颜。若把白衣轻易脱, 却成青桂偶然攀。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
386 0 0
杜荀鹤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400 0 0
王勃
雪消烟涨清江浦。碧草春无数。江南几树夕阳红。点点归帆吹尽、晚来风。 楼头自擫昭华管。我已无肠断。断行双雁向人飞。织锦回文空在、寄它谁。
313 0 0
张孝祥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