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 我从西北来,登高望蓬丘。阴晴乍开合,天地相沉浮。 长风卷繁云,日出扶桑头。水净露鲛室,烟销凝蜃楼。 时来会云翔,道蹇即津游。明发促归轸,沧波非宿谋。
451 0 0
中华文学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箩。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清峰。
1171 0 0
徐志摩
江村摇落暂逢秋,况是闻君独远游。浙水风烟思吊古, 楚乡人物赋登楼。书沈寒雁云边影,梦绕清猿月下愁。 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437 0 0
牟融
【石壁寺山房即事】 望断南冈远水通, 客樯来往酒旗风。 画桥依约垂杨外, 映带残霞一抹红。
477 0 0
沈与求
故人隔楚水,日夕望芳洲。春草思眇眇,征云暮悠悠。 心期无形影,迹旷成阻修。有客江上至,知君佐雄州。 铿锵佩苍玉,躞蹀驱绛驺。伊昔中峰心,从来非此流。 资予长生诀,希彼高山俦。此情今如何,宿昔师吾谋。 别年谒禅老,更添石室筹。深见人间世,飘如水上沤。 蝉号齐王邸,月苦隋帝楼。声华尽冥寞,麋鹿徒呦呦。 我有一字教,坐然遗此忧。何烦脱珪组,不用辞王侯。 只在名位中,空门兼可游。
487 0 0
皎然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406 0 0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390 0 0
陆游
普洛美修斯偷火给人类,总算是犯了天条,贬入地狱。但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没有破坏神圣的私有财产——那时候,树木还是无主的公物。然而燧人氏〔2〕也被忘却了,到如今只见中国人供火神菩萨〔3〕,不见供燧人氏的。 火神菩萨只管放火,不管点灯。凡是火着就有他的份。因此,大家把他供养起来,希望他少作恶。然而如果他不作恶,他还受得着供养么,你想? 点灯太平凡了。从古至今,没有听到过点灯出名的名人,虽然人类从燧人氏那里学会了点火已经有五六千年的时间。放火就不然。秦始皇放了一把火〔4〕——烧了书没有烧人;项羽入关又放了一把火〔5〕——烧的是阿房宫不是民房(?——待考)。……罗马的一个什么皇帝却放火烧百姓〔6〕了;中世纪正教的僧侣就会把异教徒当柴火烧,间或还灌上油。这些都是一世之雄。现代的希特拉就是活证人。〔7〕如何能不供养起来。何况现今是进化时代,火神菩萨也代代跨灶〔8〕的。 譬如说罢,没有电灯的地方,小百姓不顾什么国货年,人人都要买点洋货的煤油,晚上就点起来:那么幽黯的黄澄澄的光线映在纸窗上,多不大方!不准,不准这么点灯!你们如果要光明的话,非得禁止这样“浪费”煤油不可。煤油应当扛到田地里去,灌进喷筒,呼啦呼啦的喷起来……一场大火,几十里路的延烧过去,稻禾,树木,房舍——尤其是草棚——一会儿都变成飞灰了。还不够,就有燃烧弹,硫磺弹,从飞机上面扔下来,像上海一二八的大火似的,够烧几天几晚。那才是伟大的光明呵。 火神菩萨的威风是这样的。可是说起来,他又不承认:火神菩萨据说原是保佑小民的,至于火灾,却要怪小民自不小心,或是为非作歹,纵火抢掠。 谁知道呢?历代放火的名人总是这样说,却未必总有人信。 我们只看见点灯是平凡的,放火是雄壮的,所以点灯就被禁止,放火就受供养。你不见海京伯马戏团〔9〕么:宰了耕牛喂老虎,原是这年头的“时代精神”。 十一月二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十二号,署名洛文。 〔2〕燧人氏我国传说中的古帝王,他发明钻木取火、教人熟食。 〔3〕火神菩萨我国传说中的火神有祝融、回禄等,他们的名字也用作火灾的代称。 〔4〕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战国时秦国的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他于公元前二一三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凡“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5〕项羽(前232—前202)名籍,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出身楚国贵族。据《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二○六年他进兵秦国首都咸阳时,“烧秦宫室(按即阿房宫),火三月不灭。”〔6〕指罗马皇帝尼禄(CACANero,37—68),相传他曾在公元六十四年放火焚烧罗马城。 〔7〕希特拉即希特勒。他在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制造“国会纵火案”,焚烧了国会大厦,却嫁祸于德国共产党人,作为镇压共产党和革命人民的借口。 〔8〕跨灶马的前蹄下有个空隙,称灶门。快马奔驰时,后蹄蹄印落在前蹄蹄印之前,叫做“跨灶”。人们以此比喻儿子胜过父亲。〔9〕海京伯马戏团德国驯兽家海京伯(CAHagenbeck,1844。保梗保常┐窗斓穆硐吠牛?痪湃??*十月曾来我国上海表演。 #p#副标题#e#
403 0 0
鲁迅
在副刊上登载了爱罗先珂〔2〕君的观剧记以后,就有朋友告诉我,说很有人疑心这一篇是我做的,至少也有我的意见夹杂在内:因为常用“观”“看”等字样,是作者所做不到的。现在我特地声明,这篇不但并非我做,而且毫无我的意见夹杂在内,作者在他的别的著作上,常用色彩明暗等等形容字,和能见的无别,则用些“观”“看”之类的动词,本也不足为奇。他虽然是外国的盲人,听不懂,看不见,但我自己也还不肯利用了他的不幸的缺点,来作嫁祸于他的得罪“大学生诸君”的文章。 魏君临末还说感谢我“介绍了爱罗先珂先生的教训的美意”,这原是一句普通话,也不足为奇的,但从他全篇带刺的文字推想起来,或者也是为我所不能懂的俏皮话。所以我又特地声明,在作者未到中国以前,所译的作品全系我个人的选择,及至到了中国,便都是他自己的指定,这一节,我在他的童话集的序文上已经说明过的了。至于对于他的作品的内容,我自然也常有不同的意见,但因为为他而译,所以总是抹杀了我见,连语气也不肯和原文有所出入,美意恶意,更是说不到,感谢嘲骂,也不相干。但魏君文中用了引号的“哓辞”“艺术的蟊贼”这些话,却为我的译文中所无,大约是眼睛太亮,见得太多,所以一时惑乱,从别处扯来装上了。 然而那一篇记文,我也明知道在中国是非但不能容纳,还要发生反感的,尤其是在躬与其事的演者。但是我又没有去阻止的勇气,因为我早就疑心我自己爱中国的青年倒没有他这样深,所以也就不愿意发些明知无益的急迫的言论。然而这也就是俄国人和中国以及别国人不同的地方,他很老实,不知道恭维,其实是罗素〔3〕在英国称赞中国,他的门槛就要被中国留学生踏破了的故事,我也曾经和他谈过的。 以上,是我见了魏君的文章之后,被引起来的觉得应该向别的读者声明的事实;但并非替爱罗先珂君和自己辩解,也不是想缓和魏君以及同类诸君的心气。若说对于魏君的言论态度的本身,则幸而我眼睛还没有瞎,敢说这实在比“学优伶”更“可怜,可羞,可惨”;优伶如小丑,也还不至于专对他人的体质上的残废加以快意的轻薄嘲弄,如魏建功君。尤其“可怜,可羞,可惨”的是自己还以为尽心于艺术。从这样轻薄的心里挤出来的艺术,如何能及得优伶,倒不如没有的干净,因为优伶在尚不显露他那旧的腐烂的根性之前,技术虽拙,人格是并没有损失的。 魏君以为中国已经光明了些,青年的学生们对着旧日的优伶宣战了,这诚然是一个进步。但崇拜旧戏的大抵并非瞎子,他们的判断就应该合理,应该尊重的了,又何劳青年的学生们去宣战?倘说不瞎的人们也会错,则又何以如此奚落爱罗先珂君失明的不幸呢?“可怜,可羞,可惨”的中国的新光明! 临末,我单为了魏君的这篇文章,现在又特地负责的声明:我敢将唾沫吐在生长在旧的道德和新的不道德里,借了新艺术的名而发挥其本来的旧的不道德的少年的脸上! 附记 爱罗先珂君的记文的第三段内“然而演奏Organ〔4〕的人”这一句之间,脱落了几个字,原稿已经寄给别人,无从复核了,但大概是“然而演奏Violin〔5〕的,尤其是演奏Organ的人”罢,就顺便给他在此改正。 一月十三日。 #p#副标题#e#
429 0 0
寂寂无聊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 壮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
545 0 0
碧油幢、一开藩后,便思量早归去。工夫著紧新城好,风月万家笙鼓。游宴处。要管领春光,补种花无数。何须更驻。只画了潇湘,扁舟径发,挥手谢南楚。 江帆卸、撑入清溪绿树。家山三两程路。安排小马随猿鹤,勾引诗朋酒侣。潇洒处。是则是初心,只恐难留驻。忙须著句。把泉石烟霞,平章一遍,回首凤纶舞。
348 0 0
陈著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386 0 0
张九龄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446 0 0
张炎
【临江仙】 绿暗汀州三月暮, 落花风静帆收。 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 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 美人新上帘钩。 青鸾无计入红楼。 行云归楚峡, 飞梦到杨州。
450 0 0
晁补之
禁中张宴,苦留公、未许归寻初服。千载君臣鱼有水,不比严光文叔。火德中天,客星一夕,草草聊同宿。重来凝碧,依然赓载相属。 过眼夸夺纷纷,浮云野马,几度棋翻局。客话凤池三入事,洗耳湖光一曲。伯始泉荒,稚_圃冷,占断西风菊。年年岁岁,金英常泛芳_。
311 0 0
刘克庄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 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362 0 0
李颀
歌钟列。公堂盛会酬佳节。酬佳节。皇恩宣布,早梅争发。 舞场椎鼓催回雪。金壶镟酒琼酥热。琼酥热。今朝不饮,几时欢悦。
473 0 0
朱敦儒
才大终难住,东浮景渐暄。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宿雾开花坞,春潮入苎村。预思秋荐后,一鹗出乾坤。
457 0 0
贯休
有客斋心事玉晨,对山须鬓绿无尘。 住山道士年如鹤,应识当时五老人。
441 0 0
赵嘏
隳官就宾荐,时辈讵争先。盛业推儒行,高科独少年。 迎秋见衰叶,馀照逐鸣蝉。旧里三峰下,开门古县前。
478 0 0
李嘉祐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