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繁霜未扫。楼角动、玉绳横晓。百和交焚瑞烟绕。霁霞明,画屏深,天渺渺。 喜色连池沼。荐眉寿、玉儿娇小。早晚除书下天表。日初长,莫等闲,孤一笑。
401 0 0
吕渭老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411 0 0
柳宗元
何时到故乡,归去佩铜章。亲友移家尽,闾阎百战伤。 背关馀草木,出塞足风霜。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
407 0 0
方干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312 0 0
刘克庄
翠竹千寻上薜萝。东湖经雨又增波。只因买得青山好,却恨归来白发多。 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齐歌。醉中只恨欢娱少,明日醒时奈病何。
322 0 0
辛弃疾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 婆娑老子兴难忘。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294 0 0
中华文学
满火芳香碾麹尘,吴瓯湘水绿花新。 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
447 0 0
李群玉
【诉衷情】 清晨帘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1] 都缘自有离恨, 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 欲笑还颦, 最断人肠!
460 0 0
欧阳修
乍喜惠风初到,上林翠红,竞开时候。四吹花香扑鼻,露裁烟染,天地如绣。渐觉南薰,总冰绡纱扇避烦昼。共游凉亭消暑,细酌轻讴须酒。 江枫装锦雁横秋,正皓月莹空,翠阑侵斗。况素商霜晓,对径菊、金玉芙蓉争秀。万里彤云,散飞霙,炉中焰红兽。便须点水傍边,最宜著酉。
323 0 0
曹勋
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景闲僧坐久,路僻客来稀。 峡影云相照,河流石自围。尘喧都不到,安得此忘归。
393 0 0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395 0 0
袁宏道
摇落淮南叶,秋风想越吟。邹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阴。 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圣朝难税驾,惆怅白云深。
352 0 0
刘长卿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525 0 0
刘禹锡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419 0 0
李商隐
秋怀从别后,正七夕穿针在画楼,暮雨过纱窗凉已透。夕阳影里,见一簇寒蝉衰柳。水绿香人自愁,况轻拆鸾交凤友。合得成就,真个胜似腰缠跨鹤扬州。 【前腔】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争奈话别匆匆,雨散云收?一种相思分做两处愁,雁来是音书未有。合前 【集贤宾】西风桂子香韵幽,奈虚度中秋。明月无情穿户牖,听寒蛩声满床头。空房自守,暗数尽谯楼上更漏。合如病酒,这滋味那人知否?合前 【前腔】功名未遂姻缘未偶,共一个眉头。恼乱春心卒未休,怕朱颜去也难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合前 【黄莺儿】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满城风雨还重九。白衣人送酒,乌纱帽恋头,思那人应似黄花瘦。合怕登楼,云山万叠,遮不得许多愁。 【前腔】惟酒可忘忧,这愁怀不酒。几番和泪见红豆,相思未休。凄凉怎受?老天知道和天瘦。合前 【猫儿坠】绿荷萧索无可盖眠鸥,碧粼粼露远洲。羁人无力冷飕飕,合愁,早知道宋玉当时顿觉伤秋。 【前腔】一簇红蓼相映白频洲,傍水芙蓉两岸秋,想他娇艳倦凝眸。合前 【前腔】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合前 【余音】一年好景还依旧,正橘绿橙黄时候,强把金樽开怀断送秋。
311 0 0
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烟竹雾溪桥夜。斜倚小峰峦。依依同岁寒。 生绡明粉墨。浅笑犹倾国。恰似野桥看。飘零只等闲。
314 0 0
绿林炽炎历,黄虞格有苗。沙尘惊塞外,帷幄命嫖姚。 七德干戈止,三边云雾消。宝祚长无极,歌舞盛今朝。
339 0 0
佚名
中国的诗歌中,有时也说些下层社会的苦痛。但绘画和小说却相反,大抵将他们写得十分幸福,说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2〕,平和得像花鸟一样。是的,中国的劳苦大众,从知识阶级看来,是和花鸟为一类的。 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不过我还没法使大家知道。 后来我看到一些外国的小说,尤其是俄国,波兰和巴尔干诸小国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运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为此而呼号,而战斗。而历来所见的农村之类的景况,也更加分明地再现于我的眼前。偶然得到一个可写文章的机会,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原意其实只不过想将这示给读者,提出一些问题而已,并不是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之所谓艺术。 但这些东西,竟得了一部分读者的注意,虽然很被有些批评家所排斥,而至今终于没有消灭,还会译成英文,和新大陆的读者相见,这是我先前所梦想不到的。 但我也久没有做短篇小说了。现在的人民更加困苦,我的意思也和以前有些不同,又看见了新的文学的潮流,在这景况中,写新的不能,写旧的又不愿。中国的古书里有一个比喻,说:邯郸的步法是天下闻名的,有人去学,竟没有学好,但又已经忘却了自己原先的步法,于是只好爬回去了。〔3〕我正爬着。但我想再学下去,站起来。 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二日,鲁迅记于上海。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短篇小说选集》,是鲁迅应美国作家埃德加g斯诺之约而编选的玻病场安皇恫恢??车壑?颉薄∮锛?妒?璯大雅g皇矣》。〔3〕邯郸学步的故事,见《庄子g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庾又??杏诤?τ耄*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鲁迅
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更深犹尚立案前, 敷奏柔和不伤物。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 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 夜深起凭阑干立,满耳潺湲满面凉。 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409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