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464 0 0
纳兰性德
三日春光,群贤胜践,山阴何似山阳。鹅池墨妙,曲水记流觞。自许风流丘壑,何人共、击楫长江。新亭上,山河有异,举目恨堂堂。 使君,经世志,十年边上,两鬓风霜。问池边杨柳,因甚凄凉。万树重新种了,株株在、桃李花傍。仍须待,剩载兰芷,为国洗河湟。
349 0 0
戴复古
楚山木落风高,暮云黯黯孤容瘦。天晴似洗,明霞消尽,玉峦排秀。九凤飞来,五云深处,一时轻矫。恨三山不见,六鳌去后,天空远、人将老。 堪笑此生如寄,信扁舟、釭来江表。望中愁眼,依稀犹认,数峰林杪。万里东南,跨江云梦,此情多少。问何时还我,千岩万壑,卧霜天晓。
310 0 0
周紫芝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 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399 0 0
刘禹锡
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
398 0 0
张孜
方是闲堂寿宴开。今回生日胜前回。慈闱斑貌看看到,别驾除书鼎鼎来。 粉彩服,滟金杯。缓歌慢舞不须催。明年此际称觞罢,醉向裴亭与定台。
331 0 0
郭应祥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377 0 0
白居易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战争且未息,征敛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364 0 0
元结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341 0 0
张先
岂易访仙踪,云萝千万重。他年来卜隐,此景愿相容。 乱水林中路,深山雪里钟。见君琴酒乐,回首兴何慵。
434 0 0
郑谷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381 0 0
刘琨
酒礼惭先祭,刑书已旷官。诏驰黄纸速,身在绛纱安。 圣位登堂静,生徒跪席寒。庭槐暂摇落,幸为入春看。
324 0 0
包佶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495 0 0
裴迪
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鳍。 龙摅回地轴,鲲化想天池。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329 0 0
钱起
碧梧枝上占秋信,微闻雨声还惬。虹影分晴,云光透晚,残日依依团箑。阑干一霎。又长笛归舟,乱鸦荒堞。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 娇莲相对欲语,奈莲茎有刺,愁不成折。天上欢期,人间巧意,今夜明河如雪。新宽带结。想宝篆频温,翠奁低揭。雾湿云鬟,浅妆深拜月。
346 0 0
曾允元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鸂鶒战金红掌坠, 翠云低¤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 碧萋萋。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玉腕重,金扼臂, 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绳拂子, 打檀郎。
397 0 0
和凝
冰肌玉骨淡裳衣。素云翠枝。一生不晓摘仙诗。雪香应自知。 微雨後,禁烟时,洗妆君莫迟。东风不解惜妍姿。吹成蝴蝶飞。
280 0 0
中华文学
南国商飙动,东皋野鹤鸣。溪松寒暂宿,露草滴还惊。 欲有高飞意,空闻召侣情。风间传藻质,月下引清声。 未假抟扶势,焉知羽翼轻。吾君开太液,愿得应皇明。
308 0 0
光绪庚子(一九○○)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其作者,则南亭亭长与我佛山人名最著。 南亭亭长为李宝嘉,字伯元,江苏武进人,少擅制艺及诗赋,以第一名入学,累举不第,乃赴上海办《指南报》,旋辍,别办《游戏报》,为俳谐嘲骂之文,后以“铺底”售之商人,又别办《海上繁华报》,〔1〕记注倡优起居,并载诗词小说,殊盛行。所著有《庚子国变弹词》若干卷,《海天鸿雪记》六本,《李莲英》一本,〔2〕《繁华梦》《活地狱》〔3〕各若干本。又有专意斥责时弊者曰《文明小史》,分刊于《绣像小说》中,〔4〕尤有名。时正庚子,政令倒行,海内失望,多欲索祸患之由,责其罪人以自快,宝嘉亦应商人之托,撰《官场现形记》,拟为十编,编十二回,自光绪二十七至二十九年中成三编,后二年又成二编,三十二年三月以瘵卒,年四十(一八六七—— 一九○六),书遂不完;亦无子,伶人孙菊仙〔5〕为理其丧,酬《繁华报》之揄扬也。尝被荐应经济特科,不赴,时以为高; 又工篆刻,有《芋香印谱》〔6〕行于世(见周桂笙《新庵笔记》三,李祖杰致胡适书及顾颉刚《读书杂记》等)。 《官场现形记》已成者六十回,为前半部,第三编印行时(一九○三)有自序,略谓“亦尝见夫官矣,送迎之外无治绩,供张之外无材能,忍饥渴,冒寒暑,行香则天明而往,禀见则日昃而归,卒不知其何所为而来,亦卒不知其何所为而去。” 岁或有凶灾,行振恤,又“皆得援救助之例,邀奖励之恩,而所谓官者,乃日出而未有穷期”。及朝廷议汰除,则“上下蒙蔽,一如故旧,尤其甚者,假手宵小,授意私人,因苞苴而通融,缘贿赂而解释:是欲除弊而转滋之弊也”。于是群官搜括,小民困穷,民不敢言,官乃愈肆,“南亭亭长有东方之谐谑,与淳于之滑稽,又熟知夫官之龌龊卑鄙之要凡,昏聩糊涂之大旨”,爱“以含蓄蕴酿存其忠厚,以酣畅淋漓阐其隐微,……穷年累月,殚精竭诚,成书一帙,名曰《官场现形记》。 ……凡神禹所不能铸之于鼎,温峤所不能烛之以犀者,无不毕备也”。故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朦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吏,及官吏闺中之隐情。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与《儒林外史》略同。然臆说颇多,难云实录,无自序所谓“含蓄蕴酿”之实,殊不足望文木老人后尘。况所搜罗,又仅“话柄”,联缀此等,以成类书;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编,即千篇一律。特缘时势要求,得此为快,故《官场现形记》乃骤享大名;而袭用“现形”名目,描写他事,如商界学界女界者亦接踵也。今录南亭亭长之作八百余言为例,并以概余子: ……却说贾大少爷,……看看已到了引见之期,头天赴部演礼,一切照例仪注,不庸细述。这天贾大少爷起了一个半夜,坐车进城,……一直等到八点钟,才有带领引见的司官老爷把他带了进去,不知走到一个甚么殿上,司官把袖一摔,他们一班几个人在台阶上一溜跪下,离着上头约摸有二丈远,晓得坐在上头的就是“当今”了。……他是道班,又是明保的人员,当天就有旨,叫他第二天预备召见。……贾大少爷虽是世家子弟,然而今番乃是第一遭见皇上,虽然请教过多少人,究竟放心不下。当时引见了下来,先看见华中堂。华中堂是收过他一万银子古董的,见了面问长问短,甚是关切。后来贾大少爷请教他道,“明日朝见,门生的父亲是现任臬司,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连连回答道,“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贾大少爷忙分辨道,“门生说的是上头问着门生的父亲,自然要碰头;倘不问,也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道,“上头不问你,你千万不要多说话;应该碰头的地方,又万万不要忘记不碰,就是不该碰,你多磕头,总没有处分的。”一席话说得贾大少爷格外糊涂,意思还要问,中堂已起身送客了。贾大少爷只好出来,心想华中堂事情忙,不便烦他,不如去找黄大军机,……或者肯赐教一二。谁知见了面,贾大少爷把话才说完,黄大人先问“你见过中堂没有?他怎么说的?”贾大少爷照述一遍,黄大人道,“华中堂阅历深,他叫你多碰头少说话,老成人之见,这是一点儿不错的。” ……贾大少爷无法,只得又去找徐大军机。这位徐大人,上了年纪,两耳重听,就是有时候听得两句,也装作不知。他平生最讲究养心之学,有两个诀窍:一个是“不动心”,一个是“不操心”。……后来他这个诀窍被同寅中都看穿了,大家就送他一个外号,叫他做“琉#p#副标题#e#
鲁迅
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352 0 0
李峤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