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 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干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 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364 0 0
李商隐
蕙死兰枯待返魂。暗香梅上又重闻。粉妆额子,多少画难真。 竹外冰清斜倒影,江头雪里暗藏春。千钟玉酒,休更待飘零。
309 0 0
房舜卿
长吉才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 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464 0 0
齐己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401 0 0
阮籍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317 0 0
李清照
先生文价沸三吴,白雪千编酒一壶。吟去星辰笔下动, 醉来嵩华眼中无。峭如谢桧虬蟠活,清似缑山凤路孤。 身后独遗封禅草,何人寻得佐鸿图。
353 0 0
中华文学
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蛾眉不入秦台镜, 鹢羽还惊宋国风。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 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340 0 0
钱起
石桥峰上栖玄鹤,碧阙岩边荫羽人。冰叶万条垂碧实, 玉珠千日保青春。月中泣露应同浥,涧底侵云尚有尘。 徒使茯苓成琥珀,不为松老化龙鳞。
344 0 0
李绅
醉归来,不悟人间天上,云雨难寻旧迹。但馀香、暗着罗衾,怎生忘得。
296 0 0
原上芳华已乱飞。林间佛日却晖晖。一花六叶殿春归。 身外色香空荏苒,鼻端消息正霏微。禅林曲几坐忘时。
292 0 0
M君寄给我一封剪下来的报章。这是近十来年常有的事情,有时是杂志。闲暇时翻检一下,其中大概有一点和我相关的文章,甚至于还有“生脑膜炎”〔2〕之类的恶消息。这时候,我就得预备大约一块多钱的邮票,来寄信回答陆续函问的人们。至于寄报的人呢,大约有两类:一是朋友,意思不过说,这刊物上的东西,有些和你相关;二,可就难说了,猜想起来,也许正是作者或编者,“你看,咱们在骂你了!”用的是《三国志演义》上的“三气周瑜”或“骂死王朗”的法子。不过后一种近来少一些了,因为我的战术是暂时搁起,并不给以反应,使他们诸公的刊物很少有因我而蓬蓬勃勃之望,到后来却也许会去拨一拨谁的下巴:这于他们诸公是很不利的。M君是属于第一类的;剪报是天津《益世报》〔3〕的《文学副刊》。其中有一篇张露薇〔4〕先生做的《略论中国文坛》,下有一行小注道:“偷懒,奴性,而忘掉了艺术”。只要看这题目,就知道作者是一位勇敢而记住艺术的批评家了。看起文章来,真的,痛快得很。我以为介绍别人的作品,删节实在是极可惜的,倘有妙文,大家都应该设法流传,万不可听其泯灭。不过纸墨也须顾及,所以只摘录了第二段,就是“永远是日本人的追随者的作家”在这里,也万不能再少,因为我实在舍不得了—— “奴隶性是最‘意识正确’的东西,于是便有许多人跟着别人学口号。特别是对于苏联,在目前的中国,一般所谓作家也者,都怀着好感。可是,我们是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人性,对于苏联的文学,尤其是对于那些由日本的浅薄的知识贩卖者所得来的一知半解的苏联的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的话,我们所取的态度决不该是应声虫式的;我们所需要的介绍的和模仿的(其实是只有抄袭和盲目的应声)方式也决不该是完全出于热情的。主观是对于事物的选择,客观才是对于事物的方法。我们有了一般奴隶性极深的作家,于是我们便有无数的空虚的标语和口号。 “然而我们没有几个懂得苏联的文学的人,只有一堆盲目的赞美者和零碎的翻译者,而赞美者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说,翻译者又不配合于他们的工作,不得不草率,不得不‘硬译’,不得不说文不对题的话,一言以蔽之,他们的能力永远是对不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意识’虽然正确了,可是他们的工作却永远是不正确的。 “从苏联到中国是很近的,可是为什么就非经过日本人的手不可?我们在日本人的群中并没有发现几个真正了解苏联文学的新精神的人,为什么偏从浅薄的日本知识阶级中去寻我们的食粮?这真是一件可耻的事实。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的了解?为什么不取一种纯粹客观的工作的态度?为什么人家唱‘新写实主义’,我们跟着喊,人家换了‘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我们又跟着喊;人家介绍纪德,我们才叫;人家介绍巴尔扎克,我们也号;然而我敢预言,在一千年以内:绝不会见到那些介绍纪德,巴尔扎克的人们会给中国的读者译出一两本纪德,巴尔扎克的重要著作来,全集更不必说。 “我们再退一步,对于那些所谓‘文学遗产’,我们并不要求那些跟着人家对喊‘文学遗产’的人们担负把那些‘文学遗产’送给中国的‘大众’的责任。可是我们却要求那些人们有承受那些‘遗产’的义务,这自然又是谈不起来的。我们还记得在庆祝高尔基的四十年的创作生活的时候,中国也有鲁迅,丁玲一般人发了庆祝的电文;这自然是冠冕堂皇的事情。然而那一群签名者中有几个读过高尔基的十分之一的作品?有几个是知道高尔基的伟大在那儿的?……中国的知识阶级就是如此浅薄,做应声虫有余,做一个忠实的,不苟且的,有理性的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便不成了。” 五月廿九日天津《益世报》。 我并不想因此来研究“奴隶性是最‘意识正确’的东西”,“主观是对于事物的选择,客观才是对于事物的方法”这些难问题;我只要说,诚如张露薇先生所言,就是在文艺上,我们中国也的确太落后。法国有纪律和巴尔扎克〔5〕,苏联有高尔基,我们没有;日本叫喊起来了,我们才跟着叫喊,这也许真是“追随”而且“永远”,也就是“奴隶性”,而且是“最‘意识正确’的东西”。但是,并不“追随”的叫喊其实是也有一些的,林语堂先生说过:“……其在文学,今日绍介波兰诗人,明日绍介捷克文豪,而对于已经闻名之英美法德文人,反厌为陈腐,不欲深察,求一究竟。……此种流风,其弊在浮,救之之道,在于学。”(《人间世》二十八期《今文八弊》中)南北两公,眼睛都有些斜视,只看了一面,各骂了一面,独跳犹可,并排跳舞起来,那“勇敢”就未免化为有趣了。 不过林先生主张“求一究竟”,张先生要求“直接了解”,这“实事求是”之心,两位是大抵一致的,不过张先生比较的悲观,因为他是“豫言”家,断定了“在一千年以内,绝不会见到那些绍介纪德,巴尔扎克的人们会给中国的读者译出一两本纪德,巴尔扎克的重要著作来,全集更不必说”的缘故。照这“豫言”看起来,“直接了解”的张露薇先生自己,当然是一定不译的了;别人呢,我还想存疑,但可惜我活不到一千年,决没有目睹的希望。
鲁迅
采苓日往还,得性非樵隐。白水到初阔,青山辞尚近。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 逍遥不外求,尘虑从兹泯。
293 0 0
管弦绣陌,灯火画桥,尘香旧时归路。肠断萧娘,旧日风帘映朱户。莺能舞,花解语。念后约、顿成轻负。缓雕辔、独自归来,凭栏情绪。 楚岫在何处。香梦悠悠,花月更谁主。惆怅后期,空有鳞鸿寄纨素。枕前泪,窗外雨。翠幕冷、夜凉虚度。未应信、此度相思,寸肠千缕。
410 0 0
康与之
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麟凤在赤霄,何当一来仪。 往与惠荀辈,中年沧洲期。天高无消息,弃我忽若遗。 内惧非道流,幽人见瑕疵。洪涛隐语笑,鼓枻蓬莱池。 崔嵬扶桑日,照耀珊瑚枝。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皇衣。 咽漱元和津,所思烟霞微。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 五湖复浩荡,岁暮有馀悲。
329 0 0
杜甫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348 0 0
谢薖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落花芳草无寻处,万壑千峰独闭门。
刘长卿
迹暗心多感,神疲梦不游。惊舟同厌夜,独树对悲秋。 晚角和人战,残星入汉流。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
402 0 0
章碣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谬上天知厥时。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佻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255 0 0
佚名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或乏儋石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纵未以为是,岂以我为非。
367 0 0
白居易
老夫三日门前立,珠箔银屏昼不开。 诗卷却抛书袋里,正如闲看华山来。
39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