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云,巫山雨,朝云暮雨无定所。南峰忽暗北峰晴, 空里仙人语笑声。曾侍荆王枕席处,直至如今如有灵。 春风澹澹白云闲,惊湍流水响千山。一夜此中对明月, 忆得此中与君别。感物情怀如旧时,君今渺渺在天涯。 晓看襟上泪流处,点点血痕犹在衣。
440 0 0
中华文学
晓用云添句,寒将雪命篇。良辰多自感,作者岂皆然。 熟寝初同鹤,含嘶欲并蝉。题时长不展,得处定应偏。 南浦无穷树,西楼不住烟。改成人寂寂,寄与路绵绵。 星势寒垂地,河声晓上天。夫君自有恨,聊借此中传。
444 0 0
李商隐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425 0 0
辛弃疾
伶俐聪明,都不似、阿奴碌碌。渐欲买、青山路隐,白云同宿。半醉尽教乌帻堕,熟眠休管屏风触。算人生、能有几时闲,金乌速。 粗粗饭,天仓粟。浊浊酒,天家禄。更钓鲜采薇,有何不足。君不见当年金谷事,绿珠弄笛椒涂屋。到而今、富贵一场空,终非福。
459 0 0
吴泳
靡靡流光,凄凄风露,小园草木初凋。杳然尘影,爽气界天高。爱此佳名重九,随宜对、秋菊持醪。登临处,哀蝉断响,燕雁度云霄。 闲谣。情缅邈,相寻万化,人世徒劳。念胸中百虑,何物能消。欲致颓龄不老,和金茎、一醉陶陶。君休问,千年事往,聊与永今朝。
487 0 0
赵鼎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467 0 0
袁枚
柳暗藏鸦,花深见蝶,物华如绣。情多思远,又是一番清瘦。忆前回、庭榭来春,个人预约同携手。恨迟留,载酒期程,孤负踏青时候。 搔首。双眉暗斗。况无似今年,一春晴昼。风僝雨愁。直得□时迤逗。想闲窗、针线倦拈,寂寞细捻酴醿嗅。待还家、定自冤人,泪粉盈襟袖。
449 0 0
杨无咎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 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他年会相访,莫作烂柯棋。 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风过鬼神延受箓, 夜深龙虎卫烧丹。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340 0 0
戎昱
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地静我亦闲,登之秋清时。 苍芜宜春苑,片碧昆明池。谁道天汉高,逍遥方在兹。 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 灵变在倏忽,莫能穷天涯。冠上阊阖开,履下鸿雁飞。 宫室低逦迤,群山小参差。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 崱屴非大厦,久居亦以危。
353 0 0
储光羲
有限光阴过隙,无情日月飞梭。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 逢酒须成痛饮,临风莫厌高歌。虚名微利两如何。识破方知恁么。
451 0 0
张抡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375 0 0
李白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
347 0 0
刘长卿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437 0 0
顾炎武
桐花暗澹柳惺憁,池带轻波柳带风。 今日与君临水别,可怜春尽宋亭中。
483 0 0
元稹
见君新赠吕君诗,忆得同年行乐时。争入杏园齐马首, 潜过柳曲斗蛾眉。八人云散俱游宦,七度花开尽别离。 闻道秋娘犹且在,至今时复问微之。
434 0 0
白居易
严吹如何下太清,玉肌无疹六铢轻。 自知不是流霞酌,愿听云和瑟一声。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360 0 0
杜甫
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我只要一分钟我只要一点光我只要一条缝,象一个小孩爬伏在一间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 天到晚老“想飞”(同名散文),总想“云游”(同名诗歌),总是以忘情而淋漓尽致、潇洒空灵的笔墨写他所向往之“飞翔”的徐志摩,竟然在这首诗中绝决然宣称: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那四面八方的风;” 岂非咄咄怪事! 徐志摩在他为数并不算很多的诗文中多次描写过“飞翔”,“飞翔、飞翔、飞翔”(《雪花的快乐》),这几乎已成为他个人创作心理的某种挥之难去的深刻情结,也成为其诗歌本文中反复出现的,某种充满动感的“姿势”和“幻像”,成为一种经由个人私设象征而沟通整个人类的飞翔之梦,并上升到公共本体象征的“原型意象”。而于各种各样的飞翔中,尤为令徐志摩神往的恰恰是那种庄子“逍遥游”式的“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的“壮飞”!他宣称:“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 何其壮观!何其逍遥! 然而,此刻,作者竟宣称放弃所有这些壮观和逍遥,宣称无疑象征自由的“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这里面,满溢着诗人理想幻灭的几许沉重?几许“浓得化不开”的悲凉? 在这里,一个天真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希望显得如此的卑微,渺小而可怜:不再是“壮飞”和“云游”的奢望,而只是“一分钟”的时间,“一点光”的明亮和“一线天”似“一条缝”的希望。作者接着以破折号强调并刻划出一幅令人终身难忘的画面:一个小孩——“小孩”当然是纯真、新鲜、生命刚开始,希望刚萌生,绝对应该拥有更多的光明,更美好的希望、更开阔的自由与更长远的生命力的“宁馨儿”——“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 这个画面具有一种类似电影中镜头“定格”的强烈视觉效果,象明暗反差极大的黑白片镜头,感官刺激尤其强烈。“一分钟”这一时间意象,在这里同时起到了两种作用:一者,“一分钟”对应作者前面宣称的“我只要”,仿佛总算达到了如此卑微可怜、时间上仅需“一分钟”的希望;另者,“一分钟”本身作为表达客观物理时间长度的语词,势必在读者的阅读想象中,留下短促而凝固暂停的“定格”般的阅读效果。这首诗歌,明显使用了为西方“新批评派”所推崇的“反讽”的手法。在语言陈述上,深究一点的话,则是使用了“反讽”方式中主要的一种“——“夸大陈述”性的“反讽”。所谓“反讽”,就是正话反说,言在此而意在彼。所谓“夸大陈述”,则是假情假意地夸张,然而,却大言若反,暗示相反的性质。我们正应该从“反讽”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 诗歌一开篇如“石破天惊逗秋雨”般先声夺人的几个“我不要”的宣称,无疑正是一种“夸大陈述”。诗人正是因为太想要“阔的海空的天”了,才会这样说,才会象一个顽强爬伏追求的小孩那样,孜孜以求“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可以说, 追求光明的的可怜、卑微而顽强执着正反衬出一片“阔的海空的天”——这“自由与光明”的象征——对于每一个有生命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这首诗歌不但在局部语言技巧上使用了“反讽”的手法,在整个诗篇总体结构安排上,也同样成功地使用了“反讽性”的“张力结构”。标题“阔的海”与最后所追求的结局,构成了“反讽性”的强烈对比效果。诗歌句子的展开和排列,从“阔的海空的天”开始,最后可怜巴巴地被挤兑成“一条缝”似的狭窄的时间的短暂的时间。作者明显有意识地在句子排列上注重视觉效果的强调,整篇诗歌呈现出“倒三角形”(B)的形状。“缝”、“光”、“钟”排成整齐而局促的一条线,“一分钟”的“钟”最后孤零零地单独成行……所有这些,都不难见出诗人独具的匠心和深刻的寓意,足以让读者想#p#副标题#e#
399 0 0
徐志摩
碧水色堪染,白莲香正浓。分飞俱有恨,此别几时逢。 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何当假双翼,声影暂相从。
389 0 0
佚名
娟娟霜月又侵门。对黄昏。怯黄昏。愁把梅花,独自泛清尊。酒又难禁花又恼,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 断魂。断魂。不堪闻。被半温。香半温。睡也睡也,睡不稳、谁与温存。只有床前、红独伴啼痕。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412 0 0
程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