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阳为役者,相访叶纷纷。有句虽如我,无心未似君。 构林青及竹,茆屋暖于云。何日相将去,千山麋鹿群。
437 0 0
贯休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童冠八九,于洛之隈。 河堤草变,巩树花开。逸人谈发,仙御舟来。 间关黄鸟,瀺灂丹腮。乐饮命席,优哉悠哉。
400 0 0
中华文学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323 0 0
李白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317 0 0
卢纶
多幸春来云雨少。且教月与花相照。清色真香庭院悄。前事杳。还嗟此景何时了。 莫道难逢开口笑。夜游须趁人年少。光泛雕栏寒料峭。迂步绕。不劳秉烛壶天晓。
349 0 0
黄裳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410 0 0
李商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吴王庙侧有高房,帘影南轩日正长。吹苑野风桃叶碧, 压畦春露菜花黄。悬灯向后惟冥默,凭案前头即渺茫。 知有虎溪归梦切,寺门松折社僧亡。
428 0 0
齐己
蜀客本多愁,君今是胜游。碧藏云外树,红露驿边楼。 杜魄呼名语,巴江作字流。不知烟雨夜,何处梦刀州。
398 0 0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303 0 0
王昌龄
去觐毗陵日,秋残建业中。莎垂石城古,山阔海门空。 灌木寒樯远,层波皓月同。何当复雠校,春集少阳宫。
432 0 0
马戴
莫上玉楼看。花雨斑斑。四垂罗幕护朝寒。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 回首几关山。后会应难。相逢祗有梦魂间,可奈梦随春漏短,不到江南。
374 0 0
韩疁
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320 0 0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331 0 0
刘辰翁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渌波三峡暮, 接天流。
416 0 0
李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429 0 0
朱熹
人生八十,自儿时祝愿,这般年数。滴露研朱轻点笔,个个眉心丹字。萱草丛边,梅花香里,真有人如此。红颜青鬓,儿时依旧相似。 堪笑生子愚痴,投身枳棘,欲了官中事。万叠关山遥望眼,遐瞬白云飞处。膝下称觞,门前问寝,幸有嵩谟子。更望此去,十分好学彭祖。
395 0 0
薄雾轻阴酿晓寒。起来宿酒尚酡颜。柳莺何事苦关关。 新恨旧愁俱唤起,当年紫袖看弓弯。泪和梅雨两潸潸。
311 0 0
赵长卿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
350 0 0
魏学洢
帘漏滴,却是春归消息。带雨牡丹无气力,黄鹂愁雨湿。争着洛阳春色,忘却连天草碧。南浦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
415 0 0
汪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