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系腰间绶,翻为膝下愁。那堪汉水远,更值楚山秋。 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王城不敢住,岂是爱荆州。
345 0 0
岑参
夙昔皆黄绶,差池复琐闱。上田无晚熟,逸翮果先飞。 前路舟休系,故山云不归。王程倘未复,莫遣鲤书稀。
328 0 0
中华文学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378 0 0
左丘明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 有时怨别无所惜。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此衣春日赐何人, 秦女腰肢轻若燕。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鸾凤有声不见身, 出宫入徵随伶人。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450 0 0
湖光碧。春花秋月无今昔。无今昔。十年往事,尽成陈迹。 玉箫声断云屏隔。山遥水远长相忆。长相忆。一生怀抱,为君牵役。
354 0 0
蔡伸
谁知泥忆云,望断梨花春。荷丝制机练,竹叶剪花裙。 月明啼阿姊,灯暗会良人。也识君夫婿,金鱼挂在身。 铜镜立青鸾,燕脂拂紫绵。腮花弄暗粉,眼尾泪侵寒。 碧玉破不复,瑶琴重拨弦。今日非昔日,何人敢正看。 洞房思不禁,蜂子作花心。灰暖残香炷,发冷青虫簪。 夜遥灯焰短,睡熟小屏深。好作鸳鸯梦,南城罢捣砧。 寻常轻宋玉,今日嫁文鸯。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 邀人裁半袖,端坐据胡床。泪湿红轮重,栖乌上井梁。
442 0 0
佚名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371 0 0
杜甫
松桂烟霞蔽梵宫,诗流闲去访支公。 石堂磬断相逢夜,五老月生溪影空。
430 0 0
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 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 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
424 0 0
卢仝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材。
343 0 0
众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诱;浓绿茁芽茶,浅碧酿花酒。斜纹黑普罗,杂俎红毡竓,琐屑到钗钏,取足供媚妇。上谒士雕龙,下访市屠狗;墨床与侏张,相见辄握手。指此区区物,是某托转授;怀上花名册,出请纪谁某。“知君有姻族,知君有甥舅,赖君提挈力,吾党定举首。”丁宁复丁宁:“幸勿杂然否。”
364 0 0
黄遵宪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431 0 0
秦观
百里遵岛径,蓬征信邅回。暝依渔樵宿,似过黄金台。 缺啮心未理,寥寥夜猿哀。山深石床冷,海近腥气来。 主人意不浅,屡献流霞杯。对月抚长剑,愁襟纷莫开。 九衢平如水,胡为涉崔嵬。一饭未遑饱,鹏图信悠哉。 山涛谑细君,吾岂厌蓬莱。明发又驱马,客思一裴回。
515 0 0
陈陶
荒关无守吏,亦耻白衣过。地广人耕绝,天寒雁下多。 东西方自感,雨雪更相和。日暮聊摅思,摇鞭一放歌。
507 0 0
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白云随步起,危径极天盘。 瀑顶桥形小,溪边店影寒。往来空太息,玄鬓改非难。
481 0 0
【望海潮】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 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 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 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 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426 0 0
十八年间,黄公垆下,崔九堂前。叹人生何似,飘花陌上,妾身难托,卖镜桥边。隔幔云深,绕梁声彻,不负杨枝旧日传。主人好,但留F63C一石,空恼彭宣。 不因浩叹明年。也不为青衫怆四筵。念故人何在,旧游如梦,清风明月,野草荒田。俯仰无情,高歌有恨,四壁萧条久绝弦。秋江晚,但一声河满,我自潸然。
386 0 0
刘辰翁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491 0 0
旅隼 中国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对于人,是一向非常重视的。至于偶有凌辱诛戮,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人的缘故。皇帝所诛者,“逆”也,官军所剿者,“匪”也,刽子手所杀者,“犯”也,满洲人“入主中夏”,不久也就染了这样的淳风,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与“塞思黑”〔2〕,我不懂满洲话,译不明白,大约是“猪”和“狗”罢。黄巢〔3〕造反,以人为粮,但若说他吃人,是不对的,他所吃的物事,叫作“两脚羊”。 时候是二十世纪,地方是上海,虽然骨子里永是“素重人道”,但表面上当然会有些不同的。对于中国的有一部分并不是“人”的生物,洋大人如何赐谥,我不得而知,我仅知道洋大人的下属们所给与的名目。 假如你常在租界的路上走,有时总会遇见几个穿制服的同胞和一位异胞(也往往没有这一位),用手枪指住你,搜查全身和所拿的物件。倘是白种,是不会指住的;黄种呢,如果被指的说是日本人,就放下手枪,请他走过去;独有文明最古的黄帝子孙,可就“则不得免焉”〔4〕了。这在香港,叫作“搜身”,倒也还不算很失了体统,然而上海则竟谓之“抄靶子”。 抄者,搜也,靶子是该用枪打的东西,我从前年九月以来〔5〕,才知道这名目的的确。四万万靶子,都排在文明最古的地方,私心在侥幸的只是还没有被打着。洋大人的下属,实在给他的同胞们定了绝好的名称了。 然而我们这些“靶子”们,自己互相推举起来的时候却还要客气些。我不是“老上海”,不知道上海滩上先前的相骂,彼此是怎样赐谥的了。但看看记载,还不过是“曲辫子”,“阿木林”〔6〕。“寿头码子”虽然已经是“猪”的隐语,然而究竟还是隐语,含有宁“雅”而不“达”〔7〕的高谊。若夫现在,则只要被他认为对于他不大恭顺,他便圆睁了绽着红筋的两眼,挤尖喉咙,和口角的白沫同时喷出两个字来道:猪猡!六月十六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2〕清朝雍正皇帝(胤禛,康熙第四子)未即位前,和他的兄弟争谋皇位;即位以后,于雍正四年(1726)命削去他的弟弟胤禛(康熙第八子)和胤禛(康熙第九子)二人宗籍,并改胤禛名为“阿其那”,改胤禛名为“塞思黑”。在满语中,前者是狗的意思,后者是猪的意思。 〔3〕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旧史书中多有夸张其残暴的记载。《旧唐书·黄巢传》说他起义时“俘人而食”,但无“两脚羊”的名称。鲁迅引用此语,当出自南宋庄季裕《鸡肋编》中:“自靖康丙午岁(1126),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1133)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杭州)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下羹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4〕“则不得免焉”语见《孟子·梁惠王》。 〔5〕前年九月以来指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来。〔6〕“曲辫子”即乡愚。“阿木林”,即傻子。都是上海话。〔7〕宁“雅”而不“达”清末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曾说“评事三难:信、达、雅”。按“信”指忠实于原作;“达”指语言通顺明白;“雅”指文雅。 #p#副标题#e#
338 0 0
鲁迅
左右澄漪小槛前,直堤高筑古平川。十分春水双檐影, 一片秋空两月悬。前岸好山摇细浪,夹门嘉树合晴烟。 坐来暗起江湖思,速问溪翁买钓船。
410 0 0
徐夤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