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高蹈祠官惟见独。其寿伊何。古井章泉水不波。 腊前梅好。玉洁日光香耐老。才大三千。首首清诗得自编。
343 0 0
韩淲
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帘影横斜房户静,小立啼红蔌蔌。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开门疑是,故人敲撼窗竹。 长记那里西楼,小寒窗静,尽掩风筝鸣屋。泪眼灯光情未尽,尽觉语长更促。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五湖何日,小舟同泛春绿。
358 0 0
吕渭老
岁交冰未泮,地卑海气昏。子有京师游,始发吴阊门。 新黄含远林,微绿生陈根。诗人感时节,行道当忧烦。 古来濩落者,俱不事田园。文如金石韵,岂乏知音言。 方辞郡斋榻,为酌离亭樽。无为倦羁旅,一去高飞翻。
331 0 0
韦应物
【还】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1]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2]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428 0 0
诗经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377 0 0
欧阳修
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
420 0 0
卢僎
双佩雷文拂手香。青纱衫子淡梳妆。冰姿绰约自生凉。 虚掉玉钗惊翡翠,缓移兰棹趁鸳鸯。鬓鬟风乱绿云长。
415 0 0
蔡伸
晚渡呼舟疾,寒日正苍茫。西兴浦口云树,真个是吾乡。闻□原无空格,据律补蜗庐好在,小圃犹存松菊,三径未全荒。收拾桑榆景,蓑笠换金章。 珥金貂,拥珠履,在岩廊。回头万事何有,一枕梦黄粮。十载人间优患,赢得萧萧华发,清镜照星霜。醉倒休扶我,身世永相忘。
347 0 0
中华文学
书所见窥帘口语喧阗,避人体态婵娟,门外金铃吠犬。谁家宅院?杏花墙以秋千。松阳道中松阳道上敲吟,柳阴树下披襟,独鹤归来夜深。梦回仙枕,清溪道土相寻。
410 0 0
张可久
晓陌事戎装,风流粉署郎。机筹通变化,除拜出寻常。 地冷饶霜气,山高碍雁行。应无离别恨,车马自生光。
436 0 0
姚合
得了这一封信后,实在使不佞有些踌躇。登不登呢?看那写法的出色而有趣(又讲趣味,乞创造社“普罗列塔利亚特”文学家〔2〕暂且恕之),又可以略知海外留学界情况。是应该登载的。但登出来将怎样?《语丝》南来以后之碰壁也屡矣,仿吾将加以“打发”〔3〕,浙江已赐以“禁止”〔4〕,正人〔5〕既恨其骂人,革家(革命家也,为对仗计,略去一字)又斥为“落伍”〔6〕;何况我恰恰看见一种期刊,因为“某女士”〔7〕说了某国留学生的不好,诸公已以团体的大名义,声罪致讨了。这信中所述,不知何人,此后那能保得没有全国国民代表起而讨伐呢。眼光要远看五十年,大约我的踌躇,正不足怪罢。但是,再看一回,还觉得写得栩栩欲活,于是“趣味”终于战胜利害,编进去了;但也改换了几个字,这是希望作者原谅的,因为其中涉及的大约并非“落伍者”,语丝社也没有聘定大律师〔8〕;所以办事著实为难,改字而请谅,不得已也。若其不谅,则……。则什么呢?则吾未如之何也已矣〔9〕。中华民国十七年十一月八日灯下。 编者。
399 0 0
鲁迅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 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 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486 0 0
刘驾
曾教风月。催促花边烟棹发。不管花开。月白风清始肯来。 既来且住。风月闲寻秋好处。收取凄清。暖日阑干助梦吟。耘老梦中尝作诗。
409 0 0
毛滂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524 0 0
黄庭坚
扬雄拟我槐非伦,况复无才撰《美新》。什一懒营虚笑鬼,寻常守辱失钱神。生憎褚彦兴齐国,喜道陶潜是晋人。破衲黄冠犹末死,还因邻里问僧珍。
332 0 0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497 0 0
郑燮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 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
411 0 0
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 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
445 0 0
无可
白日贪长夜更长,百般无意更思量。三冬不见秦中雪, 九日惟添鬓畔霜。霞泛水文沈暮色,树凌金气发秋光。 楼前野菊无多少,一雨重开一番黄。
582 0 0
薛逢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2]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423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