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悠悠雪欲飞,抱书空出又空归。沙头人满鸥应笑, 船上酒香鱼正肥。尘土竟成谁计是,山林又悔一年非。 平生万卷应夫子,两世功名穷布衣。
440 0 0
中华文学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 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464 0 0
李绅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370 0 0
王恭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461 0 0
白居易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357 0 0
朱彝尊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 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 我们明白,错的不是衣服,而是有些人戴上有色眼镜去审视它的眼光。民族落后,让他们自卑自怜。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与祖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沾边的东西,都没了自信:动画片不及日本的生动,名着不及俄国的有内涵,手机不及美国的先进,甚至觉得连文字也没有英语简单。一旦丧失了民族自豪感,一旦蒙上了落后的阴影,人们便陷入“外国的月亮总是圆的”的误区。 可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走上了国际大舞台,并绽放着最美丽的花朵呢?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呢? 原来,这是中国经济腾飞之后,是中国重振泱泱大国雄风之后,是人们足以骄傲地自称“我是炎黄子孙”之后对民族热爱最直率的呈现。爱祖国,爱唐装,爱这个能让我们扬眉吐气的国家的一切。我们的“海尔”拒绝了多少想要分一杯甜水的外企,我们的陶瓷惊艳了多少黄头发蓝眼睛。 因着民族的爱,撒播对唐装的爱。 人的感情左右着人的判断力。回想那不屑于唐装的年代,真的是因为衣服本身吗?谁能否认当我们一想到它的传统就嗤之以鼻的偏激呢?谁又能否认其实我们根本没心情去看它一眼,就更别提客观评判它的轻率呢? 唐装以上等丝绸制成,其上的刺秀艺术更凝聚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这样的认识,难道不是基于我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吗?这样的改观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心中充满的民族之爱吗? 民族的自立自强拾回了人们久违的判断力,真爱唐装也罢,因爱中华民族而爱唐装也罢,我只想高呼:我爱唐装! 【点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个在一定程度上尚属宽泛的话题,写作空间仍相当宽阔。在多数考生泛题泛作,从亲情、友情入手时,本文却独辟蹊径,大题小做,从“唐装”楔入,就避开了一窝蜂的俗滥,以独特的视角,在选材上出了“新”。
378 0 0
小文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389 0 0
张溥
疏龙磴道切昭回,建凤旗门绕帝台。七叶仙蓂依月吐, 千株御柳拂烟开。初年竞贴宜春胜,长命先浮献寿杯。 是日皇灵知窃幸,群心就捧大明来。
362 0 0
苏颋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376 0 0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兵戈到处弄性命, 礼乐向人生是非。却与野猿同橡坞,还将溪鸟共渔矶。 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
416 0 0
杜荀鹤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421 0 0
左丘明
君去春山谁共游,鸟啼花落水空流。 如今送别临溪水,他日相思来水头。 绵衣似热夹衣寒,时景虽和春已阑。 诚知暂别那惆怅,明日藤花独自看。
430 0 0
刘商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444 0 0
暝望香山阁,梯云宿半空。轩窗闭潮海,枕席拂烟虹。 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一闻鸡唱晓,已见日曈曈。
【惜琼花】 汀蘋白,苕水碧。 每逢花驻乐, 随处欢席。 别时携手看春色。 萤火而今, 飞破秋夕。 汴河流,如带窄。 任身轻似叶, 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 楼上徘徊, 无尽相忆。
411 0 0
张先
前年别时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离鸿一别影初分, 泪袖双挥心哽咽。别来几度得音书,南岳知□□□□。 庐山峨峨倚天碧,捧排空崖千万尺。社榜长题高士名, 食堂每记云山迹。我本开云此山住,偶为名利相萦误。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忧时魂梦忆归路, 觉来疑在林中眠。昨日亭前乌鹊喜,果得今朝尔来此。 吾吟行路五十篇,尽说江南数千里。自怜兄弟今五人, 共萦儒素家尚贫。虽然廪饩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 长兄年少曾落托,拔剑沙场随卫霍。口里虽谭周孔文, 怀中不舍孙吴略。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非论疾恶志如霜,更觉临泉心似铁。第三之兄更奇异, 昂昂独负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肯道王侯身可贵。 却愁清逸不干时,高踪大器无人知。倘逢感激许然诺, 必能万古留清规。念尔年来方二十,夙夜孜孜能独立。 卷中笔落星汉摇,洞里丹灵鬼神泣。嗟余流浪心最狂, 十年学剑逢时康。心中不解事拘束,世间谈笑多相妨。 广海青山殊未足,逢著高楼还醉宿。朝走安公枥上驹, 暮伦陶令篱边菊。近来诗思殊无况,苦被时流不相放。 云腾浪走势未衰,鹤膝蜂腰岂能障。送尔为文殊不识, 贵从一一传胸臆。若到湖南见紫霄,会须待我同攀陟。
466 0 0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 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明朝问礼处,暂觉雁行稀。
413 0 0
【丑奴儿】 夜来酒醒清无梦, 愁倚阑干。 露滴轻寒, 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 瘦尽难拚。 明月无端, 已过红楼十二间。
471 0 0
晏几道
□□将泽国,淜腾迎淮甸。东江输大江,别流从此县。 仙尉俯胜境,轻桡恣游衍。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 拈引间翰墨,风流尽欢宴。稍移井邑闲,始悦登眺便。 遥岫逢应接,连塘乍回转。划然气象分,万顷行可见。 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浩叹无端涯,孰知蕴虚变。 往游信不厌,毕景方未还。兰□烟霭里,延缘蒲稗间。 势随风潮远,心与□□闲。回见出浦月,雄光射东关。 悠然蓬壶事,□□□衰颜。安得傲吏隐,弥年寓兹山。
383 0 0
一犁初卸。息影斜阳下。角上汉书何不挂。老子近来慵跨。 烟村草树离离。卧看流水忘归。莫饮山中清味,怕教洗耳人知。
张炎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