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 旧笋方辞箨,新莲未满房。林幽花晚发,地远草先长。 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露馀清汉直,云卷白榆行。 惊鹊仍依树,游鱼不过梁。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 末路还思借,前恩讵敢忘。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 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
378 0 0
李端
偶因歌态咏娇嚬,传唱宫中十二春。 却为一声河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
381 0 0
张祜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360 0 0
中华文学
春去日渐迟,庭空草偏长。馀英间初实,雪絮萦蛛网。 好鸟多息阴,新篁已成响。帘开斜照入,树褭游丝上。 绝迹念物闲,良时契心赏。单衣颇新绰,虚室复清敞。 置酒奉亲宾,树萱自怡养。笑倚连枝花,恭扶瑞藤杖。 步屟恣优游,望山多气象。云叶遥卷舒,风裾动萧爽。 簪缨固烦杂,江海徒浩荡。野马笼赤霄,无由负羁鞅。
420 0 0
元稹
到处逢人求至药,几回染了又成丝。 素丝易染髭难染,墨翟当年合泣髭。
533 0 0
刘驾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 国步时当如许。赖明堂、倚空一柱。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
336 0 0
李曾伯
绵绢,割两耳,只有面。
299 0 0
佚名
寒气方穷律,阴精正结冰。体坚风带壮,影素月临凝。 冬赋凌人掌,春期命妇升。凿来壶色彻,纳处镜光澄。 鲁史曾留问,豳诗旧见称。同观里射享,王道颂还兴。
355 0 0
至境心为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风。 寥寥双耳更深后,如在缑山明月中。
405 0 0
贯休
从来寒食半阴晴。花底听歌声。昨夜满城风雨,惜花还系心情。 海棠枝上,朱唇翠袖,欲斗轻盈。须藉嫣然一笑,醉吟同过清明。
331 0 0
王之道
自扫梅花下。问梢头、冷蕊疏疏,几时开也。间者阔焉今久矣,多少幽怀欲写。有谁是、孤山流亚。香月一联真绝唱,与诗人、千载为嘉话。馀兴味,付来者。 清癯不恋华亭榭。待与君、白发相亲,竹篱茅舍。喜甚今年无酒禁,溜溜小槽压蔗。已准拟、雪天霜夜。自醉自吟仍自笑,任解冠、落珮从嘲骂。书此意,寄同社。
333 0 0
黄升
念尔辛勤岁已深,乱离相失又相寻。 他年待我门如市,报尔千金与万金。
428 0 0
韦庄
暖律才中,正莺喉竞巧,燕语新成。万绿阴浓,全无一点芳尘。门巷朝来报喜,庆佳期、此日光荣。开华宴、交酌琼酥,共祝鹤算椿龄。 须知最难得处,双双凤翼,一对和鸣。造化无私,谁教特地多情。惟愿疏封大国,彩笺上、频易佳名。从此去、贤子才孙,岁岁长捧瑶觥。
474 0 0
李之仪
从去年以来一年半之间,凡有对于我们的所谓批评文字中,最使我觉得气闷的滑稽的,是常燕生先生在一种月刊叫作《长夜》的上面,摆出公正脸孔,说我的作品至少还有十年生命的话②。记得前几年,《狂飙》停刊时,同时这位常燕生先生也曾有文章③发表,大意说《狂飙》攻击鲁迅,现在书店不愿出版了,安知(!)不是鲁迅运动了书店老板,加以迫害?于是接着大大地颂扬北洋军阀度量之宽宏。我还有些记性,所以在这回的公正脸孔上,仍然隐隐看见刺着那一篇锻炼文字;一面又想起陈源教授的批评法④:先举一些美点,以显示其公平,然而接着是许多大罪状——由公平的衡量而得的大罪状。将功折罪,归根结蒂,终于是“学匪”,理应枭首挂在“正人君子”的旗下示众。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其“汲汲乎殆哉”⑤的。更何况这位常燕生先生满身五色旗⑥气味,即令真心许我以作品的不灭,在我也好像宣统皇帝忽然龙心大悦,钦许我死后谥为“文忠”一般。于满肚气闷中的滑稽之余,仍只好诚惶诚恐,特别脱帽鞠躬,敬谢不敏之至了。 但在同是《长夜》的另一本上,有一篇刘大杰先生的文章⑦——这些文章,似乎《中国的文艺论战》上都未收载——我却很感激的读毕了,这或者就因为正如作者所说,和我素不相知,并无私人恩怨,夹杂其间的缘故。然而尤使我觉得有益的,是作者替我设法,以为在这样四面围剿之中,不如放下刀笔,暂且出洋;并且给我忠告,说是在一个人的生活史上留下几张白纸,也并无什么紧要。在仅仅一个人的生活史上,有了几张白纸,或者全本都是白纸,或者竟全本涂成黑纸,地球也决不会因此炸裂,我是早知道的。这回意外地所得的益处,是三十年来,若有所悟,而还是说不出简明扼要的纲领的做古文和做好人的方法,因此恍然抓住了辔头了。 其口诀曰:要做古文,做好人,必须做了一通,仍旧等于一张的白纸。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⑧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自然,请高等批评家梁实秋先生来说,恐怕是不通的,但我是就世俗一般而言,所以也姑且从俗。 这一类文章,立意当然要清楚的,什么意见,倒在其次。譬如说,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罢,从正面说,发挥“其器不利,则工事不善”固可,即从反面说,偏以为“工以技为先,技不纯,则器虽利,而事亦不善”也无不可。就是关于皇帝的事,说“天皇圣明,臣罪当诛”固可,即说皇帝不好,一刀杀掉也无不可的,因为我们的孟夫子有言在先,“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⑨,现在我们圣人之徒,也正是这一个意思儿。但总之,要从头到底,一层一层说下去,弄得明明白白,还是天皇圣明呢,还是一刀杀掉,或者如果都不赞成,那也可以临末声明:“虽穷淫虐之威,而究有君臣之分,君子不为已甚,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的。这样的做法,大概先生也未必不以为然,因为“中庸”⑩也是我们古圣贤的教训。 然而,以上是清朝末年的话,如果在清朝初年,倘有什么人去一告密,那可会“灭族”也说不定的,连主张“放诸四裔”也不行,这时他不和你来谈什么孟子孔子了。现在革命方才成功,情形大概也和清朝开国之初相仿。(不完) 这是“夜记”之五的小半篇。“夜记”这东西,是我于一九二七年起,想将偶然的感想,在灯下记出,留为一集的,那年就发表了两篇⑾。到得上海,有感于屠戮之凶,又做了一篇半,题为《虐杀》,先讲些日本幕府的磔杀耶教徒⑿,俄国皇帝的酷待革命党之类的事。但不久就遇到了大骂人道主义的风潮⒀,我也就借此偷懒,不再写下去,现在连稿子也不见了。 到得前年,柔石要到一个书店⒁去做杂志的编辑,来托我做点随随便便,看起来不大头痛的文章。这一夜我就又想到做“夜记”,立了这样的题目。大意是想说,中国的作文和做人,都要古已有之,但不可直钞整篇,而须东拉西扯,补缀得看不出缝,这才算是上上大吉。所以做了一大通,还是等于没有做,而批评者则谓之好文章或好人。社会上的一切,什么也没有进步的病根就在此。当夜没有做完,睡觉去了。第二天柔石来访,将写下来的给他看,他皱皱眉头,以为说得太噜苏一点,且怕过占了篇幅。于是我就约他另译一篇短文,将这放下了。 现在去柔石的遇害,已经一年有余了,偶然从乱纸里检出这稿子来,真不胜其悲痛。我想将全文补完,而终于做不到,刚要下笔,又立刻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所谓“人琴俱亡”⒂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现在只将这半篇附录在这里,以作柔石的记念。#p#副标题#e#
386 0 0
鲁迅
五侯轩盖行何疾,零陵太守登车日。零陵太守泪盈巾, 此日长安方欲春。虎府龙节照岐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彼方韶景无时节,山水诸花恣开发。客投津戍少闻猿, 雁过潇湘更逢雪。郡斋无事好闲眠,粳稻油油绿满川。 浪里争迎三蜀货,月中喧泊九江船。今朝小阮同夷老, 欲问明年借几年。
315 0 0
卢纶
邺城东北望陵台,珠翠繁华去不回。 无复新妆艳红粉,空馀故垄满青苔。
369 0 0
孙逖
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 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 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 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415 0 0
张籍
去年别君时,同宿黎阳城。黄河冻欲合,船入冰罅行。 君为使滑州,我来西入京。丈夫不泣别,旁人叹无情。 到京就省试,落籍先有名。惭辱乡荐书,忽欲自受刑。 还家岂无路,羞为路人轻。决心住城中,百败望一成。 腐草众所弃,犹能化为萤。岂我愚暗身,终久不发明。 所悲道路长,亲爱难合并。还如舟与车,奔走各异程。 耳目甚短狭,背面若聋盲。安得学白日,远见君仪形。
441 0 0
姚合
媚川时未识,在掌共传名。报德能欺暗,投人自欲明。 月临幽室朗,星没晓河倾。的皪骊龙颔,荧煌彩凤呈。 守恩辞合浦,擅美掩连城。鱼目应难近,谁知按剑情。
397 0 0
【咏怀】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483 0 0
阮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