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375 0 0
白居易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325 0 0
诗经
东城跃紫骝,西路大刀头。上客刘公干,元戎郭细侯。 一军偏许国,百战又防秋。请问萧关道,胡尘早晚收。
367 0 0
韩翃
高挂风瓢濯汉滨,土阶三尺愧清尘。 可怜比屋堪封日,若到人间是众人。
492 0 0
罗隐
春生寒气减,稍动久潜鱼。乍喜东风至,来看曲岸初。 出冰朱鬣见,望日锦鳞舒。渐觉流澌近,还欣掉尾馀。 噞喁情自乐,沿溯意宁疏。倘得随鲲化,终能上太虚。
437 0 0
中华文学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466 0 0
贺铸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311 0 0
杜甫
桃花日日觅新奇,有镜何曾及画眉。只恐轻梭难作匹, 岂辞纤手遍生胝。合蝉巧间双盘带,联雁斜衔小折枝。 豪贵大堆酬曲彻,可怜辛苦一丝丝。
431 0 0
秦韬玉
小年闲爱春,认得春风意。未有花草时,先醲晓窗睡。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长安车马客,倾心奉权贵。昼夜尘土中,那言早春至。 此时我独游,我游有伦次。闲行曲江岸,便宿慈恩寺。 扣林引寒龟,疏丛出幽翠。凌晨过杏园,晓露凝芳气。 初阳好明净,嫩树怜低庳。排房似缀珠,欲啼红脸泪。 新莺语娇小,浅水光流利。冷饮空腹杯,因成日高醉。 酒醒闻饭钟,随僧受遗施。餐罢还复游,过从上文记。 行逢二月半,始足游春骑。是时春已老,我游亦云既。 藤开九华观,草结三条隧。新笋踊犀株,落梅翻蝶翅。 名倡绣毂车,公子青丝辔。朝士还旬休,豪家得春赐。 提携好音乐,翦铲空田地。同占杏花园,喧阗各丛萃。 顾予烦寝兴,复往散憔悴。倦仆色肌羸,蹇驴行跛痹。 春衫未成就,冬服渐尘腻。倾盖吟短章,书空忆难字。 遥闻公主笑,近被王孙戏。邀我上华筵,横头坐宾位。 那知我年少,深解酒中事。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 含词待残拍,促舞递繁吹。叫噪掷投盘,生狞摄觥使。 逡巡光景晏,散乱东西异。古观闭闲门,依然复幽閟. 无端矫情性,漫学求科试。薄艺何足云,虚名偶频遂。 拾遗天子前,密奏升平议。召见不须臾,憸庸已猜忌。 朝陪香案班,暮作风尘尉。去岁又登朝,登为柏台吏。 台官相束缚,不许放情志。寓直劳送迎,上堂烦避讳。 分司在东洛,所职尤不易。罚俸得西归,心知受朝庇。 常山攻小寇,淮右择良帅。国难身不行,劳生欲何为。 吾兄谙性灵,崔子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404 0 0
元稹
送卫礼贤先生 一年前此时,我正与博生通伯同游槐马与耶纳,访葛德西喇之故居,买得一小花篮,随采野草实之,今草已全悴,把玩不觉兴感,因作左诗。 (卫礼贤先生,通我国学,传播甚力,其女生平所最崇拜者,孔子而外,其帮人葛德是,今在北大讲葛德,正及其意大利十八日之留。) 我买一只小小的花篮,杜陵人手编的兰花篮; 我采集一把青翠的小草,从玫瑰园外的小河河边; 把那些小草装入了小篮:小小的纪念,别有风趣可爱。 当年葛德自罗马归来,载回朝旭似文化的光彩; 如今玫瑰园中清简的屋内, 贴近他创制诗歌的书案。(Rosen-garden在Weimer葛德制诗处) 一束罗马特产的鲜菜,如今僵缩成一小撮的灰骸! 这一小撮僵缩的灰骸!却最澄见他宏坦的诗怀! 我冥想历史进行之参差,问何年这伟大的明星再来? 听否那黄海东海南海的潮声,声声问华族的灵魂何时自由? 我自游槐马归来.不过一年.那小篮里的鲜花,已成枯卷, 我感怀于光阴造作之荣衰,亦憬然于生生元已之循环; 便历尽了人间的悲欢变幻,也只似微波在造化无边之海! 此诗作于1923年3月16日,发表于1923年3月23日《晨报副镌》
徐志摩
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轻抛一点入云去, 喝杀三声掠地来。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360 0 0
刘禹锡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 不见男婚女嫁时。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445 0 0
一线海门来。雪喷云开。昆山移玉下瑶台。卷地西风吹不断,直到蓬莱。 羯鼓噪春雷。鼍舞蛟回。歌楼鼓吹夕阳催。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
330 0 0
曾觌
绿水满池塘。点水蜻蜓避燕忙。杏子压枝黄半熟,邻墙。风送花花几阵香。 角簟衬牙床。汗透鲛绡昼影长。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画角悠悠送夕阳。
415 0 0
李之仪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1]
432 0 0
杜牧
溯本校不安之状,盖已半载有余,时有隐显,以至现在,其间亦未见学校当局有所反省,竭诚处理,使之消弭,迨五月七日校内讲演时,学生劝校长杨荫榆先生退席后,杨先生乃于饭馆召集教员若干燕饮,继即以评议部〔2〕名义,将学生自治会职员六人(文预科四人理预科一人国文系一人)揭示开除,由是全校?然,有坚拒杨先生长校之事变,而杨先生亦遂遍送感言〔3〕,又驰书学生家属,其文甚繁,第观其已经公表者,则大概谆谆以品学二字立言,使不谙此事始末者见之,一若此次风潮,为校长整饬风纪之所致,然品性学业,皆有可征,六人学业,俱非不良,至于品性一端,平素尤绝无惩戒记过之迹,以此与开除并论,而又若离若合,殊有混淆黑白之嫌,况六人俱为自治会职员,倘非长才,众人何由公举,不满于校长者倘非公意,则开除之后,全校何至?然?所罚果当其罪,则本系之两主任〔4〕何至事前并不与闻,继遂相率引退,可知公论尚在人心,曲直早经显见,偏私谬戾之举,究非空言曲说所能掩饰也,同人忝为教员,因知大概,义难默尔,敢布区区,惟关心教育者察焉。 马裕藻,沈尹默,周树人,李泰?,钱玄同,沈兼士,〔5〕周作人。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京报》。许广平在她所保存的这一宣言的铅印件旁写有附注:“鲁迅拟稿,针对杨荫榆的《感言》仗义执言,并邀请马裕藻先生转请其他先生连名的宣言。” 〔2〕评议部即评议会。根据《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组织大纲》,学校的领导机构为评议会,由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及公选出的十名教授共同组成。 〔3〕指杨荫榆的《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日《晨报》以《“教育之前途棘矣!”杨荫榆之宣言》为题,曾予刊载。 〔4〕指女师大国文系主任马裕藻和代主任黎锦熙。〔5〕马裕藻(1878—1945)浙江鄞县人,当时是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和国文系主任。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当时是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女师大国文系讲师。李泰?,河北阳原人,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兼女师大史地系主任。沈兼士(1887—1945),沈尹默之弟,当时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兼女师大国文系讲师。 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47 0 0
鲁迅
北斗回新岁,东园值早春。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 邑宰陶元亮,山家郑子真。平生颇同道,相见日相亲。
307 0 0
张谓
【采桑子】 征人去日殷勤嘱, 莫负心期。 寒雁来时, 第一传书慰别离。 轻春织就机中素, 泪墨题诗。 欲寄相思, 日日高楼看雁飞。
417 0 0
晏几道
门前石路彻中峰,树影泉声在半空。寻去未应劳上下, 往来殊已倦西东。髭根尽白孤云并,心迹全忘片月同。 长忆高窗夏天里,古松青桧午时风。 山袍不称下红尘,各是闲居岛外身。两处烟霞门寂寂, 一般苔藓石磷磷。禅关悟后宁疑物,诗格玄来不傍人。 月照经行更谁见,露华松粉点衣巾。
397 0 0
齐己
亭前春逐红英尽, 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 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 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 欲睡朦胧入梦来。
371 0 0
李煜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