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鸂鶒苇花随钓艇, 蛤蜊菰菜梦横塘。几年凉月拘华省,一宿秋风忆故乡。 荣路脱身终自得,福庭回首莫相忘。出笼鸾鹤归辽海, 落笔龙蛇满坏墙。李白死来无醉客,可怜神彩吊残阳。
469 0 0
温庭筠
——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②成立大会讲 有许多事情,有人在先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我不必再说。我以为在现在,“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为什么呢?第一,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研究问题,那是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便即刻要撞碎了。关在房子里,最容易高谈彻底的主义,然而也最容易“右倾”。西洋的叫做“Salon的社会主义者”,便是指这而言。“Salon”是客厅的意思,坐在客厅里谈谈社会主义,高雅得很,漂亮得很,然而并不想到实行的。这种社会主义者,毫不足靠。并且在现在,不带点广义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作家或艺术家,就是说工农大众应该做奴隶,应该被虐杀,被剥削的这样的作家或艺术家,是差不多没有了,除非墨索里尼③,但墨索里尼并没有写过文艺作品。(当然,这样的作家,也还不能说完全没有,例如中国的新月派诸文学家,以及所说的墨索里尼所宠爱的邓南遮④便是。) 第二,倘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变成“右翼”。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像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所想像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然而更需要建设,破坏是痛快的,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听说俄国的诗人叶遂宁,当初也非常欢迎十月革命,当时他叫道,“万岁,天上和地上的革命!”又说“我是一个布尔塞维克了!”然而一到革命后,实际上的情形,完全不是他所想像的那么一回事,终于失望,颓废。叶遂宁后来是自杀了的,听说这失望是他的自杀的原因之一。⑤又如毕力涅克和爱伦堡⑥,也都是例子。在我们辛亥革命时也有同样的例,那时有许多文人,例如属于“南社”⑦的人们,开初大抵是很革命的,但他们抱着一种幻想,以为只要将满洲人赶出去,便一切都恢复了“汉官威仪”,人们都穿大袖的衣服,峨冠博带,大步地在街上走。谁知赶走满清皇帝以后,民国成立,情形却全不同,所以他们便失望,以后有些人甚至成为新的运动的反动者。但是,我们如果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和他们一样的。 还有,以为诗人或文学家高于一切人,他底工作比一切工作都高贵,也是不正确的观念。举例说,从前海涅⑧以为诗人最高贵,而上帝最公平,诗人在死后,便到上帝那里去,围着上帝坐着,上帝请他吃糖果。在现在,上帝请吃糖果的事,是当然无人相信的了,但以为诗人或文学家,现在为劳动大众革命,将来革命成功,劳动阶级一定从丰报酬,特别优待,请他坐特等车,吃特等饭,或者劳动者捧着牛油面包来献他,说:“我们的诗人,请用吧!”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际上决不会有这种事,恐怕那时比现在还要苦,不但没有牛油面包,连黑面包都没有也说不定,俄国革命后一二年的情形便是例子。如果不明白这情形,也容易变成“右翼”。事实上,劳动者大众,只要不是梁实秋所说“有出息”者,也决不会特别看重知识阶级者的,如我所译的《溃灭》中的美谛克(知识阶级出身),反而常被矿工等所嘲笑。不待说,知识阶级有知识阶级的事要做,不应特别看轻,然而劳动阶级决无特别例外地优待诗人或文学家的义务。 现在,我说一说我们今后应注意的几点。 第一,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旧社会的根柢原是非常坚固的,新运动非有更大的力不能动摇它什么。并且旧社会还有它使新势力妥协的好办法,但它自己是决不妥协的。在中国也有过许多新的运动了,却每次都是新的敌不过旧的,那原因大抵是在新的一面没有坚决的广大的目的,要求很小,容易满足。譬如白话文运动,当初旧社会是死力抵抗的,但不久便容许白话文底存在,给它一点可怜地位,在报纸的角头等地方可以看见用白话写的文章了,这是因为在旧社会看来,新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并不可怕,所以就让它存在,而新的一面也就满足,以为白话文已得到存在权了。又如一二年来的无产文学运动,也差不多一样,旧社会也容许无产文学,因为无产文学并不厉害,反而他们也来弄无产文学,拿去做装饰,仿佛在客厅里放着许多古董磁器以外,放一个工人用的粗碗,也很别致;而无产文学者呢,他已经在文坛上有个小地位,稿子已经卖得出去了,不必再斗争,批评家也唱着凯旋歌:“无产文学胜利!”但除了个人的胜利,即以无产文学而论,究竟胜利了多少?况且无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底一翼,它跟着无产阶级的社会的势力的成长而成长,在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很低的时候,无产文学的文坛地位反而很高,这只是证明无产文学者离开了无产阶级,回到旧社会去罢了。 第二,我以为战线应该扩大。在前年和去年,文学上的战争是有的,但那范围实在太小,一切旧文学旧思想都不为新派的人所注意,反而弄成了在一角里新文学者和新文学者的斗争,旧派的人倒能够闲舒地在旁边观战。 第三,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因为现在人手实在太少了,譬如#p#副标题#e#
383 0 0
鲁迅
近者苏司业,文雄道最光。夫君居太学,妙誉继中行。 汲郡陵初发,汾阴箧久亡。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 去日应悬榻,来时定裂裳。惬心频拾芥,应手屡穿杨。 辩急如无敌,飞腾固自强。论心期舌在,问事畏头长。 驷马终题柱,诸生悉面墙。啖螯讥尔雅,卖饼诉公羊。 未见泥函谷,俄惊火建章。烟尘昏象魏,行在隔巴梁。 红粟填郿坞,青袍过寿阳。翦茅行殿湿,伐柏旧陵香。 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云飞同去国,星散各殊方。 贱子悲穷辙,当年亦擅场。齑辛寻幼妇,醴酒忆先王。 圣域探姬孔,皇风乐禹汤。畏诛轻李喜,言命小臧仓。 折树休盘槊,沈钩且钓璜。鸿都问词客,他日莫相忘。
413 0 0
中华文学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寺门高开洞庭野, 殿脚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塔劫宫墙壮丽敌, 香厨松道清凉俱。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暮年且喜经行近, 春日兼蒙暄暖扶。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潭府邑中甚淳古, 太守庭内不喧呼。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久为野客寻幽惯, 细学何颙免兴孤。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339 0 0
杜甫
巧绣双飞凤,朝朝伴下帷。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欲卷思君处,将啼裛泪时。何年征戍客,传语报佳期。
528 0 0
赵嘏
思情雾鬓云鬟,楚宫腰素妆打扮,恰便似玉天仙谪降人间。殢人娇,良人种,误遭一难。虽然与风月同班,比其自然中看。【醉春风】他若是愁锁翠春山,笑时花近眼。玉娉婷慵整倦妆奁,常好是懒,懒,翡翠裙低,凤凰钗重,麝兰香散。【迎仙客】相逢到数载余,别离了两三番,则俺那美人儿恰才人这筵席间。美酒泛金波,闲歌随象板。投至的欢意阑珊,那其间彼行皆分散。【普天乐】分散再相逢,再相逢空长叹。人有愿天心必应,天心应人愿何难?纤腰如杨柳枝,粉脸似桃花瓣。桃柳争妍花开绽,见年年桃柳开残。人生百年,正心思忖,有限朱颜。【十二月】苏小卿风尘意懒,双通叔名利相干。虽不学双生是对手,也合与苏氏同班。虽葬在黄丘上滩,名播在天上人间。【尧民歌】呀!自古来知音相会果应难,争奈这少年心终岁受孤单。休将这凤凰栖老碧梧寒,投至的雁鸣莺呖杏花残。愁烦,琵琶手倦弹.这埚儿休扭做浔阳岸。【啄木儿煞】花钿额上贴,赤绳足下拴。少年心终久相轻慢,坚心无惮,准备并洞房花烛报平安。
479 0 0
张鸣善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498 0 0
秋瑾
久雨初晴天气新,风烟草树尽欣欣。虽当冷落衰残日, 还有阳和暖活身。池色溶溶蓝染水,花光焰焰火烧春。 商山老伴相收拾,不用随他年少人。
451 0 0
白居易
【堂堂】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 十年粉蠹生画梁,饥虫不食摧碎黄。[1] 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 华清源中矾石汤,徘徊白凤随君王。
436 0 0
李贺
香径小船通,菱歌绕故宫。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 荷叶桥边雨,芦花海上风。归心无处托,高枕画屏中。
459 0 0
许浑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深处卧来真隐逸, 上头行去是神仙。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425 0 0
齐己
北阙层城峻,西宫复道悬。乘舆历万户,置酒望三川。 花柳含丹日,山河入绮筵。欲知陪赏处,空外有飞烟。
368 0 0
宋之问
【竹】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1]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吴蜀千年等界村,英雄无主岂长存。 思量往事今何在,万里山中一寺门。 两国道涂都万里,来从此地等平分。 行人竞说东西利,事不关心耳不闻。
531 0 0
雍陶
常羡荜门翁,所思惟岁稔。遥知松月曙,尚在山窗寝。 兰气入幽帘,禽言傍孤枕。晨兴步岩径,更酌寒泉饮。
503 0 0
李德裕
诗书元帅,风流人物,看取方瞳如漆。铜驼陌上若相逢,当一笑、摩挲金狄。 相门事业,中书考第,未数汾阳功绩。若将六十寿行年,才数得、百分之一。
371 0 0
阆风歧路连银阙,曾许金桃容易窃。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匆匆纵得邻香雪,窗隔残烟帘映月。别来也拟不思量,争奈余香犹未歇。
379 0 0
柳永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417 0 0
纳兰性德
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七篇真诰论仙事, 一卷檀经说佛心。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 自嫌习性犹残处,爱咏闲诗好听琴。
437 0 0
玉帛征贤楚客稀,猿啼相送武陵归。 湖头望入桃花去,一片春帆带雨飞。
406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