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分享 /

更多评论

推荐

太平歌诀

四月六日的《申报》上有这样的一段记事:“南京市近日忽发现一种无稽谣传,谓总理墓行将工竣,石匠有摄收幼童灵魂,以合龙口之举。市民以讹传讹,自相惊扰,因而家家幼童,左肩各悬红布一方,上书歌诀四句,借避危险。其歌诀约有三种:(一)人来叫我魂,自叫自当承。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二)石叫石和尚,自叫自承当。急早回家转,免去顶坟坛。(三)你造中山墓,与我何相干?一叫魂不去,再叫自承当。”(后略) 这三首中的无论那一首,虽只寥寥二十字,但将市民的见解:对于革命政府的关系,对于革命者的感情,都已经写得淋漓尽致。虽有善于暴露社会黑暗面的文学家,恐怕也难有做到这么简明深切的了。“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则竟包括了许多革命者的传记和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 看看有些人们的文字,似乎硬要说现在是“黎明之前”。然而市民是这样的市民,黎明也好,黄昏也好,革命者们总不能不背着这一伙市民进行。鸡肋〔2〕,弃之不甘,食之无味,就要这样地牵缠下去。五十一百年后能否就有出路,是毫无把握的。 近来的革命文学家往往特别畏惧黑暗,掩藏黑暗,但市民却毫不客气,自己表现了。那小巧的机灵和这厚重的麻木相撞,便使革命文学家不敢正视社会现象,变成婆婆妈妈,欢迎喜鹊,憎厌枭鸣,只检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于是就算超出了时代。 恭喜的英雄,你前去罢,被遗弃了的现实的现代,在后面恭送你的行旌。 但其实还是同在。你不过闭了眼睛。不过眼睛一闭,“顶石坟”却可以不至于了,这就是你的“最后的胜利”。四月十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四月三十日《语丝》第四卷第十八期。 〔2〕鸡肋语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兵临汉中,和刘备军队相持不下,打算退兵,“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曹操)欲还也。’”

 323   0  0

鲁迅

2004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非典型忙碌_900字

  小李头脑精明,遇啥事都喜欢拨拨心头的金算盘,看看能否从中赚点零花钱。可整日如此小打小闹,小李觉得太没出息了。这不,他一边看着新闻,一边在沙发上又打起了金算盘。   又是非典!正冥思苦想不得出路的小李被新闻吵得闹火,腾地一下子起来关了电视。可坐回沙发后,长期精打细算养成的第六感觉又让小李坐卧不安,总觉得没抓住什么。   这时,女友小凤拿着一袋板兰根开门进来了。   “小李,最近非典传播情况严重,医院来了好多病人,确诊是非典的就有两个,我决定最近呆在医院。这是医院发的板兰根,记住要按时喝。出门要戴上口罩,可记住了!”   一句也没答理小凤。小凤气得马上回医院去了。   二   小李不愧为一个精明人。一包板兰根就让他大受启发。第二天,他就忙开了。   他先是调查了一下非典传播最严重的几个地方,列出了四大“财区”:北京、内蒙古、山西、广东。继而买进一大批白醋、板兰根,急急飞至内蒙古。要说蒙古人就是豪爽,小李没过几天就发了一笔横财。想到北京消费水平之高,小李更是偷着乐。却不想,天子脚下,百姓人人觉悟很高,小李却落得个铩羽而归。咬咬牙,小李决定杀向广州,再赌一把。由于他头脑活络,专挑小乡村出手板兰根等药物,居然让那些村民心甘情愿地掏钱给他,甚至于疯狂地抢购。   一连几天,小李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四大“财区”。好几次,小凤给他打电话都没时间接。小李说:“全国闹非典,忙啊!”   三   医院已连续几天收到非典疑似病人了。   小凤也已好几天没好好地休息了。那双原本水灵灵的眼睛熬得通红,似乎还夹杂着几缕血丝,眼圈黑乎乎的。头发也略显凌乱,大概好几天没仔细打理了吧。   “小凤,快!又有病人送进来了!”   话音未落,刚眯上眼、靠着椅背想休息一下的小凤便像弹簧般跳了起来,向医务室冲去。这一幕已不知上演多少遍了,小凤对此也习惯了。   现在让她最感不安的是:打给小李的电话总没人接。其实她只想跟小李说一句:“对不起!非典闹得厉害,最近不能陪你,忙啊!”   名师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在构思上颇具匠心。第一部分总写小李与小凤之“忙”,第二部分分写小李之“忙”,第三部分分写小凤之“忙”,文末以一个“忙”字收束全篇,有余音袅袅之韵。   材料选择上也有特色。作者抓住非典这一突如其来的、最能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件,运用概叙与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浓墨重彩地写出了小李与小凤截然不同的两个形象,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344   0  0

小文

小文

中华文学苑(artype.cn)简称《华文苑》是专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书画爱好者、国漫爱好者、设计师等提供学习、进步、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欢迎愿为国粹,国漫,国风作出贡献的爱好者,来平台进行宣传,交流, 《华文苑》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华文苑》愿竭尽所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公平,文明,舒适及易于成长,进步的的平台,愿广大爱好者不吝赐教,能提供宝贵建议及思路,这也将时我们发展方向的宝贵指引! 我们的主旨是: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