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 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
299 0 0
戴叔伦
守闲事服饵,采朮东山阿。东山幽且阻,疲苶烦经过。 戒徒劚灵根,封植閟天和。违尔涧底石,彻我庭中莎。 土膏滋玄液,松露坠繁柯。南东自成亩,缭绕纷相罗。 晨步佳色媚,夜眠幽气多。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 爨竹茹芳叶,宁虑瘵与瘥。留连树蕙辞,婉娩采薇歌。 悟拙甘自足,激清愧同波。单豹且理内,高门复如何。
387 0 0
柳宗元
啖肉先生欲上升,黄云踏破紫云崩。 龙腰鹤背无多力,传与麻姑借大鹏。
408 0 0
陈沆
【偶作】 忆郎瞥见在春郊, 欢极轻将翠袖招。 近觑庞儿原不是, 羞生双颊晕难消。
354 0 0
梁玉姬
萍飒风池香满船,杨花漠漠暮春天。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388 0 0
中华文学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 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367 0 0
张籍
焉于 记得中国的医书中,常常记载着“食忌”,就是说,某两种食物同食,是于人有害,或者足以杀人的,例如葱与蜜,蟹与柿子,落花生与王瓜之类。但是否真实,却无从知道,因为我从未听见有人实验过。 读书也有“忌”,不过与“食忌”稍不同。这就是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必被克杀,或者至少使读者反而发生愤怒。例如现在正在盛行提倡的明人小品,有些篇的确是空灵的。枕边厕上,车里舟中,这真是一种极好的消遣品。然而先要读者的心里空空洞洞,混混茫茫。假如曾经看过《明季稗史》,《痛史》〔2〕,或者明末遗民的著作,那结果可就不同了,这两者一定要打起仗来,非打杀其一不止。我自以为因此很了解了那些憎恶明人小品的论者的心情。这几天偶然看见一部屈大均〔3〕的《翁山文外》,其中有一篇戊申(即清康熙七年)八月做的《自代北〔4〕入京记》。他的文笔,岂在中郎之下呢?可是很有些地方是极有重量的,抄几句在这里—— “……沿河行,或渡或否。往往见西夷毡帐,高低不一,所谓穹庐连属,如冈如阜者。男妇皆蒙古语;有卖干湿酪者,羊马者,牦皮者,卧两骆驼中者,坐奚车者,不鞍而骑者,三两而行,被戒衣,或红或黄,持小铁轮,念《金刚秽咒》者。其首顶一柳筐,以盛马粪及木炭者,则皆中华女子。皆盘头跣足,垢面,反被毛袄。人与牛羊相枕藉,腥臊之气,百余里不绝。……” 我想,如果看过这样的文章,想像过这样的情景,又没有完全忘记,那么,虽是中郎的《广庄》或《瓶史》〔5〕,也断不能洗清积愤的,而且还要增加愤怒。因为这实在比中郎时代的他们互相标榜还要坏,他们还没有经历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明人小品,好的;语录体也不坏,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印的时候了:给大家来清醒一下。 十一月二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日报·动向》。 〔2〕《明季稗史》即《明季稗史汇编》,清代留云居士辑,共二十七卷,汇刊稗史十六种,所记都是明末遗事,如顾炎武《圣安皇帝本纪》,记福王弘光朝事;黄宗羲《赐姓始末》,记郑成功收复台湾事;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朱子素《嘉定屠城记略》,记清兵杀戮的残酷。《痛史》,乐天居士编,共三集,汇印明末清初野史二十余种,总题为《痛史》。民国初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3〕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广东番禺人,文学家。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剃发为僧,名今种。后又回俗,北游关中、山西。著有《翁山文外》、《翁山诗外》、《广东新语》等。清雍正、乾隆间,他的著作都遭禁毁,直至一九一○年(宣统二年),上海国学扶轮社才翻印《翁山文外》十六卷、《翁山诗外》十九卷。〔4〕代北古地区名,指现在的山西省北部、河北省西北部一带。 〔5〕《广庄》袁中郎模仿《庄子》文体谈道家思想的著作,共七篇。《瓶史》,袁中郎研究花瓶与插花的小品,共十二章。这两种都收入《袁中郎全集》。 ?? #p#副标题#e#
318 0 0
鲁迅
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嘉园物候新。梅花百般障行路, 垂柳千条暗回津。鸟惊直为飞风叶,鱼跃都由怯岸人。 唯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
314 0 0
张说
湖上兰舟暮发。扬州梦断灯明灭。想见琼花开似雪。帽檐香,玉纤纤,曾为折。 渔管吹还咽。问何意、煎人愁绝。江北江南新念别。掩芳尊,与谁同,今夜月。
405 0 0
贺铸
律吕同声我尔身,文章君是一伶伦。众推贾谊为才子, 帝喜相如作侍臣。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元诗驳杂真难辨,白朴流传用转新。蔡女图书虽在口, 于公门户岂生尘。商瞿未老犹希冀,莫把籝金便付人。
元稹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289 0 0
李白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365 0 0
潘阆
急雨朝来过,浓云晚半收。荷香便傍酒尊浮。极目淡烟斜照、满芳洲。 消尽人间暑,翻成一段秋。使星南楚转东瓯。只恐禁林归诏、未容留。
319 0 0
韩元吉
两台帘对卷,燕芹香、风花近清明。望春弥柳际,流红水布,暖谷天晴。谁信闲襟似水,时忆语溪耕。襟抱番江阔,云远波平。 静昼轻挥玉尘,见春扉草绿,暮冶烟青。问清华姓字,几度录虬屏。看西湖、一汀鸳鹭,正晓风、残月两三星。早归来,赴花鱼宴,宫树闻莺。
312 0 0
陈允平
翠壁开天池,青崖列云树。水容不可状,杳若清河雾。 常闻先生教,指示秦仪路。二子才不同,逞词过尺度。 偶因从吏役,远到冥栖处。松月想旧山,烟霞了如故。 未遑炼金鼎,日觉容光暮。万虑随境生,何由返真素。 寂寞天籁息,清迥鸟声曙。回首望重重,无期挹风驭。
337 0 0
李涉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
486 0 0
刘叉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419 0 0
戎昱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425 0 0
崔道融
风竹松烟昼掩关,意中长似在深山。 无人不怪长安住,何独朝朝暮暮间。
364 0 0
白居易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 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 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及此逾年感,还因是月崩。 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羽仪经巷内,輼fm转城闉。 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40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