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相见还分散,翻觉浮云亦不闲。 何处留师暂且住,家贫唯有坐中山。
426 0 0
中华文学
琴拂虞薰,月裁班扇,麦秋槐夏清和。_变琅玕,绛榴细蹙香罗。绿云初展圆荷。见金鳞、戏跃清波。山丹舒艳,葵花映日,萱草成窠。 浮云富贵,出处无心,好天风月,如意偏多。用晏元献公幕府王君玉事。功名事业,壮怀岂肯蹉跎。待拥雕戈。洗胡尘、须挽天河。醉挥毫,知音为我,发兴高歌。
323 0 0
曹冠
襄阳太守沈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336 0 0
琼馆烟轻,银河风细,玉桥云锁方开。晓千虹丈,宛转下天来。人在水精宫里,行乐处、锦绣成堆。仍相问,人间天上,何处有蓬莱。 徘徊。追往事,征南巧架,传野怀才。谩石驱东海,沙合龙台。好是乐成初宴,红牙碎、声隐晴雷。江天晚,游人未散,莫放隼旟回。
344 0 0
黄裳
一片寒塘水,寻常立鹭鸶。主人贫爱客,沽酒往吟诗。
354 0 0
1 英国勃尔根〔2〕贵族曰:“中国学生只知阅英文报纸,而忘却孔子之教。英国之大敌,即此种极力诅咒帝国而幸灾乐祸之学生。……中国为过激党之最好活动场……。”(一九二五年六月三十日伦敦路透电。) 南京通信云:“基督教城中会堂聘金大教授某神学博士讲演,中有谓孔子乃耶稣之信徒,因孔子吃睡时皆祷告上帝。当有听众……质问何所据而云然;博士语塞。时乃有教徒数人,突紧闭大门,声言‘发问者,乃苏俄卢布买收来者’。当呼警捕之。……”(三月十一日《国民公报》。) 苏俄的神通真是广大,竟能买收叔梁纥〔3〕,使生孔子于耶稣之前,则“忘却孔子之教”和“质问何所据而云然”者,当然都受着卢布的驱使无疑了。 2 西滢教授曰:“听说在‘联合战线’中,关于我的流言特别多,并且据说我一个人每月可以领到三千元。‘流言’是在口上流的,在纸上到也不大见。”〔4〕(《现代》六十五。) 该教授去年是只听到关于别人的流言的,却由他在纸上发表;据说今年却听到关于自己的流言了,也由他在纸上发表。“一个人每月可以领到三千元”,实在特别荒唐,可见关于自己的“流言”都不可信。但我以为关于别人的似乎倒是近理者居多。 3 据说“孤桐先生”下台之后,他的什么《甲寅》居然渐渐的有了活气了。可见官是做不得的。 〔5〕然而他又做了临时执政府秘书长了,不知《甲寅》可仍然还有活气?如果还有,官也还是做得的……。 4 已不是写什么“无花的蔷薇”的时候了。 虽然写的多是刺,也还要些和平的心。 现在,听说北京城中,已经施行了大杀戮了。 〔6〕当我写出上面这些无聊的文字的时候,正是许多青年受弹饮刃的时候。 呜呼,人和人的魂灵,是不相通的。 5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段祺瑞政府使卫兵用步枪大刀,在国务院门前包围虐杀徒手请愿,意在援助外交之青年男女,至数百人之多。还要下令,诬之曰“暴徒”! 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可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7〕,仅有一点相像。 6 中国只任虎狼侵食,谁也不管。管的只有几个年青的学生,他们本应该安心读书的,而时局漂摇得他们安心不下。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 7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屠杀者虽然因为积有金资,可以比较长久地养育子孙,然而必至的结果是一定要到的。“子孙绳绳”〔8〕又何足喜呢?灭亡自然较迟,但他们要住最不适于居住的不毛之地,要做最深的矿洞的矿工,要操最下贱的生业……。 8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9 以上都是空话。笔写的,有什么相干? 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不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它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 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写。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语丝》周刊第七十二期。 〔2〕勃尔根当时英国的印度内务部部长。这里引的是他在伦敦中央亚洲协会演说中的话(见一九二五年七月二日《京报》)。 〔3〕叔梁纥春秋时鲁国人,孔丘的父亲。按孔丘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比耶稣生年早五百多年。 〔4〕关于《现代评论》收受津贴一事,《猛进》周刊第三十一期(一九二五年十月二日)曾有一篇署名蔚麟的通信,其中说:“《现代评论》因为受了段祺瑞、章士钊的几千块钱,吃着人的嘴软,拿着人的手软,对于段祺瑞、章士钊的一切胡作非为,绝不敢说半个不字。” 又章川岛在《语丝》第六十八期(一九二六年三月一日)的一篇通信里也曾说到这津贴问题:“据说现代评论社开办时,确曾由章士钊经手弄到一千元,大概不是章士钊自己掏腰包的,来路我也不明。……然而这也许是流言,正如西滢之捧章士钊是否由于大洋,我概不确知。” 这两篇通信都揭露了当时《现代评论》收受津贴的事实;对于这两篇通信,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六十五期(一九二六年三月六日)的《闲话》里曾经加以辩解,说他个人并未“每月领到三千元”,只要有人能够证#p#副标题#e#
393 0 0
鲁迅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302 0 0
李白
嫩寒禁暖,正草色侵衣,野光如洗。去城数里。绕长堤是柳,钓船深舣。小立斜阳,试数花风第几。问春意。待留取断红,心事难寄。 芳讯成捻指。甚远客他乡,老怀如此。醉余梦里。尚分明认得,旧时罗绮。可惜空帘,误却归来燕子。胜游地。想依然、断桥流水。
345 0 0
张炎
物之小兮,迎网而毙;物之大兮,兼网而逝。网也者, 绳其小而不绳其大。吾不知尔身之危兮,腹之馁兮,吁!
454 0 0
罗隐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竹马迎呼逢稚子, 柏台长告见男儿。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409 0 0
赵嘏
谁无泉石趣,朝下少同过。贪胜觉程近,爱闲经宿多。 片沙留白鸟,高木引青萝。醉把渔竿去,殷勤藉岸莎。
435 0 0
郑谷
归客指吴国,风帆几日程。新诗陶雪字,玄发有霜茎。 微月生沧海,残涛傍石城。从兹江岛意,应续子陵名。
439 0 0
贯休
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327 0 0
黄庭坚
竹巷溪桥天气凉,荷开稻熟村酒香。 唯忧野叟相回避,莫道侬家是汉郎。
406 0 0
【大饥行】 去年旱毁才五六,今年家家食无粟。 高囷大廪闭不开,朝为骨肉暮成哭。 官虽差官遍里闾,贪廉异政致泽殊。 公家赈粟粟有数,安得尽及乡民居。 前日杀人南山下,昨日开仓山北舍。 捐躯弃命不复论,获者如囚走如赦。 豪家不仁诚可罪,民主稔恶何由悔。
378 0 0
揭傒斯
吾怜荥阳秀,冒暑初有适。名贤慎所出,不肯妄行役。 旅兹殊俗远,竟以屡空迫。南谒裴施州,气合无险僻。 攀援悬根木,登顿入天石。青山自一川,城郭洗忧戚。 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怿。其俗则纯朴,不知有主客。 温温诸侯门,礼亦如古昔。敕厨倍常羞,杯盘颇狼藉。 时虽属丧乱,事贵赏匹敌。中宵惬良会,裴郑非远戚。 群书一万卷,博涉供务隙。他日辱银钩,森疏见矛戟。 倒屣喜旋归,画地求所历。乃闻风土质,又重田畴辟。 刺史似寇恂,列郡宜竞惜。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 渚拂蒹葭塞,峤穿萝茑幂。此身仗儿仆,高兴潜有激。 孟冬方首路,强饭取崖壁。叹尔疲驽骀,汗沟血不赤。 终然备外饰,驾驭何所益。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 翩翩入鸟道,庶脱蹉跌厄。
325 0 0
杜甫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 不愿班行鸣玉。问君王、再分符竹。棣华辉映,庭萱春好,举杯相属。伯氏乘轺,诸公须又,安排除目。这堆床牙笏,人人道是,太夫人福。
346 0 0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秋思冬愁春怅望,大都不称意时多。
407 0 0
白居易
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389 0 0
云木苍苍数万株,此中言命的应无。 人生不得如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
388 0 0
李涉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