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窗纱透春寒极。极寒春透纱窗碧。谁送缕金衣。衣金缕送谁。 玉肌生嫩粟。粟嫩生肌玉。温处坐香茵。茵香坐处温。
322 0 0
中华文学
城上冬冬鼓,朝衙复晚衙。为君慵不出,落尽绕城花。
370 0 0
白居易
春到园林能几许。昨夜疏疏,过却催花雨。暖日晴岚原上路。雕鞍暂系芳菲树。 仙洞同游皆胜侣。翻忆年时,醉里曾寻句。要与龙江春作主。翩然又趁东风去。
276 0 0
迢递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风吹晓漏经长乐, 柳带晴烟出禁城。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 自怜久滞诸生列,未得金闺籍姓名。
399 0 0
包何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45 0 0
沈复
后记〔2〕 我将厨川白村氏的《苦闷的象征》译成印出,迄今恰已一年;他的略历,已说在那书的《引言》里,现在也别无要说的事。我那时又从《出了象牙之塔》里陆续地选译他的论文,登在几种期刊上,现又集合起来,就是这一本。但其中有几篇是新译的;有几篇不关宏旨,如《游戏论》,《十九世纪文学之主潮》等,因为前者和《苦闷的象征》中的一节相关〔3〕,后一篇是发表过的,所以就都加入。惟原书在《描写劳动问题的文学》之后还有一篇短文,是回答早稻田文学社〔4〕的询问的,题曰《文学者和政治家》。大意是说文学和政治都是根据于民众的深邃严肃的内底生活的活动,所以文学者总该踏在实生活的地盘上,为政者总该深解文艺,和文学者接近。 我以为这诚然也有理,但和中国现在的政客官僚们讲论此事,却是对牛弹琴;至于两方面的接近,在北京却时常有,几多丑态和恶行,都在这新而黑暗的阴影中开演,不过还想不出作者所说似的好招牌,——我们的文士们的思想也特别俭啬。因为自己的偏颇的憎恶之故,便不再来译添了,所以全书中独缺那一篇。好在这原是给少年少女们看的,每篇又本不一定相钩连,缺一点也无碍。 “象牙之塔”的典故〔5〕,已见于自序和本文中了,无须再说。但出了以后又将如何呢?在他其次的论文集《走向十字街头》〔6〕的序文里有说明,幸而并不长,就全译在下面:—— “东呢西呢,南呢北呢?进而即于新呢?退而安于古呢?往灵之所教的道路么?赴肉之所求的地方么?左顾右盼,仿徨于十字街头者,这正是现代人的心。‘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7〕我年逾四十了,还迷于人生的行路。我身也就是立在十字街头的罢。暂时出了象牙之塔,站在骚扰之巷里,来一说意所欲言的事罢。用了这寓意,便题这漫笔以十字街头的字样。 “作为人类的生活与艺术,这是迄今的两条路。我站在两路相会而成为一个广场的点上,试来一思索,在我所亲近的英文学中,无论是雪莱,裴伦,是斯温班〔8〕,或是梅垒迪斯,哈兑〔9〕,都是带着社会改造的理想的文明批评家;不单是住在象牙之塔里的。这一点,和法国文学之类不相同。如摩理思〔10〕,则就照字面地走到街头发议论。有人说,现代的思想界是碰壁了。然而,毫没有碰壁,不过立在十字街头罢了,道路是多着。” 但这书的出版在著者死于地震之后,内容要比前一本杂乱些,或者是虽然做好序文,却未经亲加去取的罢。 造化所赋与于人类的不调和实在还太多。这不独在肉体上而已,人能有高远美妙的理想,而人间世不能有副其万一的现实,和经历相伴,那冲突便日见其了然,所以在勇于思索的人们,五十年的中寿就恨过久,于是有急转,有苦闷,有仿徨;然而也许不过是走向十字街头,以自送他的余年归尽。 自然,人们中尽不乏面团团地活到八十九十,而且心地太平,并无苦恼的,但这是专为来受中国内务部的褒扬而生的人物,必须又作别论。 假使著者不为地震所害,则在塔外的几多道路中,总当选定其一,直前勇往的罢,可惜现在是无从揣测了。但从这本书,尤其是最紧要的前三篇〔11〕看来,却确已现了战士身而出世,于本国的微温,中道〔12〕,妥协,虚假,小气,自大,保守等世态,一一加以辛辣的攻击和无所假借的批评。就是从我们外国人的眼睛看,也往往觉得有“快刀断乱麻”似的爽利,至于禁不住称快。 但一方面有人称快,一方面即有人汗颜;汗颜并非坏事,因为有许多人是并颜也不汗的。但是,辣手的文明批评家,总要多得怨敌。我曾经遇见过一个著者的学生,据说他生时并不为一般人士所喜,大概是因为他态度颇高傲,也如他的文辞。这我却无从判别是非,但也许著者并不高傲,而一般人士倒过于谦虚,因为比真价装得更低的谦虚和抬得更高的高傲,虽然同是虚假,而现在谦虚却算美德。然而,在著者身后,他的全集六卷已经出版了,可见在日本还有几个结集的同志和许多阅看的人们和容纳这样的批评的雅量;这和敢于这样地自己省察,攻击,鞭策的批评家,在中国是都不大容易存在的。 我译这书,也并非想揭邻人的缺失,来聊博国人的快意。 中国现在并无“取乱侮亡”〔13〕的雄心,我也不觉得负有刺探别国弱点的使命,所以正无须致力于此。但当我旁观他鞭责自己时,仿佛痛楚到了我的身上了,后来却又霍然,宛如服了一帖凉药。生在陈腐的古国的人们,倘不是洪福齐天,将来要得内务部的褒扬的,大抵总觉到一种肿痛,有如生着未破的疮。未尝生过疮的,生而未尝割治的,大概都不会知道;否则,就明白一割的创痛,比未割的肿痛要快活得多。这就是所谓“痛快”罢?我就是想借此先将那肿痛提醒,而后将这“痛快”分给同病的人们。 著者呵责他本国没有独创的文明,没有卓绝的人物,这是的确的。他们的文化先取法于中国,后来便学了欧洲;人物不但没有孔,墨〔14〕,连做和尚的也谁都比不过玄奘〔15〕。兰学〔16〕盛行之后,又不见有齐名林那,奈端,达尔文〔17〕等辈的学者;但是,在植物学,地震学,医学#p#副标题#e#
361 0 0
鲁迅
都人层立似山丘,坐啸将军拥棹游。绕郭烟波浮泗水, 一船丝竹载凉州。城中睹望皆丹雘,旗里惊飞尽白鸥。 儒将不须夸郄縠,未闻诗句解风流。
380 0 0
薛能
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 泉乱如争壑,花寒欲傍人。 生涯长剌促,老气尚轮囷。 不负年年债,清诗断送春。
295 0 0
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念彻莲经谁得见,千峰岩外晓苍苍。
372 0 0
夜帆初上。准拟今朝过越上。及到今朝。却被西风挫一潮。 丈亭一处。要得纵观赢得住。行止皆天。谁道人生客路难。
392 0 0
陈著
空山无鸟迹,何物如人意。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
419 0 0
顾况
城南观阁连云起。形像丹青里。使君笳鼓渡江来。尽带江南春色、放春回。 青春欲住风催去。流水花无数。尊前触目一番新。只有玉楼明月、记游人。
335 0 0
陈师道
安康虽好郡,刺史是憨翁。买酒终朝饮,吟诗一室空。 自知为政拙,众亦觉心公。亲事星河在,忧人骨肉同。 簿书岚色里,鼓角水声中。井邑神州接,帆樯海路通。 野亭晴带雾,竹寺夏多风。溉稻长洲白,烧林远岫红。 旧山期已失,芳草思何穷。林下无相笑,男儿五马雄。
394 0 0
姚合
林居逢岁晏,遇物使情多。蘅茝不时与,芬荣奈汝何。 更怜篱下菊,无如松上萝。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阳和。
373 0 0
张九龄
画栋珠帘,临无地、沧波万顷。云尽敛、西山横翠,半江沈影。斜日明边回白鸟,晚烟深处迷渔艇。听棹歌、游女采莲归,声相应。 愁似织,人谁省。情纵在,欢难更。满身香犹是,旧时荀令。宦海归来尘扑帽,酒徒散尽霜侵鬓。最愁处、独立咏苍茫,西风劲。
357 0 0
袁去华
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 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490 0 0
储光羲
【二郎神】 炎光谢。 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 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 叙旧约、飚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 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 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 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 占得欢娱, 年年今夜。
418 0 0
柳永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 昔年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469 0 0
张籍
无客不言云外见,为文长遣世间知。 一声松径寒吟后,正是前山雪下时。
377 0 0
候馆深灯,辽天断羽,近日音书疑绝。转眼伤心,慵看剩歌残阕。才忘了、还著思量,待去也、怎禁离别。恨只恨、桃叶空江,殷勤不似谢红叶。 良宵谁念哽咽。对熏炉象尺,闲伴凄切。独立西风,犹忆旧家时节。随款步、花密藏春,听私语、柳疏嫌月。今休问,燕约莺期,梦游空趁蝶。
316 0 0
张炎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