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花愁色胆,其中识破,就里曾参。雨云情到底皆虚泛,可暂休贪。撮艳处从今怕揽,闹篮中情愿妆憨。这其间实心谈,一任傍人笑俺,再不将风月话儿谈。狂踪怪胆,索一奉十,暮四朝二,喜孜孜笑脸儿将人赚,就里虚耽。白茫茫蓝桥水淹,黑洞洞袄庙云缄。赤紧地他愚滥,情疏意淡,再不将风月担儿担。
372 0 0
刘时中
双鬟初合便分离,万里征夫不得随。 今日军回身独殁,去时鞍马别人骑。
432 0 0
张籍
精庐残夜景,天宇灭埃氛。幽磬此时击,馀音几处闻。 随风树杪去,支策月中分。断绝如残漏,凄清不隔云。 羁人方罢梦,独雁忽迷群。响尽河汉落,千山空纠纷。
343 0 0
中华文学
岸压邮亭,路欹华表,堤树旧色依依。红索新晴,翠阴寒食,天涯倦客重归。叹废绿平烟带苑,幽渚尘香荡晚,当时燕子,无言对立斜晖。追念吟风赏月,十载事,梦惹绿杨丝。 画船为市,夭妆艳水,日落云沈,人换春移。谁更与、苔根洗石,菊井招魂,漫省连车载酒,立马临花,犹认蔫红傍路枝。歌断宴阑,荣华露草,冷落山丘,到此徘徊,细雨西城,羊昙醉后花飞。
290 0 0
吴文英
桃杏争妍韶景媚。雨霁烟轻,山色_蓝翠。绿竹青松依涧水。了无一点尘埃气。 忙里偷闲真得计。乘兴携壶,文饮欣同志。对景挥毫聊寓意。赏花对月拚深醉。
383 0 0
曹冠
岳后湘灵,曾孕个、擎天人物。临古岘、纶巾羽扇,笑驱胡羯。护塞十年高叔子,出师一表侪诸葛。有孤忠、分付与佳儿,真衣钵。 刘家骥,驰空阔。薛家凤,飞横绝。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待安排、江汉一篇诗,归来说。
354 0 0
吴潜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北京考生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g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名师点评? 本文考生直接从材料中选择“寂寞”这一提示语作为自己文章的主旨,省去了审题的麻烦,也避免了偏题,可见该考生考场应变能力确实很高。立意深刻,条理清晰,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然后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最后一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如果考生只是在谈寂寞,那本文只是一篇一般的高考文而已,但作者把寂寞提升为奉献,让人仰望,主旨就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篇文章看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因此这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文。
355 0 0
小文
鸿悲月白时将谢,正可招寻惜遥夜。 翠帐兰房曲且深,宁知户外清霜下。
294 0 0
皇甫冉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谿.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谓言青云具,瑚琏杂象犀。 谓言青云吏,的的颜如珪。怀此青云望,安能复久稽。 攀援信不易,风雨正凄凄。已怪杜鹃鸟,先来山下啼。 才及青云驿,忽遇蓬蒿妻。延我开荜户,凿窦宛如圭。 逡巡吏来谒,头白颜色黧。馈食频叫噪,假器仍乞醯。 向时延我者,共舍藿与藜。乘我牂牁马,蒙茸大如羝。 悔为青云意,此意良噬脐。昔游蜀门下,有驿名青泥。 闻名意惨怆,若坠牢与狴。云泥异所称,人物一以齐。 复闻阊阖上,下视日月低。银城蕊珠殿,玉版金字题。 大帝直南北,群仙侍东西。龙虎俨队仗,雷霆轰鼓鼙。 元君理庭内,左右桃花蹊。丹霞烂成绮,景云轻若绨。 天池光滟滟,瑶草绿萋萋。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 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笄。云韶互铿戛,霞服相提携。 双双发皓齿,各各扬轻袿.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 秽贱灵所恶,安肯问黔黎。桑田变成海,宇县烹为齑。 虚皇不愿见,云雾重重翳。大帝安可梦,阊阖何由跻。 灵物可见者,愿以谕端倪。虫蛇吐云气,妖氛变虹霓。 获麟书诸册,豢龙醢为臡.凤凰占梧桐,丛杂百鸟栖。 野鹤啄腥虫,贪饕不如鸡。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灵物比灵境,冠履宁甚睽。道胜即为乐,何惭居稗稊。 金张好车马,於陵亲灌畦。在梁或在火,不变玉与鹈。 上天勿行行,潜穴勿凄凄。吟此青云谕,达观终不迷。
394 0 0
元稹
小槽春酿香红。良辰飞盖相从。主人着意在金钟。茗碗作先容。 欲到醉乡深处,应须仗、两腋香风。献酬高兴渺无穷。归骑莫匆匆。
348 0 0
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拂径清阴合,临流彩实悬。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懿此倾筐赠,想知怀橘年。 芳馨来满袖,琼玖愿酬篇。把玩情何极,云林若眼前。
311 0 0
钱起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299 0 0
杜甫
不得长相守,青春夭蕣华。旧游今永已,泉路却为家。早知离别切人心,悔作从来恩爱深。黄泉冥寞虽长逝,白日屏帷还重寻。
281 0 0
郡馆临清赏,开扃坐白云。讼虚棠户曙,观静竹檐曛。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风传琴上意,遥向日华纷。
287 0 0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 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 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342 0 0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335 0 0
虞世南
【子夜四时歌】 夏歌 江南莲花开, 红光覆碧水。[1] 色同心复同, 藕异心无异。[2]
445 0 0
萧衍
_言日出。天上漫试,人间无术。一笑归来,身如蝉蜕,首如龟缩。 年年白酒黄花,共愿我、光风霁月。不道道人,骎骎老去,如何消得。
赵彦端
鬟丝湿雾,扇锦翻桃,尊前乍识欧苏。赋笔吟笺,光动万颗骊珠。英英岁华未老,怨歌长、空击铜壶。细看取,有飘然清气,自与尘疏。 两水犹存三径,叹绿窗窈窕,谩长新蒲。茂苑扁舟,底事夜雨江湖。当年柳枝放却,又不知、樊素何如。向醉里,暗传香、还记也无。
340 0 0
张炎
懒栽番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寝安,志满忧愁大。无福享荣华,有分受贫乏。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桑麻,山中宰相家。下一局不死棋,论一着长生计。服一丸延寿丹,养一口元阳气。看一片岭云飞,听一会野猿啼。化一钵千家饭,穿一领百衲衣。枕一块顽石,落一觉安然睡。对一派清溪,悟一生玄妙理。
29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