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453 0 0
中华文学
芳菲满雍州,鸾凤许同游。花径须深入,时光不少留。 色鲜由树嫩,枝亚为房稠。静对仍持酒,高看特上楼。 晴宜连夜赏,雨便一年休。共忆秋官处,馀霞曲水头。
490 0 0
刘禹锡
忽忆裴公台上去,远空秋气棱棱。万山一水秀还明。此时三楚客,何意续骚经。 爱竹子猷参杖履,能诗侯喜同登。赓酬不尽古今情。清风生白尘,侧月照疏星。
342 0 0
修途六月清无暑。潘舆稳向盱南去。喜气已津津。平反一笑春。 人言阴德报。罗纸重重诰。明岁早归来。泉江去鹞催。
388 0 0
郭应祥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448 0 0
白居易
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黄犊依然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
510 0 0
自汉至隋时人别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四百三十五部四千三百七十七卷;合以梁所曾有,得八百八十四部八千一百二十一卷。 〔2〕然在今,则虽宋人重辑之本,已不多觏。若其编次有法,赠答具存,可略见原来矩度者,惟魏嵇,阮,晋二陆,陶潜,宋鲍照,齐谢朓,梁江淹〔3〕而已。尝写得明吴匏庵丛书堂本《嵇康集》,颇胜众本,深惧湮昧,因稍加校雠,并考其历来卷数名称之异同及逸文然否,以备省览云。 一考卷数及名称 《隋书》《经籍志》:《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三卷。(原注: 梁十五卷,录一卷。) 《唐书》《经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新唐书》《艺文志》:《嵇康集》十五卷。 案:康集最初盖十五卷,录一卷。隋缺二卷,及录。至唐复完,而失其录。其名皆曰“《嵇康集》”。 郑樵《通志》《艺文略》:《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五卷。 《崇文总目》:《嵇康集》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嵇康集》十卷。右魏嵇康叔夜也,谯国人。康美词气,有丰仪,不事藻饰。学不师受,博览该通;好老庄,属文玄远。以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景元初,钟会谮于晋文帝,遇害。 尤袤《遂初堂书目》:《嵇康集》。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谯嵇康叔夜撰。本姓奚,自会稽徙谯之铚县稽山,家其侧,遂氏焉;取稽字之上,志其本也。所著文论六七万言,今存于世者仅如此;《唐志》犹有十五卷。 《宋史》《艺文志》:《嵇康集》十卷。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嵇康集》十卷。…… 案:至宋,仅存十卷,其名仍曰“《嵇康集》”。 《通志》作十五卷者,录《唐志》旧文;《书录解题》称“《嵇中散集》”者,陈氏书久佚,清人从《永乐大典》辑出,因用后来所称之名,原书盖不如此。 宋时《嵇康集》大概,见王楙《野客丛书》(卷八),其文云:“《嵇康传》曰,康喜谈名理,能属文,撰《高士传赞》,作《太师箴》,《声无哀乐论》。 余得毘陵贺方回家所藏缮写《嵇康集》十卷,有诗六十八首,今《文选》所载才三数首;《选》惟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首,不知又有《与吕长悌绝交》一书;《选》惟载《养生论》一篇,不知又有《与向子期论养生难答》一篇,四千余言,辨论甚悉。 集又有《宅无吉凶摄生论难》上中下三篇;《难张辽B自然好学论》一首;《管蔡论》,《释私论》,《明胆论》等文。其致玄远,悉根于理;读之可想见当时之风致。《崇文总目》谓《嵇康集》十卷,正此本尔。 《唐艺文志》谓《嵇康集》十五卷,不知五卷谓何?” 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嵇康文集》。(原注:一部,一册。阙。) 叶盛《菉竹堂书目》:《嵇康文集》一册。 焦竑《国史》《经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高儒《百川书志》:《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谯人嵇康叔夜撰。诗四十七;赋十(按此字衍)三;文十五,附四。 祁承爗《澹生堂书目》:《嵇中散集》三册。(原注:十卷,嵇康。)《嵇中散集略》一册。(原注:一卷。) 案:明有二本。一曰“《嵇康文集》”,卷数未详。 一曰“《嵇中散集》”,仍十卷。十五卷本宋时已不全,焦竑所录,盖仍袭《唐志》旧文,不足信。 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嵇中散集》二册。(陈景云注: 十卷。黄刻佳。) 钱曾《述古堂藏书目》:《嵇中散集》十卷。 《四库全书总目》:《嵇中散集》十卷。…… 案:至清,皆称“《嵇中散集》”,仍十卷。其称“《嵇康文集》”者,无闻。 孙星衍《平津馆鉴藏记》:《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录在前。前有嘉靖乙酉黄省曾序,称“校次瑶编,汇为十卷”,疑此本为黄氏所定。然……与王楙所见本同。此本即从宋本翻雕;黄氏序文,特夸言之耳。…… 洪颐煊《读书丛录》:《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录在前。 前有嘉靖乙酉黄省曾序。《三国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张貔父邈,字叔辽,《自然好学论》在《嵇康集》。”今本亦有此篇。又诗六十六首,与王楙《野客丛书》本同。是从宋本翻雕。…… 朱学勤《结一庐书目》:《嵇中散集》十卷。(原注:计一本。魏嵇康撰。明嘉靖四年,黄氏仿宋刊本。) 案:明刻《嵇中散集》有黄省曾本,汪士贤本,程荣本;又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张溥《一百三家集》本。黄刻最先,清藏书家皆以为出于宋本,最善。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嵇康集》十卷。(原注:旧抄本。)晋嵇康撰。……今世所通行者,惟明刻二本,一为黄省曾校刊本,一为张溥《百三家集》本。……然脱误并甚,几不可读。……此本从明吴匏庵丛书堂抄宋本过录。……余以明刊本校之,知明本脱落甚多。……书贵旧抄,良有以也。 江标《丰顺丁氏持静斋书目》:《嵇中散集》十卷。明汪士贤刊本。康熙间,前辈以吴匏庵手抄本详校#p#副标题#e#
392 0 0
鲁迅
眷眄情无恨,优容礼有馀。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 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庾楼春好醉,明月且回车。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亲交既许来,子妷亦可从。 盘蔬冬春杂,尊酒清浊共。令征前事为,觞咏新诗送。 扶杖凌圮阯,刺船犯枯葑。恋池群鸭回,释峤孤云纵。 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偬。直指桃李阑,幽寻宁止重。
382 0 0
韩愈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379 0 0
贾至
记琼筵卜夜,锦槛移春,同恼莺娇。暗水流花径,正无风院落,银烛迟销。闹枝浅压髫髻,香脸泛红潮。甚如此游情,还将乐事,轻趁冰消。 飘零又成梦,但长歌袅袅,柳色迢迢。一叶江心冷,望美人不见,隔浦难招。认得旧时鸥鹭,重过月明桥。溯万里天风,清声谩忆何处箫。
384 0 0
张炎
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 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 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 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 户牖观天地,阶基上杳冥。自超三界乐,安知万里征。 中国要荒内,人寰宇宙荣。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
陈子昂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465 0 0
赵嘏
巴客青冥过岭尘,雪崖交映一川春。 晴朝采药寻源去,必恐云深见异人。
403 0 0
张乔
感旧鹦鹉洲,凤凰楼,十年故人怀旧游。杜陵花,陶令酒,酒病花愁,不觉的今春瘦。湖上送别钓锦鳞,棹红云,西湖画船三月春。正思家,还送人,绿满前村,烟雨江南恨。春日湖上二首雨亦奇,锦成围,笙歌满城莺燕飞。紫霞杯,金缕衣,倒著接篱,湖上山翁醉。舞绛纱,扣红牙,耳边玉人催上马。雪儿歌,苏小家,月淡梨花,醉倚秋千架。春晚看牡丹,倚阑干,宿酒乍醒攲髻鬟。燕初忙,莺正懒,帘卷轻寒,玉手调筝雁。秋夜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黄桂近玉阶,映瑶台,婆婆小丛岩畔栽。雁初飞,花正开,金粟如来,望月佳人拜。
375 0 0
张可久
剑外春馀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松杉露滴无情泪, 桃杏风飘不语香。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 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
464 0 0
薛逢
莫笑刘郎老。老刘郎平生,不是山林怀抱。梦里风云翻海岳,觉后狂歌坠帽。叹几度、荒鸡误晓。天际晴云开五色,纵今年、意气犹年少。机事远,有时到。 凯歌檄笔凭谁道。对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赖有可人堪话旧,时共掀髯绝倒。也来问、衮衣茸帽。聊且问天占百岁,看乾坤、此事如何了。肠断处,春城草。
361 0 0
阡陌悬云壤,阑畦隔艾芝。路遥行雨懒,河阔过桥迟。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谢鲲吟未废,张硕梦堪思。 有意通情处,无言拢鬓时。格高归敛笑,歌怨在颦眉。 醉后金蝉重,欢馀玉燕欹。素姿凌白柰,圆颊诮红梨。 粉字题花笔,香笺咏柳诗。绣窗携手约,芳草蹋青期。 别泪开泉脉,春愁罥藕丝。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谁知。
447 0 0
韩偓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436 0 0
綦毋潜
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 不是春天亦见花。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 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 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医师尽劝先停酒, 道侣多教早罢官。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46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