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 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 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453 0 0
中华文学
【临江仙】 世事短如春梦, 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 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 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 明日阴晴未定。
441 0 0
朱敦儒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488 0 0
岑参
绣户纱窗北里深,香风暗动凤凰簪。组紃常在佳人手。 刀尺空摇寒女心。欲学齐讴逐云管,还思楚练拂霜砧。 东家少妇当机织,应念无衣雪满林。
375 0 0
杨巨源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劚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445 0 0
于武陵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 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 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422 0 0
苏味道
龙池宫里上皇时,罗衫宝带香风吹。满朝豪士今已尽, 欲话旧游人不知。白沙亭上逢吴叟,爱客脱衣且沽酒。 问之执戟亦先朝,零落难艰却负樵。亲观文物蒙雨露, 见我昔年侍丹霄。冬狩春祠无一事,欢游洽宴多颁赐。 尝陪月夕竹宫斋,每返温泉灞陵醉。星岁再周十二辰, 尔来不语今为君。盛时忽去良可恨,一生坎壈何足云。
401 0 0
韦应物
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
359 0 0
宁食三斗蒜,不逢杨德幹。
409 0 0
佚名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410 0 0
鲍令晖
故里归成客,新家去未安。诗书满蜗舍,征税及渔竿。 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怜君不得已,步步别离难。
428 0 0
刘长卿
青青子儿枝上结,引惹人攀折。其中全子仁,就里滋味别,只为你酸留意儿难弃舍。
357 0 0
文场三化鲁儒生,三十馀年振重名。曾忝木鸡夸羽翼, 又陪金马入蓬瀛。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
454 0 0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370 0 0
姜夔
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偷嫌曼倩桃无味, 捣觉嫦娥药不香。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应难觅为供堂。 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
405 0 0
薛能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403 0 0
宋之问
日日老莱衣。更解风流蜡凤嬉。膝上放教文度去,须知。要使人看玉树枝。 剩记乃翁诗。绿水红莲觅旧题。归骑春衫花满路,相期。来岁流觞曲水时。
393 0 0
辛弃疾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 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 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 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 炼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 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425 0 0
于鹄
《游仙窟》今惟日本有之,是旧钞本,藏于昌平学〔2〕;题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作。文成者,张族鸟〔3〕之字;题署著字,古人亦常有,如晋常璩撰《华阳国志》〔4〕,其一卷亦云常道将集矣。张族鸟,深州陆浑人;两《唐书》〔5〕皆附见《张荐传》,云以调露初登进士第,为岐王府参军,屡试皆甲科,大有文誉,调长安尉迁鸿胪丞。证圣中,天官刘奇〔6〕以为御史;性躁卞,傥荡无检,姚崇〔7〕尤恶之;开元初,御史李全交劾族鸟讪短时政,贬岭南,旋得内徙,终司门员外郎。《顺宗实录》〔8〕亦谓族鸟博学工文词,七登文学科〔9〕。《大唐新语》〔10〕则云,后转洛阳尉,故有《咏燕诗》〔11〕,其末章云,“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时人无不讽咏。《唐书》虽称其文下笔立成,大行一时,后进莫不传记,日本新罗〔12〕使至,必出金宝购之,而又訾为浮艳少理致,论著亦率诋诮芜秽。族鸟书之传于今者,尚有《朝野佥载》及《龙筋凤髓判》〔13〕,诚亦多诋诮浮艳之辞。《游仙窟》为传奇,又多俳调,故史志皆不载;清杨守敬作《日本访书志》〔14〕,始著于录,而贬之一如《唐书》之言。日本则初颇珍秘,以为异书;尝有注,似亦唐时人作。河世宁曾取其中之诗十余首入《全唐诗逸》〔15〕,鲍氏刊之《知不足斋丛书》〔16〕中;今矛尘〔17〕将具印之,而全文始复归华土。不特当时之习俗如酬对舞咏,时语如目兼目舌*"*"〔18〕,可资博识;即其始以骈俪之语作传奇,前于陈球之《燕山外史》〔19〕者千载,亦为治文学史者所不能废矣。 中华民国十六年七月七日,鲁迅识。 〔1〕本篇最初以手迹制版印入一九二九年二月北新书局出版的《游仙窟》。 《游仙窟》,传奇小说,唐代张族鸟作。唐宪宗元和年间流入日本,国内久已失传。章廷谦据日本保存的通行本《游仙窟》、醍醐寺本《游仙窟》以及流传于朝鲜的另一日本刻本重新校订,标点出版。 〔2〕昌平学江户幕府一六三○年开办的以儒学为主的学校;一八六八年明治政府接收,改组为“昌平学校”,一八七○年关闭。地址在江户汤岛。 〔3〕张族鸟(约660—740)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按文中作“陆浑”,误。 〔4〕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人,晋代史学家。《华阳国志》,十二卷,附录一卷,是一部记述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事迹的书。 〔5〕两《唐书》即《旧唐书》和《新唐书》。《旧唐书》,后晋刘癲等撰,共二百卷。《新唐书》,宋代宋祁、欧阳修等撰,共二二五卷。《张荐传》,见《旧唐书》卷一四九、《新唐书》卷一六一。张荐是张族鸟的孙子。 〔6〕刘奇滑州胙(今河南延津)人。《新唐书g刘政会传》!按巫悠妫?な僦*为天官侍郎,荐族鸟、司马槲?嗖煊?贰薄L旃伲武则天时改吏部为天官。 〔7〕姚崇(650—721)本名元崇,唐代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睿宗、玄宗时任宰相。 〔8〕《顺宗实录》唐代韩愈等撰,共五卷。〔9〕文学科唐代临时设置的制科的一种,由皇帝主试。名目很多,应试者可以重复参加考试。张族鸟曾参加“下笔成章”、“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考试。 〔10〕《大唐新语》笔记,唐代刘肃撰,共十三卷。张族鸟事见该书第八卷。 〔11〕《咏燕诗》张族鸟作,全诗已佚,现仅存《大唐新语》所引四句。 〔12〕新罗古国名,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13〕《朝野佥载》笔记,共六卷,记载隋唐两代朝野遗闻传说。《龙筋凤髓判》,判牍书,共四卷。收录判决司法案件的骈俪体文牍。 〔14〕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湖北宜都人,地理学家、版本学家。《日本访书志》,共十六卷,是他任清朝驻日本公使馆馆员时,调查国内已失传而日本尚有留存的古书的著作。其中录有《游仙窟》,并加按语说:“男女姓氏,并同《会真记》,而情事稍疏,以骈俪之辞,写猥亵之状,真所谓傥荡无检,文成浮艳者”。〔15〕河世宁字子静,日本人。曾任昌平学学员长。《全唐诗逸》,共三卷,辑录流传于日本而《全唐诗》中遗漏的诗作百余首。内收《游仙窟》中的诗十九首。每首下分别署名张文成和《游仙窟》中的人物崔十娘、崔五娘、香儿等。 〔16〕鲍氏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清代安徽歙县人。《知不足斋丛书》,是他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辑印的一部丛书,共三十集,一百九十七种。其中根据《全唐诗逸》录有《游仙窟》中的诗十九首。 〔17〕矛尘即章廷谦,笔名川岛,浙江绍兴人。《语丝》撰稿人之一。 〔18〕目兼目舌眼皮低垂;*"*",羞涩的样子。都是唐代俗语。〔19〕陈球字蕴斋,清代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燕山外史》,共八卷,是他用骈体文写成的一部言情小说,约成书于嘉庆十五年(1810)。 #p#副标题#e#
515 0 0
鲁迅
纷纭宛转更堪看,压竹摧巢井径漫。风柳细条黏不得, 春溪绿色蔽应难。清辉直认中庭月,湿气偏添半夜寒。 谢守来吟才更逸,郢词先至彩毫端。
493 0 0
方干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