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道士风骨峻,手把玉皇书一通。 东游借得琴高鲤,骑入蓬莱清浅中。
395 0 0
陆龟蒙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387 0 0
陈维崧
陆孟丘杨久作尘,同时存者更谁人。 金丹别后知传得,乞取刀圭救病身。
353 0 0
韩愈
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 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蓑袂有残声。
409 0 0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392 0 0
杨无咎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芰荷香。双双戏、鸂鶒鸳鸯。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画舫相将。盈盈红粉清商。紫薇郎。修禊饮、且乐仙乡。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363 0 0
柳永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471 0 0
张籍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寻乘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343 0 0
苏轼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文章报主非无意, 书剑还家素有期。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
419 0 0
许浑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 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 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
577 0 0
李白
千里入黄云,羁愁日日新。疏钟关路晓,远雨寒山春。 南眺有归雁,北来无故人。却思陪宴处,回望与天邻。
386 0 0
中华文学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秋隼得时凌汗漫, 寒龟饮气受泥涂。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无。 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
377 0 0
刘禹锡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1]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2]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3]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4]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397 0 0
诗经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340 0 0
辛弃疾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空馀孤屿来诗景, 无复横槎碍柳条。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444 0 0
朱庆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323 0 0
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 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429 0 0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433 0 0
白居易
秋初江上别旌旗,故国无家泪欲垂。千里未知投足处, 前程便是听猿时。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 羽翼凋零飞不得,丹霄无路接差池。
420 0 0
野寺经三宿,都城复一还。家仍念婚嫁,身尚系官班。 萧洒秋临水,沉吟晚下山。长闲犹未得,逐日且偷闲。
45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