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晴昼。向水院维舟,津亭唤酒。叹刘郎重到,依依谩怀旧。东风空结丁香怨,花与人俱瘦。甚凄凉,暗草沿池,冷苔侵甃。 桥外晚风骤。正香雪随波,浅烟迷岫。废苑尘梁,如今燕来否。翠云零落空堤冷,往事休回首。最消魂,一片斜阳恋柳。
428 0 0
周密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385 0 0
中华文学
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甘从此后支离卧, 赖是从前烂漫游。回思往事纷如梦,转觉馀生杳若浮。 浩气自能充静室,惊飙何必荡虚舟。腹空先进松花酒, 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
411 0 0
白居易
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拥七州都督,虽然陶侃,机明神鉴,未必能诗。常衮何如,羊公聊尔,千骑东方侯会稽。中原事,纵匈奴未灭,毕竟男儿。 平生出处天知。算整顿干坤终有时。问湖南宾客,侵寻老矣,江西户口,流落何之。尽日楼台,四边屏幛,目断江山魂欲飞。长安道,奈世无刘表,王粲畴依。
320 0 0
刘过
君欲问予年,八十有七。百岁十分尚留一。世间滋味,尝尽酸咸苦涩。时今倒食蔗,无甜汁。
307 0 0
秋向晚。秋晚蕙根犹暖。碧染罗裙湘水浅。羞红微到脸。 窣窣绣帘围遍。月薄霜明庭院。妆罢宝奁慵不掩。无风香自满。
393 0 0
黄机
楚翁秦塞住,昔事李轻车。白社贫思橘,青门老仰瓜。 读书三径草,沽酒一篱花。更欲寻芝朮,商山便寄家。
382 0 0
许浑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 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 玄阴天地冥,皓雪朝夜零。岂不罹寒暑,为君留青青。 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 灵龟卜真隐,仙鸟宜栖息。耻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气清清。凄兮归凤集,吹之作琴声。 松子卧仙岑,寂听疑野心。清泠有真曲,樵采无知音。 美人何时来,幽径委绿苔。吁嗟深涧底,弃捐广厦材。
439 0 0
刘希夷
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 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533 0 0
韩愈
百花亭上晚裴回,云影阴晴掩复开。日色悠扬映山尽, 雨声萧飒渡江来。鬓毛遇病双如雪,心绪逢秋一似灰。 向夜欲归愁未了,满湖明月小船回。
389 0 0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465 0 0
郑畋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1]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2]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徊。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3]
384 0 0
高适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谿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362 0 0
崔颢
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京邑旧游劳梦想, 历阳秋色正澄鲜。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 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
484 0 0
刘禹锡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340 0 0
张九龄
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 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347 0 0
杜甫
瑶姬妙格。冰姿微带霜痕拆。一般恼杀多情客。风弄横枝,残月半窗白。 孤山仙种曾移得。结根久傍王猷宅。欲笺心事呼云翮。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
295 0 0
张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354 0 0
姚鼐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碧云深处起非烟。骑羊执穗衣分锦,快睹浮空五列仙。腾空昔日持铜虎。嘉瑞能名灼前古。羽人叱石会重来,治行于今最南土。 南土。贤铜虎。黄木湾头腾好语。骑羊执穗神仙五。拭目摩肩争睹。无双治行今犹古。嘉瑞流传乐府。 药洲传闻南汉学飞仙。炼药名洲雉堞边。炉寒灶毁无踪迹,古木闲花不计年。惟余九曜巉岩石。寸寸沦漪湛天碧。画桥彩舫列歌亭,长与邦人作寒食。 寒食。人如织。藉草临流罗饮席。阳春有脚森双戟。和气欢声洋溢。洲边药灶成陈迹。九曜摩挲奇石。 海山楼高楼百尺迩严城。披拂雄风襟袂清。云气笼山朝雨急,海涛侵岸暮潮生。楼前箫鼓声相和。戢戢归樯排几柁。须信官廉蚌蛤回,望中山积皆奇货。 奇货。归帆过。击鼓吹箫相应和。楼前高浪风掀簸。渔唱一声山左。胡床邀月轻云破。玉尘飞谈惊座。 素馨巷南国英华赋众芳。素馨声价独无双。未知蟾桂能相比,不是人间草木香。轻丝结蕊长盈穗。一片瑞云萦宝髻。水沈为骨麝为衣,剩馥三熏亦名世。 名世。花无二。高压阇提倾末利。素丝缕缕联芳蕊。一片云生宝髻。屑沈碎麝香肌细。剩馥熏成心字。 朝汉台尉佗怒臂帝番禺。远屈王人陆大夫。只用一言回倔强,遂令EA2E结换襟裾。使归已实千金橐。朝汉心倾比葵藿。高台突兀切星辰,后代登临奏音乐。 音乐。传佳作。盖海旌幢开观阁。绮霞飞渡青油幕。好是登临行乐。当时朝汉心倾藿。望断长安城郭。 浴日亭扶胥之口控南溟。谁凿山尖筑此亭。俯窥贝阙蛟龙跃,远见扶桑朝日升。蜃楼缥缈擎天际。鹏翼缤翻借风势。蓬莱可望不可亲,安得轻舟凌弱水。 弱水。天无际。相去扶胥知几里。高亭东望阳乌起。杲杲晨光初洗。蓬莱欲往宁无计。一展弥天鹏翅。 蒲涧古涧清泉不歇声。昌蒲多节四时青。安期驾鹤丹霄去,万古相传此化城。依然丹灶留岩穴。桃竹连山仙境别。年年正月扫松关,飞盖倾城赏佳节。 佳节。初春月。飞盖倾城尊俎列。安期驾鹤朝金阙。丹灶分留岩穴。山中花笑秦皇拙。祠殿荒凉虚设。 贪泉桄榔色暗芭蕉繁。中有贪泉涌石门。一杯便使人心改,属意金珠万事昏。晋时贤牧夷齐比。酌水题诗心转厉。只今方伯擅真清,日日取泉供饮器。 饮器。贪泉水。山乳涓涓甘似醴。怀金嗜宝随人意。枉受恶名难洗。真清方伯端无比。未使吴君专美。 沈香浦炎区万国侈奇香。D125载归来有巨航。谁人不作芳馨观,巾箧宁无一片藏。饮泉太守回瓜戍。搜索越装舟未去。慧苡何从起谤言,沈香不惜投深浦。 深浦。停舟处。只恐越装相染污。奇香一见如泥土。投著水中归去。令公早晚回朝著。无物迟留鸣舻。 清远峡腰支尺六代难双。雾鬓风鬟巧作妆。人间不似山间乐,身在帝乡思故乡。南来万里舟初歇。三峡重过鹜久别。玉环留著缀相思,归向青山啸明月。 明月。舟初歇。三峡重过惊久别。玉环留与人间说。诗罢离肠千结。相思朝暮流泉咽。雾锁青山愁绝。 破子 南海。繁华最。城郭山川雄岭外。遗踪嘉话垂千载。竹帛班班俱在。元戎好古新声改。调笑花前分队。高会。尊罍对。笑眼茸茸回盼睐。蹋筵低唱眉弯黛。翔凤惊鸾多态。清风不用一钱买。醉客何妨倒载。 遣队十眉争艳眼波横。D74B袖回风曲已成。绛蜡飘花香卷穗,月林乌鹊两三声。歌舞既终,相将好去。
370 0 0
洪适
我向《自由谈》投稿的由来,《前记》里已经说过了。到这里,本文已完,而电灯尚明,蚊子暂静,便用剪刀和笔,再来保存些因为《自由谈》和我而起的琐闻,算是一点余兴。 只要一看就知道,在我的发表短评时中,攻击得最烈的是《大晚报》。这也并非和我前生有仇,是因为我引用了它的文字。但我也并非和它前生有仇,是因为我所看的只有《申报》和《大晚报》两种,而后者的文字往往颇觉新奇,值得引用,以消愁释闷。即如我的眼前,现在就有一张包了香烟来的三月三十日的旧《大晚报》在,其中有着这样的一段——“浦东人杨江生,年已四十有一,貌既丑陋,人复贫穷,向为泥水匠,曾佣于苏州人盛宝山之泥水作场。盛有女名金弟,今方十五龄,而矮小异常,人亦猥琐。昨晚八时,杨在虹口天潼路与盛相遇,杨奸其女。经捕头向杨询问,杨毫不抵赖,承认自去年一二八以后,连续行奸十余次,当派探员将盛金弟送往医院,由医生验明确非处女,今晨解送第一特区地方法院,经刘毓桂推事提审,捕房律师王耀堂以被告诱未满十六岁之女子,虽其后数次皆系该女自往被告家相就,但按法亦应强奸罪论,应请讯究。旋传女父盛宝山讯问,据称初不知有此事,前晚因事责女后,女忽失踪,直至昨晨才归,严诘之下,女始谓留住被告家,并将被告诱奸经过说明,我方得悉,故将被告扭入捕房云。继由盛金弟陈述,与被告行奸,自去年二月至今,已有十余次,每次均系被告将我唤去,并着我不可对父母说知云。质之杨江生供,盛女向呼我为叔,纵欲奸犹不忍下手,故绝对无此事,所谓十余次者,系将盛女带出游玩之次数等语。刘推事以本案尚须调查,谕被告收押,改期再讯。” 在记事里分明可见,盛对于杨,并未说有“伦常”关系,杨供女称之为“叔”,是中国的习惯,年长十年左右,往往称为叔伯的。然而《大晚报》用了怎样的题目呢?是四号和头号字的—— 拦途扭往捕房控诉 干叔奸侄女 女自称被奸过十余次男指系游玩并非风流它在“叔”上添一“干”字,于是“女”就化为“侄女”,杨江生也因此成了“逆伦”或准“逆伦”的重犯了。中国之君子,叹人心之不古,憎匪人之逆伦,而惟恐人间没有逆伦的故事,偏要用笔铺张扬厉起来,以耸动低级趣味读者的眼目。杨江生是泥水匠,无从看见,见了也无从抗辩,只得一任他们的编排,然而社会批评者是有指斥的任务的。但还不到指斥,单单引用了几句奇文,他们便什么“员外”什么“警犬”〔1〕的狂嗥起来,好像他们的一群倒是吸风饮露,带了自己的家私来给社会服务的志士。是的,社长我们是知道的,然而终于不知道谁是东家,就是究竟谁是“员外”,倘说既非商办,又非官办;则在报界里是很难得的。但这秘密,在这里不再研究它也好。 和《大晚报》不相上下,注意于《自由谈》的还有《社会新闻》〔2〕。但手段巧妙得远了,它不用不能通或不愿通的文章,而只驱使着真伪杂糅的记事。即如《自由谈》的改革的原因,虽然断不定所说是真是假,我倒还是从它那第二卷第十三期(二月七日出版)上看来的——从《春秋》与《自由谈》说起中国文坛,本无新旧之分,但到了五四运动那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一声号炮,别树一帜,提倡文学革命,胡适之钱玄同刘半农等,在后摇旗呐喊。这时中国青年外感外侮的压迫,内受政治的刺激,失望与烦闷,为了要求光明的出路,各种新思潮,遂受青年热烈的拥护,使文学革命建了伟大的成功。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但旧文坛势力在社会上有悠久的历史,根深蒂固,一时不易动摇。那时旧文坛的机关杂志,是著名的《礼拜六》,几乎集了天下摇头摆尾的文人,于《礼拜六》一炉!至《礼拜六》所刊的文字,十九是卿卿我我,哀哀唧唧的小说,把民族性陶醉萎靡到极点了!此即所谓鸳鸯蝴蝶派的文字。其中如徐枕亚吴双热周瘦鹃等,尤以善谈鸳鸯蝴蝶著名,周瘦鹃且为礼拜六派之健将。这时新文坛对于旧势力的大本营《礼拜六》,攻击颇力,卒以新兴势力,实力单薄,旧派有封建社会为背景,有恃无恐,两不相让,各行其是。此后新派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陆续成立,人材渐众,势力渐厚,《礼拜六》应时势之推移,终至“寿终正寝”!惟礼拜六派之残余分子,迄今犹四出活动,无肃清之望,上海各大报中之文艺编辑,至今大都仍是所谓鸳鸯蝴蝶派所把持。可是只要放眼在最近的出版界中,新兴文艺出版数量的可惊,已有使旧势力不能抬头之势!礼拜六派文人之在今日,已不敢复以《礼拜六》的头衔以相召号,盖已至强弩之末的时期了!最近守旧的《申报》,忽将《自由谈》编辑礼拜六派的巨子周瘦鹃撤职,换了一个新派作家黎烈文,这对于旧势力当然是件非常的变动,遂形成了今日新旧文坛剧烈的冲突。周瘦鹃一方面策动各小报,对黎烈文作总攻击,我们只要看郑逸梅主编的《金刚钻》,主张周瘦鹃仍返《自由谈》原位,让黎烈文主编《春秋》,也足见旧派文人终不能忘情于已失的地盘。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春秋》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也足见周瘦鹃犹惴惴于他现有#p#副标题#e#
328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