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远近,笔下起风烟。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 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356 0 0
皇甫冉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316 0 0
辛弃疾
【八声甘州】 寿阳楼八公山作 故都迷岸草, 望长淮、 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 芝兰秀发, 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 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 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 尚断崖草木, 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 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 笑我来、 何事怆遗情。 东山老,可堪岁晚, 独听桓筝。
433 0 0
叶梦得
西风苹末起。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纤歌遏云际。正美人翻曲,阳春轻丽。兰衣玉佩。拥南斗、光中一醉。有邦人、万口同声,赞叹我公恺悌。 百里。年丰谷稔,事简刑清,颂声盈耳。鹏程九万,摩空展、垂天翼。定丹书飞下,彤墀归去,秘略家传小试。看封留、亘古功名,未容退避。
305 0 0
赵长卿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39 0 0
王绩
【减字浣溪沙】 秋水斜阳演漾金, 远山隐隐隔平林。 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 昔年风物似如今。 只无人与共登临。
370 0 0
贺铸
观此曲,又当何如耶。 记当年、紫曲戏分花,帘影最深深。听惺忪语笑,香寻古字,谱掐新声。散尽黄金歌舞,那处著春情。梦醒方知梦,梦岂无恁。 几点别余清泪,尽化作妆楼,断雨残云。指梢头旧恨,豆蔻结愁心。都休问、北来南去,但依依、同是可怜人。还飘泊,何时尊酒,却说如今。
342 0 0
张炎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333 0 0
中华文学
艳阳灼灼河洛神,珠帘绣户青楼春。能弹箜篌弄纤指, 愁杀门前少年子。笑开一面红粉妆,东园几树桃花死。 朝理曲,暮理曲,独坐窗前一片玉。行也娇,坐也娇, 见之令人魂魄销。堂前锦褥红地炉,绿沈香榼倾屠苏。 解佩时时歇歌管,芙蓉帐里兰麝满。晚起罗衣香不断, 灭烛每嫌秋夜短。
450 0 0
风细晚轩凉,妙句初挥新墨。绿水池中宾佐,对嫩荷擎绿。 坐看微月上云头,清臂映寒玉。只恐朝来酒醒,有文书羁束。
洪适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324 0 0
李白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388 0 0
杜甫
娲皇遗音寄玉笙,双成传得何凄清。丹穴娇雏七十只, 一时飞上秋天鸣。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旖旎香风绕指生,千声妙尽神仙曲。曲终满席悄无语, 巫山冷碧愁云雨。
375 0 0
一坐复一起,黄昏人定后,许时不来已。
313 0 0
佚名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438 0 0
齐己
嵩山归路绕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 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
452 0 0
陈羽
病守江城眼暂开,昔年吴越共衔杯。膺舟出镇虚陈榻, 郑履还京下隗台。云叶渐低朱阁掩,浪花初起画樯回。 心期解印同君醉,九曲池西望月来。
427 0 0
许浑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357 0 0
苏轼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渐分双阙下, 漏声遥在百花中。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365 0 0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435 0 0
李商隐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