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凤犹温,笼鹦尚睡。宿妆稀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贴水。纷纷烟柳低还起。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通深意。
316 0 0
张先
惊雷节。梅花冉冉销成雪。销成雪。一年一度,为君肠绝。 古人长恨中年别。余年又过新正月。新正月。不堪临镜,不堪垂发。
342 0 0
刘辰翁
《希阿的屠杀》系陀拉克罗亚〔2〕作,图上注错了。《骑士》是藉里珂〔3〕画的。 那四个人名的原文,是AristideMaillol,CharlesBar-ry,JoseffPoelaert,CharlesGarnier〔4〕。本文中讲到他们的时候,都还要注出来。 鲁迅。四月十一日。
297 0 0
鲁迅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 下流上通上下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 万句千章无一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一人负扆常端默, 百辟入门两自媚。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閟.君耳唯闻堂上言, 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366 0 0
白居易
两鬟娇小,向尊前、未省修蛾攒碧。唱得主人英妙句,气压三江七泽。病怯遐征,老添离抱,我是愁堆积。故园归梦,等闲吹堕南国。 况是耐久交情,经年方幸,接从容辞色。告别匆匆聊共醉,惜此分阴如璧。锦瑟华堂,明朝回望,暮霭迷空隙。相思何处,风林月挂纤魄。
319 0 0
管鉴
胡兵一动朔方尘,不使銮舆此重巡。清洛但流呜咽水, 上阳深锁寂寥春。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 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
352 0 0
李郢
雪白杨花扑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
359 0 0
萨都剌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327 0 0
魏夫人
花信今无一半风。芙蓉出水几时红。看成弱柳阴阴绿,自在迁莺巧语中。 风傍户,月留空。金尊相对醉珠栊。归鞭欲指江南去,回首霞标忆旧峰。
306 0 0
洪适
今天我所讲的题目是“老调子已经唱完”:初看似乎有些离奇,其实是并不奇怪的。 凡老的,旧的,都已经完了!这也应该如此。虽然这一句话实在对不起一般老前辈,可是我也没有别的法子。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很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但是,想一想罢,如果从有人类以来的人们都不死,地面上早已挤得密密的,现在的我们早已无地可容了;如果从有人类以来的人们的尸身都不烂,岂不是地面上的死尸早已堆得比鱼店里的鱼还要多,连掘井,造房子的空地都没有了么?所以,我想,凡是老的,旧的,实在倒不如高高兴兴的死去的好。 在文学上,也一样,凡是老的和旧的,都已经唱完,或将要唱完。举一个最近的例来说,就是俄国。他们当俄皇专制的时代,有许多作家很同情于民众,叫出许多惨痛的声音,后来他们又看见民众有缺点,便失望起来,不很能怎样歌唱,待到革命以后,文学上便没有什么大作品了。只有几个旧文学家跑到外国去,作了几篇作品,但也不见得出色,因为他们已经失掉了先前的环境了,不再能照先前似的开口。 在这时候,他们的本国是应该有新的声音出现的,但是我们还没有很听到。我想,他们将来是一定要有声音的。因为俄国是活的,虽然暂时没有声音,但他究竟有改造环境的能力,所以将来一定也会有新的声音出现。 再说欧美的几个国度罢。他们的文艺是早有些老旧了,待到世界大战时候,才发生了一种战争文学。战争一完结,环境也改变了,老调子无从再唱,所以现在文学上也有些寂寞。将来的情形如何,我们实在不能豫测。但我相信,他们是一定也会有新的声音的。 现在来想一想我们中国是怎样。中国的文章是最没有变化的,调子是最老的,里面的思想是最旧的。但是,很奇怪,却和别国不一样。那些老调子,还是没有唱完。 这是什么缘故呢?有人说,我们中国是有一种“特别国情”〔2〕。——中国人是否真是这样“特别”,我是不知道,不过我听得有人说,中国人是这样。——倘使这话是真的,那么,据我看来,这所以特别的原因,大概有两样。 第一,是因为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是“仍旧贯”〔3〕的老调子。 第二,是个人的老调子还未唱完,国家却已经灭亡了好几次了。何以呢?我想,凡有老旧的调子,一到有一个时候,是都应该唱完的,凡是有良心,有觉悟的人,到一个时候,自然知道老调子不该再唱,将它抛弃。但是,一般以自己为中心的人们,却决不肯以民众为主体,而专图自己的便利,总是三翻四复的唱不完。于是,自己的老调子固然唱不完,而国家却已被唱完了。 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4〕,尊孔子,千篇一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们,如王安石〔5〕等等,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子,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一直到宋朝的灭亡。 宋朝唱完了,进来做皇帝的是蒙古人——元朝。那么,宋朝的老调子也该随着宋朝完结了罢,不,元朝人起初虽然看不起中国人〔6〕,后来却觉得我们的老调子,倒也新奇,渐渐生了羡慕,因此元人也跟着唱起我们的调子来了,一直到灭亡。 这个时候,起来的是明太祖。元朝的老调子,到此应该唱完了罢,可是也还没有唱完。明太祖又觉得还有些意趣,就又教大家接着唱下去。什么八股咧,道学咧,和社会,百姓都不相干,就只向着那条过去的旧路走,一直到明亡。 清朝又是外国人。中国的老调子,在新来的外国主人的眼里又见得新鲜了,于是又唱下去。还是八股,考试,做古文,看古书。但是清朝完结,已经有十六年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们到后来,倒也略略有些觉悟,曾经想从外国学一点新法来补救,然而已经太迟,来不及了。 老调子将中国唱完,完了好几次,而它却仍然可以唱下去。因此就发生一点小议论。有人说:“可见中国的老调子实在好,正不妨唱下去。试看元朝的蒙古人,清朝的满洲人,不是都被我们同化了么?照此看来,则将来无论何国,中国都会这样地将他们同化的。”原来我们中国就如生着传染病的病人一般,自己生了病,还会将病传到别人身上去,这倒是一种特别的本领。 殊不知这种意见,在现在是非常错误的。我们为甚么能够同化蒙古人和满洲人呢?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比我们的低得多。倘使别人的文化和我们的相敌或更进步,那结果便要大不相同了。他们倘比我们更聪明,这时候,我们不但不能同化他们,反要被他们利用了我们的腐败文化,来治理我们这腐败民族。他们对于中国人,是毫不爱惜的,当然任凭你腐败下去。现在听说又很有别国人在尊重中国的旧文化了,那里是真在尊重呢,不过是利用! 从前西洋有一个国度,国名忘记了,要在非洲造一条铁路。顽固的非洲土人很反对,他们便#p#副标题#e#供:香港注册公司免费咨询
470 0 0
定交最早,叹西津几度,匆匆论别。世事浮云山万变,只有沧江横月。长忆追随,湖山好处,醉帽欹风雪。竹阴花径,兴来题尽桐叶。 谁忆此地相逢,鬓毛君未白,眉添黄色。屈指烟霄归诏近,路入龙楼金碧。千载功名,一尊欢笑,会作他年说。倚天长剑,夜寒光透银阙。
417 0 0
韩元吉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477 0 0
齐己
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 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 烹葵炮嫩笋,可以备朝餐。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 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 外养物不费,内归心不烦。不费用难尽,不烦神易安。 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
346 0 0
休官匹马在,新意入山中。更住应难遂,前期恨不同。 集蝉苔树僻,留客雨堂空。深夜谁相访,惟当清净翁。
371 0 0
贾岛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389 0 0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373 0 0
情难托。离愁重、悄愁没处安著。那堪更、一叶知秋后,天色儿、渐冷落。 马上征衫频_泪,一半斑斑却。别来为、思忆叮咛话,空赢得、瘦如削。
330 0 0
赵长卿
水陆中分程,看花一月行。会稽山隔浪,天竺树连城。 候吏赍鱼印,迎船载旆旌。渡江春始半,列屿草初生。
362 0 0
中华文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
孤城易水头,不忘旧交游。雪压围棋石,风吹饮酒楼。 路遥千万里,人别十三秋。吟苦相思处,天寒水急流。
35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