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有几位同学极诚实地告诉我,说十三日访我的那一位学生确是神经错乱的,十三日是发病的一天,此后就加重起来了。我相信这是真实情形,因为我对于神经患者的初发状态没有实见和注意研究过,所以很容易有看错的时候。 现在我对于我那记事后半篇中神经过敏的推断这几段,应该注销。但以为那记事却还可以存在:这是意外地发露了人对人——至少是他对我和我对他——互相猜疑的真面目了。 当初,我确是不舒服,自己想,倘使他并非假装,我即不至于如此恶心。现在知道是真的了,却又觉得这牺牲实在太大,还不如假装的好。然而事实是事实,还有什么法子呢?我只能希望他从速回复健康。 十一月二十一日。 二 伏园兄: 今天接到一封信和一篇文稿,是杨君的朋友,也是我的学生〔2〕做的,真挚而悲哀,使我看了很觉得惨然,自己感到太易于猜疑,太易于愤怒。他已经陷入这样的境地了,我还可以不赶紧来消除我那对于他的误解么? 所以我想,我前天交出的那一点辩正,似乎不够了,很想就将这一篇在《语丝》第三期上给他发表。但纸面有限,如果排工有工夫,我极希望增刊两板(大约此文两板还未必容得下),也不必增价,其责任即由我负担。 由我造出来的酸酒,当然应该由我自己来喝干。 鲁迅。十一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三期。第一节排在李遇安《读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之前,第二节排在李文之后。 〔2〕指李遇安,河北人,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间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309 0 0
鲁迅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娴丽,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辞,所学於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美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391 0 0
宋玉
吴苑晓苍苍,宫衣水溅黄。小鬟红粉薄,骑马珮珠长。 路指台城迥,罗薰袴褶香。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 宝袜菊衣单,蕉花密露寒。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 角暖盘弓易,靴长上马难。泪痕沾寝帐,匀粉照金鞍。 剪翅小鹰斜,绦根玉镟花。鞦垂妆钿粟,箭箙钉文牙。 狒狒啼深竹,老湿沙。宫官烧蜡火,飞烬污铅华。 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练香熏宋鹊,寻箭踏卢龙。 旗湿金铃重,霜干玉镫空。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
333 0 0
李贺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322 0 0
杜甫
少年从事好,此去别愁轻。满座诗人兴,随君郢路行。 蒹葭侵驿树,云水抱山城。遥爱下车日,江皋春草生。
288 0 0
钱起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362 0 0
曹松
诏下酂侯幕,征贤宠上勋。才当持汉典,道可致尧君。 藩牧今荣饯,诗流此盛文。水从吴渚别,树向楚门分。 宿寺期嘉月,看山识故云。归心复何奈,怊怅在江濆。
349 0 0
皎然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327 0 0
赵以夫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1]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2]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3]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4]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5]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6]
317 0 0
张昇
滟滟横波思有馀,庾楼明月堕云初。 扬州寒食春风寺,看遍花枝尽不如。
381 0 0
赵嘏
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莫遣春风里,红芳点袈裟。
352 0 0
李群玉
真宰偏饶丽景家,当春盘出带根霞。 从开一朵朝衣色,免踏尘埃看杂花。
299 0 0
中华文学
吾多张公子,别酌酣高堂。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裳。 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龙泉解锦带,为尔倾千觞。
298 0 0
李白
翠空缥缈虚无,算唯海上蓬瀛好。琼瑶宫阙。蕊珠台榭,玲珑缭绕。弱水沈冥,瑞云遮隔,几人曾到。四明中,自有神仙洞府,烟霞里、知多少。 堪笑当年狂客,爱休官、何须入道。婆娑绿发垂肩,著甚黄冠乌帽。花底金船,月边玉局,尽能迟老。待丹成九转,飘然驾鹤,却游三岛。
晋安来越国,蔓草故宫迷。钓渚龙应在,琴台鹤乱栖。 泛涛明月广,边海众山齐。宾府通兰棹,蛮僧接石梯。 片云和瘴湿,孤屿映帆低。上客多诗兴,秋猿足夜啼。
367 0 0
马戴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386 0 0
张祜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345 0 0
纳兰性德
明年七十。歌彩桥仙夕。见说严君平道,年年是、月初一。 同时同里密。后今今又昔。便做伏生年纪,也未到、蹇吃吃。
304 0 0
刘辰翁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深处卧来真隐逸, 上头行去是神仙。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347 0 0
齐己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 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江南袚禊天。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 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 五云合是新声染,熔作琼浆洒露盘。 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 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 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 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 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 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 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 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 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439 0 0
司空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