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传甲撰《中华民国都城宜正名京华议》〔2〕,其言曰:“夫吾国建中华二字为国名。中也者,中道也;华也者,华族也;五色为华,以国旗为标帜,合汉满蒙回藏而大一统焉。中华民国首都,宜名之曰‘京华’,取杜少陵‘每依北斗望京华’之义。瞣e皇*溲牛?凰票本┠暇┲??谝环剑槐戎芯┐蠖季师之名,尤为明切。盖都名与国名一致,虽海外之华侨,华工,华商,无不引领而顾瞻祖国也。” 林传甲撰《福建乡谈》〔3〕,有一条曰:“福建林姓为巨族。其远源,则比干之子坚奔长林而得氏。明季林氏避日本者,亦为日本之大姓:如林董林权助之勋业,林衡林鹤一之学术。亦足征吾族之盛于东亚者也。” 又曰:“日本维新,实赖福泽谕吉之小说。吾国维新,归功林琴南畏庐小说,谁曰不宜?” 林纾译小说《孝友镜》〔4〕有《译余小识》曰:“此书为西人辨诬也。中人之习西者恒曰,男子二十一外,必自立。父母之力不能管约而拘挛之;兄弟各立门户,不相恤也。是名社会主义。国因以强。然近年所见,家庭革命,逆子叛弟接踵而起,国胡不强?是果真奉西人之圭臬?亦凶顽之气中于腑焦,用以自便其所为,与西俗胡涉?此书……父以友传,女以孝传,足为人伦之鉴矣。命曰《孝友镜》,亦以醒吾中国人勿诬人而打妄语也。” 唐熊撰《国粹画源流》〔5〕有曰:“……孰知欧亚列强方广集名流,日搜致我国古来画事,以供众人之博览;俾上下民庶悉心参考制作,以致艺术益精。虽然,彼欧洲之人有能通中国文字语言,而未有能通中国之画法者,良以斯道进化,久臻神化,实予彼以不能学。此足以自豪者也。”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二号“什么话?”栏,末署鲁迅辑。 “什么话?”,《新青年》从第五卷第四号(一九一八年十月)起开辟的一个辑载荒谬言论的专栏。 〔2〕林传甲福建闽侯人,曾任京师大学堂文科正教员、黑龙江省教育科长。《中华民国都城宜正名京华议》,发表于《地学杂志》第七年第八期(一九一六年九月)“论丛”栏。 〔3〕《福建乡谈》发表于《地学杂志》第八年第二期(一九一七年二月)“说郛”栏,全文共二十一条。鲁迅所引为其中第五条、第八条。前者在“奔长林而得氏”和“明季林氏避日本者”之间,省略了四十六字。按这两条引文中提及时林董曾任日本外务大臣,林权助曾任日本驻华公使,林衡为日本教育家,林鹤一为日本数学家,福泽渝吉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4〕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侯(今福州)人,翻译家。他曾借助别人口述,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多种,其中不少是外国名著,在清末至“五四”期间影响很大。到了五四时期,他是激烈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守旧派代表人物之一。《孝友镜》,长篇小说,比利时作家恩海贡斯翁士(1812—1883)著。林纾译本于一九一八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唐熊字吉生,当时任上海图画美术学校技术师范科教员。《国粹画源流》,发表于上海《美术杂志》第一期(一九一八年十一月)。 #p#副标题#e#
348 0 0
鲁迅
晓漏启严城,宫臣缟素行。灵仪先卤簿,新谥在铭旌。 云晦郊原色,风连霰雪声。凄凉望苑路,春草即应生。 寒日青宫闭,玄堂渭水滨。华夷笺乍绝,凶吉礼空新。 薤露歌连哭,泉扉夜作晨。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517 0 0
姚合
旧诗常得在高吟,不奈公心爱苦心。道自琐闱言下振, 恩从仙殿对回深。流年渐觉霜欺鬓,至药能教土化金。 自拂青萍知有地,斋诚旦夕望为霖。
451 0 0
郑谷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 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 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 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 厉疾怜王。强者善。 弱者不能自守。仁不轻绝。 智不轻怨。
357 0 0
佚名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 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
张九龄
别来有路隔仙凡,几度临风欲去难。乐道无时忘鹤伴, 谈玄何日到星坛。山中胜景常留客,林下清风好炼丹。 使我浮生尘鞅脱,相从应得一盘桓。
396 0 0
牟融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346 0 0
孟浩然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385 0 0
李白
青楼薄幸,已分终难偶。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江南春晓,花发乱莺飞,情渐透。休辞瘦。果有人相候。 醉乡路稳,常是身偏后。谁谓正欢时,把相思、番成红豆。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青青否。魂梦空搔首。
437 0 0
李之仪
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青春不驻堪垂泪, 红艳已空犹倚栏。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干。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
452 0 0
徐夤
幽郊昨夜阴风断,顿觉朝来阳吹暖。泾水桥南柳欲黄, 杜陵城北花应满。长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兹一望归。 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
308 0 0
宋之问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84 0 0
杜甫
大石岭头梅欲发,南陵陂上雪初飞。 苦无酒解愁成阵,又附兰桡向秭归。
411 0 0
中华文学
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472 0 0
齐己
吴之辟疆园,在昔胜概敌。前闻富修竹,后说纷怪石。 风烟惨无主,载祀将六百。草色与行人,谁能问遗迹。 不知清景在,尽付任君宅。却是五湖光,偷来傍檐隙。 出门向城路,车马声躏跞。入门望亭隈,水木气岑寂。 犨墙绕曲岸,势似行无极。十步一危梁,乍疑当绝壁。 池容澹而古,树意苍然僻。鱼惊尾半红,鸟下衣全碧。 斜来岛屿隐,恍若潇湘隔。雨静持残丝,烟消有馀脉。 朅来任公子,摆落名利役。虽将禄代耕,颇爱巾随策。 秋笼支遁鹤,夜榻戴颙客。说史足为师,谭禅差作伯。 君多鹿门思,到此情便适。偶荫桂堪帷,纵吟苔可席。 顾余真任诞,雅遂中心获。但知醉还醒,岂知玄尚白。 甘闲在鸡口,不贵封龙额。即此自怡神,何劳谢公屐。
355 0 0
陆龟蒙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321 0 0
权德舆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401 0 0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380 0 0
仲殊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379 0 0
刘禹锡
池上平桥桥下亭,夜深睡觉上桥行。 白头老尹重来宿,十五年前旧月明。
410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