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雨歇,珠帘风细,人在绿阴庭院。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宝钗无据,玉琴难托,合造一襟幽怨。云窗雾阁事茫茫,试与问、可杏双燕。
401 0 0
黄升
旅怀秋兴正无涯,独倚危楼四望赊。 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386 0 0
中华文学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339 0 0
李益
封植因高兴,孤贞契素期。由来得地早,何事结花迟。 叶重凝烟后,条寒过雨时。还同李家树,争赋角弓诗。
319 0 0
李端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 影别流沙路,嘶流上苑风。望云时蹀足,向月每争雄。 禀异才难状,标奇志岂同。驱驰如见许,千里一朝通。
405 0 0
一樯千里外,隐者兴宜孤。落日长边海,秋风满故都。 掩关苔色老,盘径叶声枯。匡岳来时过,迟回绝顶无。
385 0 0
曹松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 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363 0 0
宋之问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333 0 0
吴文英
白发根丛出,镊频愁不开。自怜空老去,谁信苦吟来。 客路东西阔,家山早晚回。翻思钓鱼处,一雨一层苔。
407 0 0
杜荀鹤
横经叉手步还趋,积善方知庆有馀。五个小雏离学院, 一行新雁入贫居。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
419 0 0
诉衷情·春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 蝶粉斗遗香。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424 0 0
陈子龙
槟榔自无柯,椰叶自无阴。常羡庭边竹,生笋高于林。
411 0 0
曹邺
日出而耕,日入而归。吏不到门,夜不掩扉。 有孩有童,愿以名垂。何以字之,薛孙薛儿。
374 0 0
佚名
寻仙向玉清,独倚雪初晴。木落寒郊迥,烟开叠嶂明。 片云盘鹤影,孤磬杂松声。且共探玄理,归途月未生。
李群玉
圣心忧万国,端居在穆清。玄功致海晏,锡宴表文明。 恩属重阳节,雨应此时晴。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捧藻千官处,垂戒百王程。复睹开元日,臣愚献颂声。
320 0 0
韦应物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着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由之富家者支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另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394 0 0
王守仁
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 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
410 0 0
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馀。 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
368 0 0
白居易
水碧风清,入槛细香红藕腻。谢娘敛翠,恨无涯,小屏斜。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342 0 0
顾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