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鬓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459 0 0
宋之问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363 0 0
陆游
夫嘉葩失荫,薄寒夺其芳菲,思士陵天,骄阳毁其羽翮〔2〕。盖幽居一出,每仓皇于太空,坐驰〔3〕无穷,终陨颠于实有也。爰有静女〔4〕,长自山家,林泉陶其慧心,峰嶂隔兹尘俗,夜看朗月,觉天人之必圆,春撷繁花,谓芳馨之永住。虽生旧第,亦溅新流,既茁爱萌,遂通佳讯,排微波而径逝,矢坚石以偕行,向曼远之将来,构辉煌之好梦。然而年华春短,人海澜翻。远瞩所至,始见来日之大难,修眉渐颦,终敛当年之巧笑,衔深哀于不答,铸孤愤以成辞,远人焉居,长途难即。何期忽逢二竖〔5〕,遽释诸纷,门必绮颜于一棺,腐芳心于'g土。从此西楼良夜,凭槛无人,而中国韶年,乐生依旧。呜呼,亦可悲矣,不能久也。逝者如是,遗简廑存,则有生人〔6〕,付之活字,文无雕饰,呈天真之纷纶,事具悲欢,露人生之鳞爪,既?娱以善始,遂凄恻而令终。诚足以分追悼于有情,散余悲于无著者也。属为小引,愧乏长才,率缀芜词,聊陈涯略云尔。 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日,鲁迅撰。 〔1〕本篇最初以手迹制版印入金淑姿的《信》一书。该书于一九三二年以新造社名义印行,称“《断虹室丛书》第一种”。〔2〕陵天毁羽翮的故事,出于希腊神话:伊卡洛斯和他的父亲巧匠德达拉斯用蜡粘着翅膀从空中逃离克里村岛,他未听从父亲的警告,飞近太阳,蜡被融化,坠落海中而死。思士,见《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 〔3〕坐驰静坐幻想的意思。《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4〕静女见《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5〕二竖指难治的病。《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6〕生人指程鼎兴,金淑姿的丈夫。金死后他整理其遗书出版,并托人请鲁迅写序。
378 0 0
鲁迅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1]
490 0 0
杜牧
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阙闽城贺降麻。何必锦衣须太守, 别无莲幕胜王家。醴泉涌处休论水,黄菊开时独是花。 九级燕金满尊酒,却愁随诏谒承华。
437 0 0
中华文学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456 0 0
严蕊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去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485 0 0
杜甫
望层霄、五云开处。屏星光射螺浦。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梅半吐。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花娇欲语。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袴。 □□□,玉粒家家丰贮。因人岂关天数。金城千里谁能护,前召又逢后杜。□□□。见说道、长安新筑沙堤路。班催鹭序。春色醉蟠桃,胸中色线,待把衮衣补。
374 0 0
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 静处知生乐,喧中见死夸。无多珪组累,终不负烟霞。
422 0 0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百战曾夸陇上儿, 一身复作云中客。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前锋直指阴山外, 虏骑纷纷翦应碎。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343 0 0
韦应物
拂雾理孤策,薄霄眺层岑。迥升烟雾外,豁见天地心。 物象不可及,迟回空咏吟。 巨石何崔嵬,横桥架山顶。傍通日月过,仰望虹霓迥。 圣者开津梁,谁能度兹岭。 二仙自围棋,偶与樵夫会。仙家异人代,俄顷千年外。 笙鹤何时还,仪形尚相对。 石室过云外,二僧俨禅寂。不语对空山,无心向来客。 作礼未及终,忘循旧形迹。
358 0 0
明代资多士,儒林得异才。书从金殿出,人向玉墀来。 词学张平子,风仪褚彦回。崇仪希上德,近侍接元台。 曩契心期早,今游宴赏陪。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忽遇乘轺客,云倾构厦材。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 冀善初将慰,寻言半始猜。位联情易感,交密痛难裁。 远日寒旌暗,长风古挽哀。寰中无旧业,行处有新苔。 反哭魂犹寄,终丧子尚孩。葬田门吏给,坟木路人栽。 遽泄悲成往,俄传宠令回。玄经贻石室,朱绂耀泉台。 地古春长闭,天明夜不开。登山一临哭,挥泪满蒿莱。
434 0 0
王湾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436 0 0
张先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 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
420 0 0
吴文英
去国年方晏,愁心转不堪。离人与江水,终日向西南。
367 0 0
张说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454 0 0
项鸿祚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369 0 0
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 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458 0 0
吴融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351 0 0
顾况
五 我生得太早一点,连康有为们“公车上书”〔2〕的时候,已经颇有些年纪了。政变之后,有族中的所谓长辈也者教诲我,说:康有为是想篡位,所以他的名字叫有为;有者,“富有天下”,为者,“贵为天子”也。非图谋不轨而何?我想:诚然。 可恶得很! 长辈的训诲于我是这样的有力,所以我也很遵从读书人家的家教。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我自然以为极应该的,但有时心里也发生一点反抗。心的反抗,那时还不算什么犯罪,似乎诛心之律,倒不及现在之严。 但这心的反抗,也还是大人们引坏的,因为他们自己就常常随便大说大笑,而单是禁止孩子。黔首〔3〕们看见秦始皇〔4〕那么阔气,捣乱的项羽〔5〕道:“彼可取而代也!”没出息的刘邦〔6〕却说:“大丈夫不当如是耶?”我是没出息的一流,因为羡慕他们的随意说笑,就很希望赶忙变成大人,——虽然此外也还有别种的原因。 大丈夫不当如是耶,在我,无非只想不再装死而已,欲望也并不甚奢。 现在,可喜我已经大了,这大概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罢,无论用了怎样古怪的“逻辑”。 我于是就抛了死相,放心说笑起来,而不意立刻又碰了正经人的钉子:说是使他们“失望”了。我自然是知道的,先前是老人们的世界,现在是少年们的世界了;但竟不料治世的人们虽异,而其禁止说笑也则同。那么,我的死相也还得装下去,装下去,“死而后已”〔7〕,岂不痛哉! 我于是又恨我生得太迟一点。何不早二十年,赶上那大人还准说笑的时候?真是“我生不辰”〔8〕,正当可诅咒的时候,活在可诅咒的地方了。 约翰弥耳〔9〕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我们却天下太平,连冷嘲也没有。我想: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效,这才渐近于正经的活人。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四月十四日。 六 外国的考古学者们〔10〕联翩而至了。 久矣夫,中国的学者们也早已口口声声的叫着“保古!保古!保古!……” 但是不能革新的人种,也不能保古的。 所以,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长城久成废物,弱水〔11〕也似乎不过是理想上的东西。老大的国民尽钻在僵硬的传统里,不肯变革,衰朽到毫无精力了,还要自相残杀。于是外面的生力军很容易地进来了,真是“匪今斯今,振古如兹”〔12〕。至于他们的历史,那自然都没我们的那么古。 可是我们的古也就难保,因为土地先已危险而不安全。土地给了别人,则“国宝”虽多,我觉得实在也无处陈列。 但保古家还在痛骂革新,力保旧物地干:用玻璃板印些宋版书,每部定价几十几百元;“涅槃!涅槃!涅槃!〔13〕!”佛自汉时已入中国,其古色古香为何如哉!买集些旧书和金石,是劬古〔14〕爱国之士,略作考证,赶印目录,就升为学者或高人。而外国人所得的古董,却每从高人的高尚的袖底里共清风一同流出。即不然,归安陆氏的百百宋〔15〕,潍县陈氏的十钟〔16〕,其子孙尚能世守否? 现在,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他们活有余力,则以考古,但考古尚可,帮同保古就更可怕了。有些外人,很希望中国永是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这虽然可恶,却还不奇,因为他们究竟是外人。而中国竟也有自己还不够,并且要率领了少年,赤子,共成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者,则真不知是生着怎样的心肝。 中国废止读经了,教会学校不是还请腐儒做先生,教学生读“四书”么?民国废去跪拜了,犹太学校〔17〕不是偏请遗老做先生,要学生磕头拜寿么?外国人办给中国人看的报纸,不是最反对五四以来的小改革么?而外国总主笔治下的中国小主笔,则倒是崇拜道学〔18〕,保存国粹的! 但是,无论如何,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而况保古。 现状就是铁证,比保古家的万言书有力得多。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19〕,百宋千元〔20〕,天球河图〔21〕,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保古家大概总读过古书,“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22〕,该不能说是禽兽行为罢。那么,弃赤子而抱千金之璧的是什么? 四月十八日。 ※ ※ ※ 〔1〕本篇最初分两次发表下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八日、二十二日《京报副刊》。 〔2〕“公车上书”甲午(1894)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于一八九五年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会试,就集合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p#副标题#e#
39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