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
658 0 0
于濆
后达多晚荣,速得多疾倾。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 在暖须在桑,在饱须在耕。君子贵弘道,道弘无不亨。 太阳垂好光,毛发悉见形。我亦二十年,直似戴盆行。 荆山产美玉,石石皆坚贞。未必尽有玉,玉且间石生。 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
490 0 0
聂夷中
神之去,回风袅袅云容与。桂尊瑶席不复陈, 苍山绿水暮愁人。
420 0 0
司空曙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439 0 0
李煜
辞官急流中勇退不争多,厌喧烦静中闲坐。利名场说著逆耳,烟霞疾做了沉疴。若不是天意相合,这清福怎能个。【川拨棹】每日家笑呵呵,陶渊明不似我。跳出天罗,占断烟波。竹坞松坡,到处婆娑。倒大来清闲快活,看时节醉了呵!【七弟兄】唱歌,弹歌,似风魔,把功名富贵都参破。有花有酒有行窝,无烦无恼无灾祸。【梅花酒】年纪又半百过,壮志消磨,暮景磋跎,鬓发浑皤。想人生能几何?叹日月似撺梭。自相度,图个甚?谩张罗,得磨驼,且磨驼。共邻叟两三个,无拘束即脾和。【收江南】向花前莫惜醉颜酡,古和今都是一南柯,紫罗襕未必胜渔蓑。休只管恋他,急回头好景亦无多。【离亭宴煞】高竿上本事从逻逻,委实的赛他不过。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我把这势利绝,农桑不能理会,庄家过活。青史内不标名,红尘外便是我。
405 0 0
张养浩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353 0 0
贺铸
奏书归阙下,祖帐出湘东。满座他乡别,何年此会同。 藉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且莫乘流去,心期在醉中。
377 0 0
戴叔伦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346 0 0
纳兰性德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馀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398 0 0
中华文学
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残日倚楼时。断魂郎未知。 阑干移倚遍。薄幸教人怨。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376 0 0
张先
【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557 0 0
郑谷
官家有坏屋,居者愿离得。苟或幸其迁,回循任倾侧。 若当君子住,一日还修饰。必使换榱楹,先须木端直。 永令雀与鼠,无处求栖息。坚固传后人,从今勉劳力。 以兹喻臣下,亦可成邦国。虽曰愚者词,将来幸无惑。
王建
蕊小雕琼,花明镕蜡,天交一旦俱芳。丰臞虽异,皆熨水沈香。应笑粉红堕紫,初未识、调粉涂黄。凭肩处,金钿玉珥,不数寿阳妆。 思量。谁比似,酥裁笋指,蜜翦蜂房。又何须酣酒,重暖瑶觞。且放侧堆金缕,骊山冷、来浴温汤。谁题品,青枝绿萼,俱未许升堂。
363 0 0
极南极北游,东泛复西流。行匝中华地,魂销四海秋。 题诗在琼府,附舶出青州。不遇一公子,弹琴吊古丘。
466 0 0
李洞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兴堪思二古贤。陶靖节居彭泽畔, 贺知章在镜池边。鸳鸯著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470 0 0
齐己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 直到花间始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392 0 0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379 0 0
毛泽东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 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子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452 0 0
司马迁
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千门柳色连青琐, 三殿花香入紫微。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岩下偃荆扉。
373 0 0
岑参
抚事如神遇,临风独涕零。墓平春草绿,碑折古苔青。 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发言惊辨囿,撝翰动文星。 蕴策期干世,持权欲反经。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颓龄。 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轮辕无匠石,刀几有庖丁。 碌碌迷藏器,规规守挈瓶。愤容凌鼎镬,公议动朝廷。 故国将辞宠,危邦竟缓刑。钝工磨白璧,凡石砺青萍。 揭日昭东夏,抟风滞北溟。后尘遵轨辙,前席咏仪型。 木秀当忧悴,弦伤不底宁。矜夸遭斥鷃,光彩困飞萤。 白羽留谈柄,清风袭德馨。鸾凰婴雪刃,狼虎犯云屏。 兰蕙荒遗址,榛芜蔽旧坰.镮辕近沂水,何事恋明庭。
468 0 0
温庭筠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