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359 0 0
李白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如今刀笔士,不及屠沽儿。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东西南北少知音, 终年竟岁悲行路。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 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论。谁谓西江深, 涉之固无忧;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 险巇唯有世间路,一晌令人堪白头。贵人立意不可测, 等闲桃李成荆棘。风尘之士深可亲,心如鸡犬能依人。 悲来却忆汉天子,不弃相如家旧贫。劝君且饮酒, 酒能散羁愁。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
382 0 0
戎昱
长途已自穷,此去更西东。树色荣衰里,人心往返中。 别情流水急,归梦故山空。莫忘交游分,从来事一同。
443 0 0
罗隐
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小殿沈沈清夜,银灯飘落香灺。
420 0 0
孙光宪
春风满禅院,师独坐南轩。万化见中尽,始觉静性尊。 我来契平生,目击道自存。与师不动游,游此无迹门。
570 0 0
卢仝
竞渡楚乡事,夸胜锦缠头。湖光渌净,转胜雪浪舞潜虬。刚道琉璃宝苑,移作水晶珠阙,鳌顶出中流。一钓惊天地,能动此心不。 活千年,封万户,等虚舟。渺然身世,烟水浩荡一沙鸥。听得长淮风景,唤起离骚往恨,杜若满汀洲。相对老榕下,五月已先秋。
379 0 0
赵以夫
知君意不浅,立马问生涯。薄业无归地,他乡便是家。 宵吟怜桂魄,朝起怯菱花。语尽黄河上,西风日又斜。
549 0 0
罗邺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郎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363 0 0
神理今何在,斯人竟若斯。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白发今非老,青云数有奇。谁言夕郎拜,翻向夜台悲。 社里东城接,松阡北地开。闻笳春色惨,执绋故人哀。 终日南山对,何时渭水回。仁兄与恩旧,相望泣泉台。
355 0 0
李嘉祐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414 0 0
王磐
十月小春时,蓂舒六翠。天佑皇家诞贤裔。熊罴协梦,疑是麒麟分瑞。世间无限事,都如意。 粉阵香围,香娇玉媚。春酒争持泛琼蚁,笙歌缭绕,同祝我公千岁。他年陪绿野,拼酣醉。
372 0 0
中华文学
【清平乐】 双纹彩袖, 笑捧金船酒。 娇妙如花轻似柳, 劝客千春长寿。 艳歌更倚疏弦, 有情须醉尊前。 恰是可怜时候, 玉娇今夜初圆。
459 0 0
晏几道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受降追汉策,筑馆许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406 0 0
赵彦昭
【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1]
552 0 0
刘长卿
旧房西壁画支公,昨暮今晨色不同。 远客闲心无处所,独添香火望虚空。
505 0 0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丝。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 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弛张固天意,设教安能持。 兴亡道之运,否泰理所全。奈何淳古风,既往不复旋。 三皇已散朴,五帝初尚贤。王业与霸功,浮伪日以宣。 忠诚及狙诈,淆混安可甄。馀智入九霄,守愚沦重泉。 永怀巢居时,感涕徒泫然。 栋宇代巢穴,其来自三皇。迹生固为累,经始增百王。 瑶台既灭夏,琼室复陨汤。覆车世不悟,秦氏兴阿房。 继踵迷反正,汉家崇建章。力役弊万人,瑰奇殚八方。 徇志仍未极,促龄已云亡。侈靡竟何在,荆榛生庙堂。 闲居览前载,恻彼商与秦。所残必忠良,所宝皆凶嚚。 昵谀方自圣,不悟祸灭身。箕子作周辅,孙通为汉臣。 洪范及礼仪,后王用经纶。 吾观采苓什,复感青蝇诗。谗佞乱忠孝,古今同所悲。 奸邪起狡猾,骨肉相残夷。汉储殒江充,晋嗣灭骊姬。 天性犹可间,君臣固其宜。子胥烹吴鼎,文种断越铍。 屈原沈湘流,厥戚咸自贻。何不若范蠡,扁舟无还期。 尝稽真仙道,清寂祛众烦。秦皇及汉武,焉得游其藩。 情扰万机屑,位骄四海尊。既欲先宇宙,仍规后乾坤。 崇高与久远,物莫能两存。矧乃恣所欲,荒淫伐灵根。 金膏恃延期,玉色复动魂。征战穷外域,杀伤被中原。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安期返蓬莱,王母还昆仑。 异术终莫告,悲哉竟何言。 鲁侯祈政术,尼父从弃捐。汉主思英才,贾生被排迁。 始皇重韩子,及睹乃不全。武帝爱相如,既征复忘贤。 贵远世咸尔,贱今理共然。方知古来主,难以效当年。 食其昔未偶,落魄为狂生。一朝君臣契,雄辩何纵横。 运筹康汉业,凭轼下齐城。既以智所达,还为智所烹。 岂若终贫贱,酣歌本无营。 晁错抱远策,为君纳良规。削彼诸侯权,永用得所宜。 奸臣负旧隙,乘衅谋相危。世主竟不辨,身戮宗且夷。 汉景称钦明,滥罚犹如斯。比干与龙逢,残害何足悲。 绛侯成大绩,赏厚位仍尊。一朝对狱吏,荣辱安可论。 苏生佩六印,奕奕为殃源。主父食五鼎,昭昭成祸根。 李斯佐二辟,巨衅钟其门。霍孟翼三后,伊戚及后昆。 天人忌盈满,兹理固永存。方知得意者,何必乘朱轮。 灭景栖远壑,弦歌对清樽。二疏返海滨,蒋诩归林园。 萧洒去物累,此谋诚足敦。 至人顺通塞,委命固无疵。吾观太史公,可谓识道规。 留滞焉足愤,感怀殄生涯。吾叹龚夫子,秉义确不移。 晦迹一何晚,天年夭当时。薰膏自销铄,楚老空馀悲。 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京房洞幽赞,神奥咸发挥。 如何嫉元恶,不悟祸所归。谋物暗谋已,谁言尔精微。 玄元明知止,大雅尚保躬。茂先洽闻者,幽赜咸该通。 弱年赋鹪鹩,可谓达养蒙。晚节希鸾鹄,长飞戾曾穹。 知进不知退,遂令其道穷。伊昔辨福初,胡为迷祸终。 方验嘉遁客,永贞天壤同。 圣人垂大训,奥义不苟设。天道殃顽凶,神明祐懿哲。 斯言犹影响,安得复回穴。鲧瞍诞英睿,唐虞育昏孽。 盗跖何延期,颜生乃短折。鲁隐全克让,祸机遂潜结。 楚穆肆巨逆,福柄奚赫烈。田常弑其主,祚国久罔缺。 管仲存霸功,世祖成诡说。汉氏方版荡,群阉恣邪谲。 謇謇陈蕃徒,孜孜抗忠节。誓期区宇静,爰使凶丑绝。 谋协事靡从,俄而反诛灭。古来若兹类,纷扰难尽列。 道遐理微茫,谁为我昭晰。吾将询上帝,寥廓讵跻彻。 已矣勿用言,忘怀庶自悦。
521 0 0
其一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其二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469 0 0
黄景仁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2][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4]
454 0 0
槛菊愁烟沾秋露。天微冷、双燕辞去。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雕寒树。凭阑望、迢遥长路。花笺写就此情绪。特寄传、知何处。
462 0 0
杜安世
穿过它,生命从此壮美 夏日里的炎热炙烤着大地,不知不觉中,海边多起了游泳的人。向远处望去,几个小孩像在搜寻着什么。带着好奇,我走了过去,才知他们是在寻找珍珠…… 一颗小小的沙砾被蚌无意识地吞噬在嘴里,蚌觉得好痛,似乎有一把尖刀刺向它的喉咙。但一切都无可奈何,只能日日夜夜地把它磨小、磨亮才能将它吐出。终于有一天,蚌被海水冲上了海滩,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蚌嘴里的沙砾,把它取了出来,但它不再是粗糙的沙砾,而是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蚌感觉轻松了许多,重新回到了海洋中。蚌育珍珠从此为人们所知,于是它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生命从此有了夺目的光彩,每一次去海边,我都带着崇高的敬意注视着蚌的艰辛。 蛹破茧成蝶,完成了生命的诠释,用那五光十色的翅膀向人们展现了艰辛后的笑容。雨燕减肥,只为飞翔,只为在蓝天的庇护下,穿过了艰辛,让生命的乐章高昂激荡。 它是汹涌澎湃的波浪,拍打着裸露的海岸,从此海岸的大石多了几对白发的老人,几个充满纯真笑容的小孩…… 它是阻挡小溪流入大海的高山,它用尖利的岩石刺痛小溪的身体。然而小溪却奏出了叮当的清脆响声……流过它,小溪见到了大海。 它是我们前面的荆棘,阻挡着我们前进。穿过它,我们将体味到成功的滋味,从此生活中便会多一份信心。是的,每一次的巧遇,让它成为了我人生路上的主顾。我曾试着逃避,带着鸿雁的云羽荡落云霄,我曾试着放弃,重新回到起点,但一切又是那么的渺茫。仰望天空,没有一片云彩,只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忽然,耳畔似回荡着阵阵呼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昂的笑声中充满希望,带着拼搏的力量冲向天空最高处。 我的心为之一震,眼前不再是一片迷蒙的烟雾,我收拾行囊恨不得一脚跳过它。可我知道,凡事都得经过千辛万苦才显得更充实,生命才会更加壮美。 海风袭来,夕阳的余晖映红了一大片海洋。余晖穿过地平线留下了壮美的海景,而我已大步走向前方,我相信穿过它,我的生命将会更加壮美,如蛹破茧成蝶的壮举。 点评 蚌育珍珠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包含着一个经历艰辛困苦获得成功的道理,这个事例能很好地契合“雨燕减肥”这一话题的深刻寓意。文章脉络清晰,从蚌育珍珠写起,中间部分采取排比式段落点明标题中的“它”所指的内容,接着将“我”置于其中,以隐喻的写法,把“我”突破困扰找到前进方向的心灵历程展现出来,最后一段,呼应文题,点明主旨。全文立意高,文采足,被评为满分。
388 0 0
小文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