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351 0 0
戎昱
秦代将军欲建功,截龙搜兔助英雄。用多谁念毛皆拔, 抛却更嫌心不中。史氏只应归道直,江淹何独偶灵通。 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掷翻从万里戎。 君子三归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军书羽檄教谁录, 帝命王言待我成。势健岂饶淝水阵,锋铦还学历山耕。 毛干时有何人润,尽把烧焚恨始平。
408 0 0
徐夤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415 0 0
佚名
露轻风细。中庭夜色凉如水。荷香柳影成秋意。萤冷无光,凉入树声碎。玉箫金缕西楼醉。长吟短舞花阴地。素娥应笑人憔悴。漏歇帘空,低照半床睡。
322 0 0
中华文学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443 0 0
刘克庄
此地缘疏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 定知不彻南天竺,死在条支阴碛中。
383 0 0
支公好闲寂,庭宇爱林篁。幽旷无烦暑,恬和不可量。 蕙风清水殿,荷气杂天香。明月谈空坐,怡然道术忘。
424 0 0
严维
坐床难稳露蝉新,便作东西马上身。醲酒却输耽睡客, 好山翻对不吟人。无多志气禁离别,强半年光属苦辛。 箧里篇章头上雪,未知谁恋杏园春。
404 0 0
杜荀鹤
唐人小说单本,至明什九散亡;宋修《太平广记》成,又置不颁布,绝少流传,故后来偶见其本,仿以为文,世人辄大耸异,以为奇绝矣。明初,有钱唐瞿佑〔1〕字宗吉,有诗名,又作小说曰《剪灯新话》,文题意境,并抚唐人,而文笔殊冗弱不相副,然以粉饰闺情,拈掇艳语,故特为时流所喜,仿效者纷起,至于禁止,其风始衰。迨嘉靖间,唐人小说乃复出,书估往往刺取《太平广记》中文,杂以他书,刻为丛集,真伪错杂,而颇盛行。〔2〕文人虽素与小说无缘者,亦每为异人侠客童奴以至虎狗虫蚁作传,置之集中。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 而专集之最有名者为蒲松龄之《聊斋志异》。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人,幼有轶才,老而不达,以诸生授徒于家,至康熙辛卯始成岁贡生(《聊斋志异》序跋),越四年遂卒,年八十六(一六三○——一七一五)〔3〕,所著有《文集》四卷,《诗集》六卷,《聊斋志异》八卷(文集附录张元撰墓表),及《省身录》《怀刑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农桑经》等(李桓《耆献类征》四百三十一)。其《志异》或析为十六卷,凡四百三十一篇,年五十始写定,自有题辞,言“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同黄州〔4〕,喜人谈鬼,闲则命笔,因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是其储蓄收罗者久矣。然书中事迹,亦颇有从唐人传奇转化而出者(如《凤阳士人》《续黄粱》等),此不自白,殆抚古而又讳之也。至谓作者搜采异闻,乃设烟茗于门前,邀田夫野老,强之谈说以为粉本,〔5〕则不过委巷之谈而已。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又相传渔洋山人(王士祯)激赏其书,欲市之而不得,〔6〕故声名益振,竞相传钞。然终著者之世,竟未刻,至乾隆末始刊于严州〔7〕;后但明伦吕湛恩〔8〕皆有注。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如《狐谐》言博兴万福于济南娶狐女,而女雅善谈谐,倾倒一坐,后忽别去,悉如常人;《黄英》记马子才得陶氏黄英为妇,实乃菊精,居积取盈,与人无异,然其弟醉倒,忽化菊花,则变怪即骤现也。 ……一日,置酒高会,万居主人位,孙与二客分左右座,下设一榻屈狐。狐辞不善酒,咸请坐谈,许之。酒数行,众掷骰为瓜蔓之令;客值瓜色,会当饮,戏以觥移上座曰,“狐娘子大清醒,暂借一觞。”狐笑曰,“我故不饮,愿陈一典以佐诸公饮。”……客皆言曰,“骂人者当罚。”狐笑曰,“我骂狐何如?”众曰,“可。”于是倾耳共听。狐曰,“昔一大臣,出使红毛国,著狐腋冠见国王,国王视而异之,问‘何皮毛,温厚乃尔?’大臣以‘狐’对。王言‘此物生平未尝得闻。狐字字画何等?’使臣书空而奏曰,‘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主客又复哄堂。……居数月,与万偕归。……逾年,万复事于济,狐又与俱。忽有数人来,狐从与语,备极寒暄;乃语万曰,“我本陕中人,与君有夙因,遂从尔许时,今我兄弟至,将从以归,不能周事。”留之,不可,竟去。(卷五) ……陶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曾生,量亦无对,适过马,马使与陶较饮,二人……自辰以讫四漏,计各尽百壶,曾烂醉如泥,沉睡坐间,陶起归寝,出门践菊畦,玉山倾倒,委衣于侧,即地化为菊:高如人,花十余朵皆大于拳。马骇绝,告黄英;英急往,拔置地上,曰,“胡醉至此?”复以衣,要马俱去,戒勿视。既明而往,则陶卧畦边,马乃悟姊弟菊精也,益爱敬之。而陶自露迹,饮益放,……值花朝,曾来造访,以两仆舁药浸白酒一坛,约与共尽。……曾醉已惫,诸仆负之去。陶卧地又化为菊;马见惯不惊,如法拔之,守其旁以观其变,久之,叶益憔悴,大惧,始告黄英。英闻,骇曰,“杀吾弟矣!”奔视之,根株已枯;痛绝,掐其梗埋盆中,携入闺中,日灌溉之。马悔恨欲绝,甚恶曾。越数日,闻曾已醉死矣,盆中花渐萌,九月,既开,短干粉朵,嗅之有酒香,名之“醉陶”,浇以酒则茂。……黄英终老,亦无他异。(卷四) 又其叙人间事,亦尚不过为形容,致失常度,如《马介甫》一篇述杨氏有悍妇,虐遇其翁,又慢客,而兄弟祗畏,至对客皆失措云: ……约半载,马忽携僮仆过杨,直杨翁在门外曝阳扪虱,疑为佣仆,通姓氏使达主人;翁被絮去,或告马,“此即其翁也。”马方惊讶,杨兄弟岸帻出迎,登堂一揖,便请朝父,万石辞以偶恙,捉坐笑语,不觉向夕。万石屡言具食,而终不见至,兄弟迭互出入,始有瘦奴持壶酒来,俄顷引尽,坐伺良久,万石频起催呼,额颊间热汗蒸腾。俄瘦奴以馔具出,脱粟失红,殊不甘旨。食已,万石草草便去;万锺襆被来伴客寝。……(卷十) 至于每卷之末,常缀小文,则缘事极简短,不合于传奇之笔,故数行即尽,与六朝之志怪近矣。又有《聊斋志异拾遗》〔9#p#副标题#e#
357 0 0
鲁迅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457 0 0
查慎行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言下是非齐虎尾, 宿来荣辱比鸿毛。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
410 0 0
许浑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429 0 0
汪遵
海棠才试春光小,西风便吹秋去。白石粼粼,丹林点点,装缀东皋南浦。清游顿阻。谩空有园林,可无钟鼓。一曲庭花,隔江谁与问商女。 离怀浑似梦里,碧云犹冉冉,佳人何处。越岫鸡盟,秦楼燕约,争奈年华已暮。凭高吊古。算只有梅花,伴人凄楚。极目天长,淡霞明断雨。
378 0 0
仇远
荣落何相似,初终却一般。犹疑和夕照,谁信堕朝寒。 水木辉华别,诗家比象难。佳人应误拜,栖鸟反求安。 屈指期轮满,何心谓影残。庾楼清赏处,吟彻曙钟看。
449 0 0
郑谷
废宫深苑路,炀帝此东行。往事馀山色,流年是水声。 古墙丹雘尽,深栋黑煤生。惆怅从今客,经过未了情。
446 0 0
张祜
落日独归客,空山匹马嘶。萧条古关外,岐路更东西。 大泽云寂寂,长亭雨凄凄。君还到湘水,寒夜满猿啼。
366 0 0
皎然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 此身岂得多时住,更著尘心起外愁。
416 0 0
乌纱裹头,清霜篱落,黄叶林邱。渊明彭泽辞官后,不事王侯。爱的是青山旧友,喜的是绿酒新ド。相拖逗,金樽在手,烂醉菊花秋。
335 0 0
士籍令行,伯仲分明,逐一排连。问子孙何习,父兄何业,明经词赋,右具如前。最是中间,娶妻某氏,试问于妻何与焉。乡保举,那当著押,开口论钱。 祖宗立法于前。又何必更张万万千。算行开改会,限田放籴,生民凋瘵,膏血既朘。只有士心,仅存一脉,今又艰难最可怜。谁作俑,陈坚伯大,附势专权。
340 0 0
最深城郭在人烟,疑借壶中到梵天。岩树桂花开月殿, 石楼风铎绕金仙。地无尘染多灵草,室鉴真空有定泉。 应是法宫传觉路,使无烦恼见青莲。
439 0 0
李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