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道、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357 0 0
柳永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 个个诗家各筑坛, 一家横割一江山; 只知轻薄唐将晚, 更解攀翻晋以还?
439 0 0
杨万里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洗尽铅黄。素面初无一点妆。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余妍与寿阳。
332 0 0
周邦彦
重轮始发祥,齿胄方兴学。冥然升紫府,铿尔荐清乐。 奠斝致馨香,在庭纷羽籥.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
305 0 0
中华文学
丈室掩孤灯,更深霰雹增。相看云梦客,共忆祝融僧。 语合茶忘味,吟欹卷有棱。楚南山水秀,行止岂无凭。
396 0 0
黄花西上路何如,青壁连天雁亦疏。 为报长卿休涤器,汉家思见茂陵书。
445 0 0
李端
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
425 0 0
施肩吾
邓当世 “文坛”上的丑事,这两年来真也揭发得不少了:剪贴,瞎抄,贩卖,假冒。不过不可究诘的事情还有,只因为我们看惯了,不再留心它。 名人的题签,虽然字不见得一定写的好,但只在表示这书的作者或出版者认识名人,和内容并无关系,是算不得骗人的。可疑的是“校阅”。校阅的脚色,自然是名人,学者,教授。然而这些先生们自己却并无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所以真的校阅了没有是一个问题;即使真的校阅了,那校阅是否真的可靠又是一个问题。但再加校阅,给以批评的文章,我们却很少见。 还有一种是“编辑”。这编辑者,也大抵是名人,因这名,就使读者觉得那书的可靠。但这是也很可疑的。如果那书上有些序跋,我们还可以由那文章,思想,断定它是否真是这人所编辑,但市上所陈列的书,常有翻开便是目录,叫你一点也摸不着头脑的。这怎么靠得住?至于大部的各门类的刊物的所谓“主编”,那是这位名人竟上至天空,下至地底,无不通晓了,“无为而无不为”〔2〕,倒使我们无须再加以揣测。 还有一种是“特约撰稿”。刊物初出,广告上往往开列一大批特约撰稿的名人,有时还用凸版印出作者亲笔的签名,以显示其真实。这并不可疑。然而过了一年半载,可就渐有破绽了,许多所谓特约撰稿者的东西一个字也不见。是并没有约,还是约而不来呢,我们无从知道;但可见那些所谓亲笔签名,也许是从别处剪来,或者简直是假造的了。要是从投稿上取下来的,为什么见签名却不见稿呢? 这些名人在卖着他们的“名”,不知道可是领着“干薪”的?倘使领的,自然是同意的自卖,否则,可以说是被“盗卖”。“欺世盗名”者有之,盗卖名以欺世者又有之,世事也真是五花八门。然而受损失的却只有读者。 三月七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八日《申报·自由谈》。 〔2〕“无为而无不为”语见《老子》第四十八章。
364 0 0
鲁迅
固漆投胶不可开,赠君珍重抵琼瑰。 君王晓坐金銮殿,只待相如草诏来。
李商隐
庐阜东林寺,良游耻未曾。半生随计吏,一日对禅僧。 泉远携茶看,峰高结伴登。迷津出门是,子细问三乘。
367 0 0
归。十万人家儿样啼。公归去,何日是来时。
371 0 0
张孝祥
何处山不幽,此中情又别。一僧敲一磬,七子吟秋月。 激石泉韵清,寄枝风啸咽。泠然诸境静,顿觉浮累灭。 扣寂兼探真,通宵讵能辍。 好鸟无杂栖,华堂有嘉携。琴樽互倾奏,歌赋相和谐。 但嘉鱼水合,莫令云雨乖。一为鹍鸡弹,再鼓壮士怀。 初景待谁晓,新春逐君来。愿言良友会,高驾不知回。
381 0 0
孟郊
寻常三五。坐待丹山飞玉兔。试问常娥。底事清光此夜多。 尊空客满。纵有肃鸟霜鸟无处换。不倒金荷。可奈金波潋滟何。
387 0 0
谢薖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斯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316 0 0
佚名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徐昌图
金殿晨趋玉佩苍。君才久合侍龙章。花砖学士紫薇郎。 小试一麾行促诏,暂留千骑且飞觞。夜堂歌暖借春光。
466 0 0
管鉴
(孔子以季桓子受齐女乐,谏不从,望龟山而作。 龟山在太山博县。古琴操云: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 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 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344 0 0
韩愈
咏秋日海棠一岁两回春到来,花也多成败。只为云庄秋,不避东君怪,因此上向西风特地开。前日彩云飞上天,又向深秋见。翠淡遥山眉,红惨春风面,恨燕莺期天样远。霜重物华摇落秋,惊见春如旧。一笑疏篱边,更比黄花瘦,刬地殢西风犹带酒。宋玉每逢秋叹嗟,见此应欢悦。恰被风只开,莫遣霜摧谢,有他那惜花人来到也。亭下拒霜花数丛,不与渠同梦。娇倚秋阴薄,瘦怯霜华重,几时盼得日迟迟春昼永?见一日绕观十数回,只恐花憔悴。锦帐遮寒威,银烛添春意,端的是太真妃初睡起。寂寞一枝三四花,弄色书窗下。为着沉香迷,梦见嵬坡怕,且潜身在居士家。花竹满亭高士居,常把春留住。赏罢芙蓉秋,又见胭脂露,这的是绰然亭绝妙处。睡起不禁霜月苦,篱菊休相妒。恰与东君别,又被西风误,教他这粉蝶儿无是处。香满竹篱花正娇,开彻胭脂萼。不幸遭风霜,叶儿都零落,畅好是有上梢无下梢。昭群路迷关塞雪,蔡琰胡笳月。往事惟心知,新恨凭谁说,只恐怕梦回时春去也。
356 0 0
张养浩
Schopenhauer〔2〕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三月二十一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北京《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第十四号。 作者在同年四月三日《京报副刊》发表的《这是这么一个意思》中对本文曾有说明:“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见《集外集拾遗》) 〔2〕Schopenhauer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这里引述的话,见他的《比喻·隐喻和寓言》一文。
337 0 0
结算平生,风流债负,请一笔句。盖攻性之兵,花围锦阵,毒身之鸩,笑齿歌喉。岂识吾儒,道中乐地,绝胜珠帘十里楼。迷因底,叹晴干不去,待雨淋头。 休休。著甚来由。硬铁汉从来气食牛。但只有千篇,好诗好曲,都无半点,闲闷闲愁。自古娇波,溺人多矣,试问还能溺我不。高抬眼,看牵丝傀儡,谁弄谁收。
303 0 0
蒋捷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