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念与君别离,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468 0 0
佚名
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374 0 0
李隆基
刺绣非无暇,幽窗自鲜欢。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 密约临行怯,私书欲报难。无凭谙鹊语,犹得暂心宽。
399 0 0
韩偓
若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463 0 0
曹松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昼晴。更从探穴处,还作棹歌行。 丝管荷风入,帘帷竹气清。莫愁归路远,水月夜虚明。
402 0 0
孙逖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2][3][4][5]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6][7]
540 0 0
杜牧
今年秋天,在上海的日报上有一点可以算是关于文学的小小的辩论,就是为了一般的青年,应否去看《庄子》与《文选》〔2〕以作文学上的修养之助。不过这类的辩论,照例是不会有结果的,往复几回之后,有一面一定拉出“动机论”〔3〕来,不是说反对者“别有用心”,便是“哗众取宠”;客气一点,也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但我因此又想到“选本”的势力。孔子究竟删过《诗》〔4〕没有,我不能确说,但看它先“风”后“雅”而末“颂”,排得这么整齐,恐怕至少总也费过乐师的手脚,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诗选。由周至汉,社会情形太不同了,中间又受了《楚辞》〔5〕的打击,晋宋文人如二陆束皙陶潜〔6〕之流,虽然也做四言诗以支持场面,其实都不过是每句省去一字的五言诗,“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了。不过选者总是层出不穷的,至今尚存,影响也最广大者,我以为一部是《世说新语》〔7〕,一部就是《文选》。 《世说新语》并没有说明是选的,好像刘义庆或他的门客所搜集,但检唐宋类书中所存裴启《语林》〔8〕的遗文,往往和《世说新语》相同,可见它也是一部钞撮故书之作,正和《幽明录》〔9〕一样。它的被清代学者所宝重,自然因为注中多有现今的逸书〔10〕,但在一般读者,却还是为了本文,自唐迄今,拟作者不绝,甚至于自己兼加注解。〔11〕袁宏道〔12〕在野时要做官,做了官又大叫苦,便是中了这书的毒,误明为晋的缘故。有些清朝人却较为聪明,虽然辫发胡服,厚禄高官,他也一声不响,只在倩人写照的时候,在纸上改作斜领方巾,或芒鞋竹笠,聊过“世说”式瘾罢了。 《文选》的影响却更大。从曹宪至李善加五臣〔13〕,音训注释书类之多,远非拟《世说新语》可比。那些烦难字面,如草头诸字,水旁山旁诸字,不断的被摘进历代的文章里面去,五四运动时虽受奚落,得“妖孽”〔14〕之称,现在却又很有复辟的趋势了。而《古文观止》〔15〕也一同渐渐的露了脸。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的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的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所以自汉至梁的作家的文集,并残本也仅存十余家,《昭明太子集》〔16〕只剩一点辑本了,而《文选》却在的。读《古文辞类纂》者多,读《惜抱轩全集》的却少〔17〕。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 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集,一法也,如《文选》是。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又一法也,如《唐人万首绝句选》〔18〕是。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 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精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即以《文选》为例罢,没有嵇康《家诫》〔19〕,使读者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潜《闲情赋》〔20〕,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21〕意,而又拒以圣道的迂士。选本既经选者所滤过,就总只能吃他所给与的糟或醨。况且有时还加以批评,提醒了他之以为然,而默杀了他之以为不然处。纵使选者非常胡涂,如《儒林外史》所写的马二先生〔22〕,游西湖漫无准备,须问路人,吃点心又不知选择,要每样都买一点,由此可见其衡文之毫无把握罢,然而他是处州人,一定要吃“处片”,又可见虽是马二先生,也自有其“处片”式的标准了。 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 十一月二十四日记。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一月北平《文学季刊》创刊号,署名唐俟。 〔2〕《庄子》亦称《南华经》,战国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现存三十三篇。《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先秦至齐梁的诗文总集,三十卷。唐代李善为之作注,分为六十卷。关于“《庄子》与《文选》”的争论,参看《准风月谈》的《重三感旧》、《“感旧”以后》等篇。 〔3〕“动机论”施蛰存在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发表的《致黎烈文先生书——兼示丰之余先生》一文中说:“对于这《‘庄子’与‘文选’》的问题我没有要说的话了。我曾经在《自由谈》的壁上,看过几次的文字争,觉得每次总是愈争愈闹意气,而离本题愈远,甚至到后来有些参加者的动机都是可以怀疑的,我不想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漩涡,所以我不再说什么话了。昨晚套了一个现成的偈语:‘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唯无是非观,庶几免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语见《#p#副标题#e#
423 0 0
鲁迅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392 0 0
辛弃疾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
386 0 0
孟浩然
吉日初齐戒,灵巫穆上皇。焚香布瑶席,鸣佩奠椒浆。 缓舞花飞满,清歌水去长。回波送神曲,云雨满潇湘。
400 0 0
中华文学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390 0 0
宋之问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 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432 0 0
许浑
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455 0 0
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一贫曾累我,此兴未输人。 陋巷谁为俗,寒窗不染尘。石斋盟四友,年下顿生春。
447 0 0
殷尧藩
靡靡南轩蕙,迎风转芳滋。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世物自多故,达人心不羁。偶陈幕中画,未负林间期。 感恩从慰荐,循性难絷维。野鹤无俗质,孤云多异姿。 清泠松露泫,照灼岩花迟。终当税尘驾,来就东山嬉。
381 0 0
权德舆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456 0 0
虞姬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一樽自寿,不妨沈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404 0 0
远宦碧云外,此行佳兴牵。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斜日背乡树,春潮迎客船。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428 0 0
钱起
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
白居易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466 0 0
梅尧臣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