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临川谢病还,求田问舍独相关。 宋时有井如今在,却种胡麻不买山。
467 0 0
戴叔伦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松叶正秋琴韵响, 菱花初晓镜光寒。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干。
464 0 0
许浑
翠树芳条飐。的的裙腰初染。佳人携手弄芳菲,绿阴红影,共展双纹簟。插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不堪零落春晚,青苔雨后深红点。 一去门闲掩。重来却寻朱槛。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见胭脂脸。人非事往眉空敛。谁把佳期赚。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
363 0 0
欧阳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家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397 0 0
张说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 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427 0 0
刘禹锡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云屏不动掩孤嚬, 西楼一夜风筝急。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金鱼锁断红桂春, 古时尘满鸳鸯茵。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帘钩鹦鹉夜惊霜, 唤起南云绕云梦。双珰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 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493 0 0
李商隐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454 0 0
李德裕
绀筵分彩,宝图吐绚。风管晨凝,云歌晓啭。 肃事兰羞,虔申桂奠。百谷斯登,万箱攸荐。
410 0 0
佚名
黄祖才非长者俦,祢衡珠碎此江头。 今来鹦鹉洲边过,惟有无情碧水流。
376 0 0
中华文学
胡笳夜奏塞声寒,是我乡音听渐难。 料得小来辛苦学,又因知向峡中弹。 别鹤凄清觉露寒,离声渐咽命雏难。 怜君伴我涪州宿,犹有心情彻夜弹。
元稹
画舸疾如飞,遥遥泛夕晖。石鲸吹浪隐,玉女步尘归。 独有衔恩处,明珠在钓矶。
390 0 0
苏颋
何处是西林,疏钟复远砧。雁来秋水阔,鸦尽夕阳沉。 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汤师不可问,江上碧云深。
507 0 0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春景春风花似雪, 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娼家不来折。 娼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黄莺一一向花娇, 青鸟双双将子戏。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巢倾枝折凤归去。 条枯叶落任风吹。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谁家能驻西山日, 谁家能堰东流水。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不见朱唇将白貌, 唯闻素棘与黄泉。金貂有时换美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苍龙阙下君不来, 白鹤山前我应去。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362 0 0
卢照邻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536 0 0
温庭筠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46 0 0
卢梅坡
蓬莱阙下是天家,上路新回白鼻騧.急管昼催平乐酒,春衣夜宿杜陵花。
503 0 0
韩翃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396 0 0
归有光
时人嫌古画,倚壁不曾收。雨滴胶山断,风吹绢海秋。 残云飞屋里,片水落床头。尚胜凡花鸟,君能补缀休。
418 0 0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429 0 0
白居易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 此翁取适非取鱼。
340 0 0
岑参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