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395 0 0
李群玉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282 0 0
李白
黄精蒸罢洗琼杯,林下从留石上苔。 昨日围棋未终局,多乘白鹤下山来。
489 0 0
马戴
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 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总戎宽得众,市义贵能贫。 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 荣耀初题剑,清羸已拖绅。宫星徒列位,隙日不回轮。 自昔追飞侣,今为侍从臣。素弦哀已绝,青简叹犹新。 未遂挥金乐,空悲撤瑟晨。凄凉竹林下,无复见清尘。
344 0 0
刘禹锡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无香。不须更御铅黄。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367 0 0
中华文学
宋玉正秋悲,那堪更别离。从来襟上泪,尽作鬓边丝。 永水清如此,袁江色可知。到家黄菊坼,亦莫怪归迟。
388 0 0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379 0 0
蒲松龄
试六花院落。正柳绵飘坠,因风无著。吴王旧城郭。记乌衣门巷,小桥帘幕。他州寥索。漫等闲、桃英杏萼。认幽香来处,群芳尽掩,蕙心先觉。 行乐。燕雏莺友,浪语狂歌,休休莫莫。兰房绣幄。添新恨,念前约。殢十分芳景,十分春意,休惜十分共酌。任十分、吹老寒梅,戍楼画角。
320 0 0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 谁能世路趋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426 0 0
九叠嵯峨倚着天,悔随寒瀑下岩烟。深秋猿鸟来心上, 夜静松杉到眼前。书架想遭苔藓裹,石窗应被薜萝缠。 一枝筇竹游江北,不见炉峰二十年。
420 0 0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 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
292 0 0
孟浩然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陶然叩寂寞,再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香迎晓白。看烟佩霞绡,弄妆金谷。倦倚画阑,无语情深娇足。云拥瑶房翠暖,绣帐卷、东风倾国。半捻愁红,念旧游、凝伫兰翘,瑞鸾低舞庭绿。 犹想沈香亭北。人醉里,芳笔曾题新曲。自翦露痕,移取春归华屋。丝障银屏静掩,悄未许、莺窥蝶宿。绛蜡良宵,酒半阑、重绕鸳机,醉靥争妍红玉。
335 0 0
周密
元精回复,灵贶繁滋。风洒兰路,云摇桂旗。 高丘缅邈,凉部逶迟。瞻望靡及,缠绵永思。
315 0 0
佚名
舞影灯前,箫声酒外,独鹤华表重归。旧雨残云仍在,门巷都非。愁结春情迷醉眼,老怜秋鬓倚蛾眉。难忘处,犹恨绣笼,无端误放莺飞。 当时。征路远,欢事差,十年轻负心期。楚梦秦楼相遇,共叹相违。泪香沾湿孤山雨,瘦腰折损六桥丝。何时向,窗下翦残红烛,夜杪参移。
300 0 0
吴文英
【蓄英】 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 微霜兮眇眇,病殀兮鸣蜩。 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 望溪谷兮滃郁,熊罴兮呴嗥。 唐虞兮不存,何故兮久留? 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 乘云兮回回,亹亹兮自强。 将息兮兰皋,失志兮悠悠。 蒶蕴兮霉黧,思君兮无聊。 身去兮意存,怆恨兮怀愁。
【采桑子】 花前独占春风早, 长爱江梅。 秀艳清杯, 芳意先愁凤管催。 寻香已落闲人后, 此恨难裁。 更晚须来, 却恐初开胜未开。
466 0 0
晏几道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 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366 0 0
乱雨敲春,深烟带晚,水窗慵凭。空帘谩卷,数日更无花影。怕依然、旧时燕归,定应未识江南冷。最怜他、树底蔫红,不语背人吹尽。 清润。通幽径。待移灯翦韭,试香温鼎。分明醉里,过了几番风信。想竹间、高阁半开,小车未来犹自等。傍新晴、隔柳呼船,待教潮信稳。
354 0 0
张炎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30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