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从骑竹学讴吟,便殢光阴役此心。寓目不能闲一日, 闭门长胜得千金。窗悬夜雨残灯在,庭掩春风落絮深。 唯有故人同此兴,近来何事懒相寻。
461 0 0
中华文学
园居好处,是古梅飞动、欺霜凌雪。底问纷华桃李态,自倚天姿明洁。城外灵山,桥头玉水,多少佳风月。岁寒时候,南枝尤与清绝。 几回唤酒寻诗,诗成小醉,絮帽浑_侧。领略不辞身跌宕,一洗群儿啁哳。太始遗音,元和新样,到了都难说。草玄经在,对花何闷孤寂。
382 0 0
韩淲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 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387 0 0
王维
战国之世,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轹诸子。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1〕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2〕。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名平,楚同姓也,事怀王为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令原草宪令,上官大夫〔3〕欲夺其稿,不得,谗之于王,王怒而疏屈原。原彷徨山泽,见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眅眆,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抒愤懑,曰《天问》〔4〕。辞句大率四言;以所图故事,今多失传,故往往难得其解: “……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中央共牧后何怒?蜂蚁微命力协固?惊女采薇鹿何祜?北至回水萃何喜?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后盖又召还,尝欲联齐拒秦,不见用。怀王与秦婚,子兰〔5〕劝王入秦,屈原止之,不听,卒为秦所留。长子顷襄王立,子兰为令尹,亦谗屈原,王怒而迁之。原在湘沅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汨罗以死,时盖顷襄王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离骚》者,司马迁以为“离忧”,班固以为“遭忧”,王逸释以离别之愁思,扬雄则解为“牢骚”,故作《反离骚》,又作《畔牢愁》矣。〔6〕其辞述已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虽怀内美,重以修能,正道直行,而罹谗贼,于是放言遐想,称古帝,怀神山,呼龙虬,思佚女,申纾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其文几二千言,中有云: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乘鷖兮,汰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时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次述占于灵氛,问于巫咸,无不劝其远游,毋怀故宇,于是驰神纵意,将翱将翔,而濞怀宗国,终又宁死而不忍去也: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婾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今所传《楚辞》中有《九章》〔7〕九篇,亦屈原作。又有《卜居》,《渔父》,〔8〕述屈原既放,与卜者及渔人问答之辞,亦云自制,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设为问难,履韵偶句之法,则颇为词人则效,近如宋玉之《风赋》,远如相如之《子虚》,《上林》,班固之《两都》〔9〕皆是也。 《离骚》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极广远,评之语,遂亦纷繁,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10〕盖一则达观于文章,一乃局蹐于诗教,故其裁决,区以别矣。 实则《离骚》之异于《诗》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惟欲婚简狄,留二姚,或为北方人民所不敢道,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楚虽蛮夷,久为大国,春秋之世,已能赋诗,风雅之教,宁所未习,幸其固有文化,尚未沦亡,交错为文,遂生壮采。刘勰取其言辞,校之经典,〔11〕谓有异有同,固雅颂之博徒,实战国之风雅,“虽取熔经义,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辨骚》)可谓知言者已。 形式文采之所以异者,由二因缘,曰时与地。古者交接邻国,揖让之际,盖必诵诗,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12〕周室既衰,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而游说之风寝盛,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如屈原同时有苏秦者,其说赵司寇李兑〔13〕也,曰:“雒阳乘轩里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赢幐担囊,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造外阙,愿造于前,口道天下之事。”(《赵策》一)自叙其来,华饰至此,则辩说之际,可以推知。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况《离骚》产地,与《诗》不同,彼有河渭,此则沅湘,彼惟朴樕,此则兰蓲;又重巫,浩歌曼舞,足以乐神,盛造歌辞,用于祀祭。《楚辞》中有《九歌》〔14〕,谓“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 屈原放逐,……愁思怫#p#副标题#e#
553 0 0
鲁迅
【菩萨蛮】 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473 0 0
朱淑真
金碧潭者,盖水洁石鲜,光涵金碧,岩葩林茑,有助芳阴。 鉴空洞虚,道斯胜矣。而世生缠乎利害,则未暇游之。 词曰: 水碧色兮石金光,滟熠熠兮濙湟湟。泉葩映兮烟茑临, 红灼灼,翠阴阴。翠相鲜兮金碧潭,霜天洞兮烟景涵。 有幽人兮好冥绝,炳其焕兮凝其洁,悠悠千古兮长不灭。
417 0 0
台畔西风御果新,芳香精彩丽萧辰。柔条细叶妆治好, 紫蒂红芳点缀匀。几朵得陪天上宴,千株长作洞中春。 今朝圣藻偏流咏,黄菊无由更敢邻。
444 0 0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398 0 0
庾信
匀如春涧长流水,怨似秋枝欲断蝉。 可惜人间容易听,清声不到御楼前。
423 0 0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406 0 0
范云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 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396 0 0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391 0 0
苏轼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459 0 0
佚名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 不解煎胶粘日月。
451 0 0
司空图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EE 〔1〕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题下署“豫才未是草”。一九○○年一月二十六日,鲁迅由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回家度岁,二月十九日返校后写了这三首惜别的诗。
371 0 0
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烽堠惊秦塞,囚居困越吟。 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沉。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岂伊异人?兄弟具来。 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々;既见君子,庶几有臧。 有頍者弁,实维在首。尔酒既旨,尔肴既阜。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
339 0 0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573 0 0
诗经
居者无载。行者无埋。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359 0 0
良宵无意贪游玩。奈邻友、闲呼唤。六街非是少人行,不似旧时风范。笙歌零落,绮罗销减,枉了心情看。 思量往事堪肠断。怕频到、帘儿畔。朦胧月下却归来,指望阿谁收管。低头注定,两汪儿泪,百计难销遣。
38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