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450 0 0
李端
已嗟别离太远,更被光阴苦催。吴苑燕辞人去, 汾川雁带书来。愁吟月落犹望,忆梦天明未回。 今日便令歌者,唱兄诗送一杯。
440 0 0
刘禹锡
春霖催得锁烟浓,竹院莎斋径小通。 谁爱落花风味处,莫愁门巷衬残红。
433 0 0
中华文学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459 0 0
五剡乃脱选,通籍入金闺。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猎英奇。近世流风薄矣,强者立跻霄汉,弱者困尘泥。流水伯牙操,底处有钟期。 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五马宏开公道,一鹗首旌治最,迟乃速之基。不枉受人荐,更看荐人时。
352 0 0
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海色未将蓝汁染, 笔锋犹傍墨花行。散吞高下应无岸,斜蹙东南势欲倾。 坐久神迷不能决,却疑身在小蓬瀛。
455 0 0
方干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426 0 0
白居易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526 0 0
葛鸦儿
昔滥貂蝉长,同承雨露霏。今参鱼鳖守,望美洞庭归。 浦树悬秋影,江云烧落辉。离魂似征帆,恒往帝乡飞。
364 0 0
张说
地不问东西,凡木刻的图版,向来是画管画,刻管刻,印管印的。中国用得最早,而照例也久经衰退;清光绪中,英人傅兰雅氏编印《格致汇编》,〔2〕插图就已非中国刻工所能刻,精细的必需由英国运了图版来。那就是所谓“木口木刻”〔3〕,也即“复制木刻”,和用在编给印度人读的英文书,后来也就移给中国人读的英文书上的插画,是同类的。那时我还是一个儿童,见了这些图,便震惊于它的精工活泼,当作宝贝看。到近几年,才知道西洋还有一种由画家一手造成的版画,也就是原画,倘用木版,便叫作“创作木刻”,是艺术家直接的创作品,毫不假手于刻者和印者的。现在我们所要绍介的,便是这一种。 为什么要绍介呢?据我个人的私见,第一是因为好玩。说到玩,自然好像有些不正经,但我们钞书写字太久了,谁也不免要息息眼,平常是看一会窗外的天。假如有一幅挂在墙壁上的画,那岂不是更其好?倘有得到名画的力量的人物,自然是无须乎此的,否则,一张什么复制缩小的东西,实在远不如原版的木刻,既不失真,又省耗费。自然,也许有人要指为“要以‘今雅’立国”〔4〕的,但比起“古雅”来,不是已有“古”“今”之别了么? 第二,是因为简便。现在的金价很贵了,一个青年艺术学徒想画一幅画,画布颜料,就得化一大批钱;画成了,倘使没法展览,就只好请自己看。木刻是无需多化钱的,只用几把刀在木头上划来划去——这也许未免说得太容易了——就如印人的刻印一样,可以成为创作,作者也由此得到创作的欢喜。印了出来,就能将同样的作品,分给别人,使许多人一样的受到创作的欢喜。总之,是比别种作法的作品,普遍性大得远了。 第三,是因为有用。这和“好玩”似乎有些冲突,但其实也不尽然的,要看所玩的是什么。打马将恐怕是终于没有出息的了;用火药做花炮玩,推广起来却就可以造枪炮。大炮,总算是实用不过的罢,而安特莱夫一有钱,却将它装在自己的庭园里当玩艺。木刻原是小富家儿艺术,然而一用在刊物的装饰,文学或科学书的插画上,也就成了大家的东西,是用不着多说的。 这实在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但是至今没有一本讲说木刻的书,这才是第一本。虽然稍简略,却已经给了读者一个大意。由此发展下去,路是广大得很。题材会丰富起来的,技艺也会精炼起来的,采取新法,加以中国旧日之所长,还有开出一条新的路径来的希望。那时作者各将自己的本领和心得,贡献出来,中国的木刻界就会发生光焰。这书虽然因此要成为不过一粒星星之火,但也够有历史上的意义了。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九日,鲁迅记。 BB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木刻创作法》,白危编译的关于木刻的入门书,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2〕傅兰雅(JAFryer,1839—1928)英国教士。一八六一模*清咸丰十一年)来我国传教,一八七五年(清光绪元年)在上海与人合办“格致书院”,次年出版专刊西方自然科学论著摘要和科学情报资料的《格致汇编》(季刊),时断时续,至一八九二年共出二十八本。该刊附有大量刻工精细的插图。 〔3〕“木口木刻”即在木头横断面上进行的雕刻。〔4〕这是施蛰存在《“庄子”与“文选”》一文中攻击鲁迅的话:“新文学家中,也有玩木刻,考究版本,收罗藏书票,以骈体文为白话书信作序,甚至写字台上陈列了小摆设的,照丰先生的意见说来,难道他们是要以‘今雅’立足于天地之间吗?”鲁迅曾将该文录入《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的“备考”。 #p#副标题#e#
525 0 0
鲁迅
余少之时,赋和仲宣,檄如孔璋。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 榻前密启明扬。宰物者方持玉尺量。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李泰伯云:天将寿我欤。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后堂。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400 0 0
刘克庄
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防秋故乡卒,暂喜语音同。
470 0 0
项斯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458 0 0
龚自珍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1]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2]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3]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4]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5]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6]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7]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457 0 0
诗经
忽忆关中逐计车,历坊骑马信空虚。三秋病起见新雁, 八月夜长思旧居。宗伯帐前曾献赋,相君门下再投书。 如今说著犹堪泣,两宿都堂过岁除。
412 0 0
徐夤
古岸扁舟晚,荒园一径微。鸟啼新果熟,花落故人稀。 宿润侵苔甃,斜阳照竹扉。相逢尽乡老,无复话时机。
534 0 0
张祜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489 0 0
司空图
歌者簪山桔锦囊,未黄,宜荐秋风酿。何须一夜洞庭霜,好先试销金帐。豆寇梢头,丁香枝上,蘸吴姬指甲凉。剖将,试尝,止爱些酸模样。赋所感翠衫,玉簪,脂唇小樱桃淡。多情多绪眼脑馋,谁敢去胡摇撼?冷诨先口斩,呆科先探,小心儿真个敢。为俺,大胆,我倒有三分惨。小娃琵琶暖烘,醉容,逼匝的芳心动。雏莺声在小帘栊,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玉葱,翠峰,娇怯煞琵琶重。
345 0 0
乔吉
鹊惊桥断,凤怨箫闲,彩云薄晚苍凉。难致祖洲灵草,方士神香。寒松半欹涧底,恨女萝、先委冰霜。宝琴尘网,□□□□,□□□□。 依□履綦行处,酸心□,□□□□□□。□□帘垂窣地,簟竟空床。伤春燕归洞户,更悲秋、月皎回廊。同谁消遣,一年年夜夜长。
374 0 0
贺铸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 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372 0 0
杜甫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