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修道处,茆屋远嚣氛。叩齿坐明月,支颐望白云。 精神含药色,衣服带霞纹。无话瀛洲路,多年别少君。
402 0 0
贾岛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347 0 0
李白
师教本于空,流来不自东。修从多劫后,行出众人中。 衲冷湖山雨,幡轻海甸风。游吴累夏讲,还与虎溪同。
412 0 0
张蠙
近县多过客,似君诚亦稀。南楼取凉好,便送故人归。 鸟向望中灭,雨侵晴处飞。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312 0 0
岑参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378 0 0
郑愔
雪后江城红日晚。暖入香梢,渐觉玲珑满。仿佛临风妆半面。冰帘斜卷谁庭院。 折向樽前君细看。便是江南,寄我人还远。手把此枝多少怨。小楼横笛吹肠断。
352 0 0
中华文学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 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所。云汉尔固知,胡为不轻举。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激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 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 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谁能去京洛,憔悴对风尘。 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皤皤河滨叟,相遇似有耻。辍榜聊问之,答言尽终始。 一生虽贫贱,九十年未死。且喜对儿孙,弥惭远城市。 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 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309 0 0
高适
九华天际碧嵯峨,无奈春来入梦何。难与英雄论教化, 却思猿鸟共烟萝。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 都大人生有离别,且将诗句代离歌。
384 0 0
杜荀鹤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334 0 0
杨巨源
小桃闲上小莲船,半采红莲半白莲。 不似江南恶风浪,芙蓉池在卧床前。
401 0 0
白居易
会稽藩镇,舟车都会,槐庭燕寝凝香。禹穴旧踪,兰亭胜致,千岩万壑生光。舆颂美龚黄。庆慈闱戏彩,眉寿而康。寓兴西园,月台风榭赏群芳。下半阕佚
403 0 0
曹冠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奴星结柳,与君同送五家穷。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348 0 0
张元干
《隋志》:梁有《广林》二十四卷,《后林》十卷,虞喜撰,亡。《唐志》《后林》复出,无《广林》〔2〕。杜估《通典》引一节〔3〕,书实尚存;又多引虞喜说,大抵襍论礼服或驳难郑玄,谯周,贺循〔4〕,与所谓《广林》相类。又有称《释滞》,《释疑》,《通疑》〔5〕者,殆即《广林》篇目,《通疑》以难刘智《释疑》〔6〕,余不可考。今并写出,次《广林》之后。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作时间未详。原无标点。按鲁迅校录《志林》、《广林》、《范子计然》、《任子》、《魏子》五书稿本合订为一册,书写体例、字迹、用纸相同,当为同一时期所录。 《广林》,鲁迅辑本一卷,据《通典》、《后汉书》、《路史余论》校录而成,共十一则。未印行。 〔2〕《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后林新书》十卷,虞喜撰。” 《新唐书·艺文志》同。未印行。 〔3〕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代史学家。官至检校司徒同平章事。《通典》,记述上古至唐代宗时典章制度的史书,二百卷。该书卷八十八引有虞喜驳难谯周《五经然否》文一则;明注出于《广林》;其他卷中又引有虞喜驳难郑玄、谯周、贺循文九则,俱未注明出于何书。以上十则,鲁迅辑本《广林》皆录入。 〔4〕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东汉经学家。曾注《毛诗》、《三礼》等。谯周(201—270),字允南,三国蜀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人,官至光禄大夫。著有《古史考》等。 贺循,参看本书《贺循〈会稽记〉序》。 〔5〕《释滞》鲁迅辑得二则,录自《通典》卷九十三。《释疑》,鲁迅辑得一则,录自《通典》卷一○三。《通疑》,鲁迅辑得五则,录自《通典》卷九十五、九十八。 〔6〕刘智字子房,晋代平原高唐(今属山东)人。曾官侍中、尚书。著有《丧服释疑》二十卷,已佚。今有辑本一卷,在《汉魏遗书钞》中。
340 0 0
鲁迅
【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
408 0 0
韦庄
【春夕酒醒】 四弦才罢醉蛮奴, 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 一枝寒泪作珊瑚。
418 0 0
皮日休
巧绣双飞凤,朝朝伴下帷。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欲卷思君处,将啼裛泪时。何年征戍客,传语报佳期。
468 0 0
赵嘏
后记〔2〕 我看这剧本,是由于《新青年》〔3〕上的介绍,我译这剧本的开手,是在一九一九年八月二日这一天,从此逐日登在北京《国民公报》〔4〕上。到十月二十五日,《国民公报》忽被禁止出版了,我也便歇手不译,这正在第三幕第二场两个军使谈话的中途。 同年十一月间,因为《新青年》记者的希望,我又将旧译校订一过,并译完第四幕,按月登在《新青年》上。从七卷二号起,一共分四期。但那第四号是人口问题号,多被不知谁何没收了,所以大约也有许多人没有见。 周作人先生和武者小路〔5〕先生通信的时候,曾经提到这已经译出的事,并问他对于住在中国的人类有什么意见,可以说说。作者因此写了一篇,寄到北京,而我适值到别处去了,便由周先生译出,就是本书开头的一篇《与支那未知的友人》。原译者的按语中说:“《一个青年的梦》的书名,武者小路先生曾说想改作《A与战争》,他这篇文章里也就用这个新名字,但因为我们译的还是旧称,所以我于译文中也一律仍写作《一个青年的梦》。” 现在,是在合成单本,第三次印行的时候之前了。我便又乘这机会,据作者先前寄来的勘误表再加修正,又校改了若干的误字,而且再记出旧事来,给大家知道这本书两年以来在中国怎样枝枝节节的,好容易才成为一册书的小历史。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鲁迅记于北京。 ※ ※ ※ 〔1〕《一个青年的梦》日本武者小路实笃所作的四幕反战剧本。中译文在翻译时即陆续发表于北京《国民公报》副刊,至该报被禁停刊时止(一九一九年八月三日至十月二十五日),后来全剧又移刊于《新青年》月刊第七卷第二号至第五号(一九二○年一月至四月)。 单行本于一九二二年七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至一九二七年九月,又由上海北新书局再版发行:列为《未名丛刊》之一。 〔2〕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二年七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个青年的梦》单行本,未另在报刊上发表过。 〔3〕《新青年》综合性月刊,“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主编。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九一六年底迁至北京。从一九一八年一月起,李大钊等参加编辑工作。一九二二年七月休刊,共出九卷,每卷六期。鲁迅在“五四”时期同该刊有密切联系,是它的重要撰稿人,曾参加该刊编辑会议。 〔4〕《国民公报》一九○九年中国改良派为鼓吹立宪运动而创办于北京的日报,徐佛苏主编,一九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因刊登揭露段祺瑞政府的文字,被禁停刊。 〔5〕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日本作家。《白桦》杂志创办人之一,著有小说《好好先生》、剧本《他的妹妹》等。在日本侵华期间,他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译者序〔1〕 《新青年》四卷五号里面,周起明〔2〕曾说起《一个青年的梦》,我因此便也搜求了一本,将他看完,很受些感动:觉得思想很透彻,信心很强固,声音也很真。 我对于“人人都是人类的相待,不是国家的相待,才得永久和平,但非从民众觉醒不可”这意思,极以为然,而且也相信将来总要做到。现在国家这个东西,虽然依旧存在;但人的真性,却一天比一天的流露:欧战未完时候,在外国报纸上,时时可以看到两军在停战中往来的美谭,战后相爱的至情。他们虽然还蒙在国的鼓子里,然而已经像竞走一般,走时是竞争者,走了是朋友了。 中国开一个运动会,却每每因为决赛而至于打架;日子早过去了,两面还仇恨着。在社会上,也大抵无端的互相仇视,什么南北,什么省道府县,弄得无可开交,个个满脸苦相。我因此对于中国人爱和平这句话,很有些怀疑,很觉得恐怖。我想如果中国有战前的德意志一半强,不知国民性是怎么一种颜色。现在是世界上出名的弱国,南北却还没有议和,〔3〕打仗比欧战更长久。 现在还没有多人大叫,半夜里上了高楼撞一通警钟。日本却早有人叫了。他们总之幸福。 但中国也仿佛很有许多人觉悟了。我却依然恐怖,生怕是旧式的觉悟,将来仍然免不了落后。 昨天下午,孙伏园〔4〕对我说,“可以做点东西。”我说,“文章是做不出了。《一个青年的梦》却很可以翻译。但当这时候,不很相宜,两面正在交恶〔5〕,怕未必有人高兴看。”晚上点了灯,看见书脊上的金字,想起日间的话,忽然对于自己的根性有点怀疑,觉得恐怖,觉得羞耻。人不该这样做,——我便动手翻译了。 武者小路氏《新村杂感》〔6〕说,“家里有火的人呵,不要将火在隐僻处搁着,放在我们能见的地方,并且通知说,这里也有你们的兄弟。”他们在大风雨中,擎出了火把,我却想用黑幔去遮盖他,在睡着的人的面前讨好么? 但书里的话,我自然也有意见不同的地方,现在都不细说了,让各人各用自己的意思去想罢。 #p#副标题#e#
317 0 0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330 0 0
陈人杰
雪羽褵褷半惹泥,海云深处旧巢迷。池无飞浪争教舞, 洲少轻沙若遣栖。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 主人恩重真难遇,莫为心孤忆旧溪。
382 0 0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
41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