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绿殿中。 纵使凉飙生旦夕,犹堪拂拭愈头风。
463 0 0
刘禹锡
万方资以化,交泰属升平。易从业惟简,得一道斯宁。 具仪光玉帛,送舞变咸英。黍稷良非贵,明德信惟馨。
301 0 0
佚名
——拟许钦文 “……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艺术。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艺术家。——而我,……这算是什么?……”他想到这里,忽然从床上跳起来了。以先他早已想过,须得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了;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但作品就须有范围,否则,恐怕要不收的。范围就范围,……现在的青年的脑里的大问题是?……大概很不少,或者有许多是恋爱,婚姻,家庭之类罢。……是的,他们确有许多人烦闷着,正在讨论这些事。〔2〕那么,就来做家庭。然而怎么做做呢?……否则,恐怕要不收的,何必说些背时的话,然而……。他跳下卧床之后,四五步就走到书桌面前,坐下去,抽出一张绿格纸,毫不迟疑,但又自暴自弃似的写下一行题目道:《幸福的家庭》。 他的笔立刻停滞了;他仰了头,两眼瞪着房顶,正在安排那安置这“幸福的家庭”的地方。他想:“北京?不行,死气沉沉,连空气也是死的。假如在这家庭的周围筑一道高墙,难道空气也就隔断了么?简直不行!江苏浙江天天防要开仗;福建更无须说。四川,广东?都正在打。〔3〕山东河南之类?——阿阿,要绑票〔4〕的,倘使绑去一个,那就成为不幸的家庭了。上海天津的租界上房租贵;……假如在外国,笑话。云南贵州不知道怎样,但交通也太不便……。”他想来想去,想不出好地方,便要假定为A了,但又想,“现有不少的人是反对用西洋字母来代人地名的〔5〕,说是要减少读者的兴味。我这回的投稿,似乎也不如不用,安全些。那么,在那里好呢?——湖南也打仗;大连仍然房租贵;察哈尔〔6〕,吉林,黑龙江罢,——听说有马贼,也不行!……”他又想来想去,又想不出好地方,于是终于决心,假定这“幸福的家庭”所在的地方叫作A。 “总之,这幸福的家庭一定须在A,无可磋商。家庭中自然是两夫妇,就是主人和主妇,自由结婚的。他们订有四十多条条约,非常详细,所以非常平等,十分自由。而且受过高等教育,优美高尚……。东洋留学生已经不通行,——那么,假定为西洋留学生罢。主人始终穿洋服,硬领始终雪白;主妇是前头的头发始终烫得蓬蓬松松像一个麻雀窠,牙齿是始终雪白的露着,但衣服却是中国装,……” “不行不行,那不行!二十五斤!” 他听得窗外一个男人的声音,不由的回过头去看,窗幔垂着,日光照着,明得眩目,他的眼睛昏花了;接着是小木片撒在地上的声响。“不相干,”他又回过头来想,“什么‘二十五斤’?——他们是优美高尚,很爱文艺的。但因为都从小生长在幸福里,所以不爱俄国的小说……。俄国小说多描写下等人,实在和这样的家庭也不合。‘二十五斤’?不管他。那么,他们看看什么书呢?——裴伦的诗?吉支〔7〕的?不行,都不稳当。——哦,有了,他们都爱看《理想之良人》〔8〕。我虽然没有见过这部书,但既然连大学教授也那么称赞他,想来他们也一定都爱看,你也看,我也看,——他们一人一本,这家庭里一共有两本,……”他觉得胃里有点空虚了,放下笔,用两只手支着头,教自己的头像地球仪似的在两个柱子间挂着。 “……他们两人正在用午餐,”他想,“桌上铺了雪白的布;厨子送上菜来,——中国菜。什么‘二十五斤’?不管他。为什么倒是中国菜?西洋人说,中国菜最进步,最好吃,最合于卫生〔8〕:所以他们采用中国菜。送来的是第一碗,但这第一碗是什么呢?……” “劈柴,……” 他吃惊的回过头去看,靠左肩,便立着他自己家里的主妇,两只阴凄凄的眼睛恰恰钉住他的脸。 “什么?”他以为她来搅扰了他的创作,颇有些愤怒了。 “劈架,都用完了,今天买了些。前一回还是十斤两吊四,今天就要两吊六。我想给他两吊五,好不好?” “好好,就是两吊五。” “称得太吃亏了。他一定只肯算二十四斤半;我想就算他二十三斤半,好不好?” “好好,就算他二十三斤半。” “那么,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 “唔唔,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他也说不下去了,停了一会,忽而奋然的抓起笔来,就在写着一行“幸福的家庭”的绿格纸上起算草,起了好久,这才仰起头来说道: “五吊八!” “那是,我这里不够了,还差八九个……。” 他抽开书桌的抽屉,一把抓起所有的铜元,不下二三十,放在她摊开的手掌上,看她出了房,才又回过头来向书桌。他觉得头里面很胀满,似乎桠桠叉叉的全被木柴填满了,五五二十五,脑皮质上还印着许多散乱的亚剌伯数目字。他很深的吸一口气,又用力的呼出,仿佛要借此赶出脑里的劈柴,五五二十五和亚刺伯数字来。果然,吁气之后,心地也就轻松不少了,于是仍复恍恍忽忽的想——“什么菜?菜倒不妨奇特点。滑溜里脊,虾子海参,实在太凡庸。我偏要说他们吃的是‘龙虎斗’。但‘龙虎斗’又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蛇和猫,是广东的贵重菜,非大宴会不吃的。但我在江苏饭馆的菜单上就见过这名目,江苏人似乎不#p#副标题#e#
411 0 0
鲁迅
羁游白社身虽屈,高步辞场道不卑。投分共为知我者, 相寻多愧谪居时。离怀耿耿年来梦,厚意勤勤别后诗。 今日溪边正相忆,雪晴山秀柳丝垂。
420 0 0
中华文学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376 0 0
鹿虔扆
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386 0 0
钱起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1]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455 0 0
水容侵古岸,峰影度青蘋.庙竹唯闻鸟,江帆不见人。 雀声花外暝,客思柳边春。别恨转难尽,行行汀草新。
温庭筠
梅真从羽化,万古是须臾。此地名空在,西山云亦孤。 井痕平野水,坛级上春芜。纵有双飞鹤,年多松已枯。 一自白云去,千秋坛月明。我来思往事,谁更得长生。 雅韵磬钟远,真风楼殿清。今来为尉者,天下有仙名。
398 0 0
张乔
瑶姬妙格。冰姿微带霜痕拆。一般恼杀多情客。风弄横枝,残月半窗白。 孤山仙种曾移得。结根久傍王猷宅。欲笺心事呼云翮。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
296 0 0
张榘
孤云独鹤自悠悠,别后经年尚泊舟。渔父置词相借问, 郎官能赋许依投。折芳远寄三春草,乘兴闲看万里流。 莫怪杜门频乞假,不堪扶病拜龙楼。
305 0 0
皇甫冉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347 0 0
晏几道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种田意已决,决意复何如。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馀。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 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 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 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 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 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400 0 0
白居易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麯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427 0 0
杜甫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330 0 0
偶向停云堂上坐,晓猿夜鹤惊猜。主人何事太尘埃。低头还说向,被召又重来。 多谢北山山下老,殷勤一语佳哉。借君竹杖与芒鞋。径须从此去,深入白云堆。
314 0 0
辛弃疾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382 0 0
孟浩然
匹马晓路归,悠悠渭川道。晴山向孤城,秋日满白草。
337 0 0
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眼紧闭,嘴唇乌紫,她中风的脑子迷迷糊糊的,已经3天了。前两天,母亲的床前是没有人的,而今天,她的3个子女破天荒地都到齐了。老大一脸横肉,倚着床,盯着母亲,眼里有一种攫取的光。小弟小妹各有心事,又仿佛等待着什么。 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声音叫道:"3号床,准备记忆移植。"护士的话音刚落,3个人几乎同时一跃而起。 他们3个人将同时移入母亲的记忆,原因很简单,眼看着母亲快不行了,他们私下开始讨论分遗产的问题。但由于母亲突然中风,什么话也没留下,加上3个人以前从未照顾过母亲,对母亲有多少财产谁也不知道底细。 “记忆移植进入程序。”随着医生的话,3个人立即在大脑里开始了搜寻:……一间阴暗的小屋,潮湿,肮脏……沾满油渍的锅台,落灰的橱顶……这不是母亲的家吗?这样陌生,却又熟悉。老大心想,当自己含冤入狱时,是母亲四处奔走,解救了他;又是在这间屋里,他休养了一年,然后自己找了媚子当老婆。媚子逼着他抢占了母亲的堂屋,把母亲赶进了这间破房。从此,自己就再没有踏进这破屋门槛。 小妹开始了“回忆”:……腹部的痉挛,巨痛袭来,生下一个血糊糊的孩子。这孩子的双眼被血糊了个严实,睁不开。有人低下头,在孩子眼上一口一口地吮,吮了七七四十九天,血淤散尽后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不是我吗?妈说过我小时候眼睛睁不开,原来是这样。小妹的心一阵抽搐,正是这双眼睛,给了母亲多少白眼。 小弟脑海中闪出这样一幅图景:在自己家里,媳妇在大桌上吃得有滋有味,母亲却在门边的一张小凳上,手里拿着一个洋铁碗。媳妇不时用刀子般的眼光剜着母亲……这大约是去年冬天,母亲来自己家住的那些日了。我忙得不着家,原来小蓓是这样对待母亲,难怪有一天回家看见母亲在擦眼睛,我问她,她还说没什么。 3个人都在“记忆”中泪眼模糊。他们都“回忆”到了一个大包裹,土里土气的没见过。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打开老屋的门,找到那个包裹,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包裹是一双双崭新的保暖鞋,大大小小的,红红蓝蓝的。他们用哽咽的声音数着:“一双、两双、三双……”
331 0 0
小文
到处久南望,未知何日回。寄书频到海,得梦忽闻雷。 岭日当秋暗,蛮花近腊开。白身居瘴疠,谁不惜君才。
454 0 0
项斯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