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中国有时是极爱平等的国度。有什么稍稍显得特出,就有人拿了长刀来削平它。以人而论,孙桂云〔2〕是赛跑的好手,一过上海,不知怎的就萎靡不振,待到到得日本,不能跑了;阮玲玉算是比较的有成绩的明星,但“人言可畏”,到底非一口气吃下三瓶安眠药片不可。自然,也有例外,是捧了起来。但这捧了起来,却不过为了接着摔得粉碎。大约还有人记得“美人鱼”〔3〕罢,简直捧得令观者发生肉麻之感,连看见姓名也会觉得有些滑稽。契诃夫说过:“被昏蛋所称赞,不如战死在他手里。”〔4〕真是伤心而且悟道之言。但中国又是极爱中庸的国度,所以极端的昏蛋是没有的,他不和你来战,所以决不会爽爽快快的战死,如果受不住,只好自己吃安眠药片。 在所谓文坛上当然也不会有什么两样:翻译较多的时候,就有人来削翻译,说它害了创作;近一两年,作短文的较多了,就又有人来削“杂文”〔5〕,说这是作者的堕落的表现,因为既非诗歌小说,又非戏剧,所以不入文艺之林,他还一片婆心,劝人学学托尔斯泰,做《战争与和平》似的伟大的创作去。这一流论客,在礼仪上,别人当然不该说他是“昏蛋”的。批评家吗?他谦虚得很,自己不承认。攻击杂文的文字虽然也只能说是杂文,但他又决不是杂文作家,因为他不相信自己也相率而堕落。如果恭维他为诗歌小说戏剧之类的伟大的创作者,那么,恭维者之为“昏蛋”也无疑了。归根结底,不是东西而已。不是东西之谈也要算是“人言”,这就使弱者觉得倒是安眠药片较为可爱的缘故。不过这并非战死。问是有人要问的:给谁害死的呢?种种议论的结果,凶手有三位:曰,万恶的社会;曰,本人自己;曰,安眠药片。完了。 我们试去查一通美国的“文学概论”或中国什么大学的讲义,的确,总不能发见一种叫作Tsa-wen的东西。这真要使有志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青年,见杂文而心灰意懒:原来这并不是爬进高尚的文学楼台去的梯子。托尔斯泰将要动笔时,是否查了美国的“文学概论”或中国什么大学的讲义之后,明白了小说是文学的正宗,这才决心来做《战争与和平》似的伟大的创作的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中国的这几年的杂文作者,他的作文,却没有一个想到“文学概论”的规定,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他以为非这样写不可,他就这样写,因为他只知道这样的写起来,于大家有益。农夫耕田,泥匠打墙,他只为了米麦可吃,房屋可住,自己也因此有益之事,得一点不亏心的糊口之资,历史上有没有“乡下人列传”或“泥水匠列传”,他向来就并没有想到。如果他只想着成什么所谓气候,他就先进大学,再出外洋,三做教授或大官,四变居士或隐逸去了。历史上很尊隐逸,《居士传》〔6〕不是还有专书吗,多少上算呀,噫! 但是,杂文这东西,我却恐怕要侵入高尚的文学楼台去的。小说和戏曲,中国向来是看作邪宗的,但一经西洋的“文学概论”引为正宗,我们也就奉之为宝贝,《红楼梦》《西厢记》〔7〕之类,在文学史上竟和《诗经》《离骚》并列了。杂文中之一体的随笔,因为有人说它近于英国的Essay〔8〕,有些人也就顿首再拜,不敢轻薄。寓言和演说,好像是卑微的东西,但伊索和契开罗〔9〕,不是坐在希腊罗马文学史上吗?杂文发展起来,倘不赶紧削,大约也未必没有扰乱文苑的危险。以古例今,很可能的,真不是一个好消息。但这一段话,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的,要使他爬耳搔腮,热剌剌的觉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前进的杂文作者,倒决不计算着这些。 其实,近一两年来,杂文集的出版,数量并不及诗歌,更其赶不上小说,慨叹于杂文的泛滥,还是一种胡说八道。只是作杂文的人比先前多几个,却是真的,虽然多几个,在四万万人口里面,算得什么,却就要谁来疾首蹙额?中国也真有一班人在恐怕中国有一点生气;用比喻说:此之谓“虎伥”。 这本集子的作者先前有一本《不惊人集》〔10〕,我只见过一篇自序;书呢,不知道那里去了。这一回我希望一定能够出版,也给中国的著作界丰富一点。我不管这本书能否入于文艺之林,但我要背出一首诗来比一比:“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接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犹与梦时同。”这是《唐诗三百首》〔11〕里的第一首,是“文学概论”诗歌门里的所谓“诗”。但和我们不相干,那里能够及得这些杂文的和现在切贴,而且生动,泼剌,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能移人情,对不起得很,就不免要搅乱你们的文苑,至少,是将不是东西之流的唾向杂文的许多唾沫,一脚就踏得无踪无影了,只剩下一张满是油汗兼雪花膏的嘴脸。 这嘴脸当然还可以唠叨,说那一首“夫子何为者”并非好诗,并且时代也过去了。但是,文学正宗的招牌呢?“文艺的永久性”呢? 我是爱读杂文的一个人,而且知道爱读杂文还不只我一个,因为它“言之有物”。我还更乐观于杂文的开展,日见其斑斓。第一是使中国的著作界热闹,活泼;第二是使不是东西之流缩头;第三是使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在相形之下,立刻显出不死#p#副标题#e#
359 0 0
鲁迅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悄无寐。 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365 0 0
柳永
家寄征江岸,征人几岁游。不知潮水信,每日到沙头。 乘晓南湖去,参差叠浪横。前洲在何处,雾里雁嘤嘤。
351 0 0
张仲素
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 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
441 0 0
皎然
娉婷标格神仙样。几日珮环离海上。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慢引新声云际响。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301 0 0
杨无咎
若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383 0 0
曹松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 下马访陈迹,披榛诣荒庭。相看两不言,犹谓醉未醒。 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同心不共世,空见藓门青。
315 0 0
中华文学
子盍观夫,商丘之木,有樗不才。纵斧斤脾睨,何妨雪立,风烟傲兀,怎问春回。老子似之,倦游久矣,归晒渔箬羹芋魁。村锄外,闻韭今有子,芥已生台。 天于我辈悠哉。纵作赋问天天亦猜。且醉无何有,酒徒陶陆,与二三子,诗友陈雷。正尔眠云,阿谁敲月,不是我曹不肯来。君且住,怕口生荆棘,胸有尘埃。
291 0 0
方岳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394 0 0
包佶
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 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 孟阳逢山旧,仙馆留清才。日晚劝趣别,风长云逐开。 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唯有仗忠信,音书报云雷。
333 0 0
王昌龄
魏武平生不好香,枫胶蕙炷洁宫房。 可知遗令非前事,却有馀薰在绣囊。 花飞蝶骇不愁人,水殿云廊别置春。 晓日靓妆千骑女,白樱桃下紫纶巾。
358 0 0
陆龟蒙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281 0 0
杜甫
【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1] 一枕新凉一扇风。[2] 睡起秋声无觅处,[3] 落阶梧叶月明中。[4]
407 0 0
刘翰
晚烟洲雾并苍苍,河雁惊飞不作行。 回旆转舟行数里,歌声犹自逐清湘。
309 0 0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猿啾啾兮怨月, 江渺渺兮多烟。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使君爱人兼爱山, 时引双旌万木间。政成人野皆不扰,遂令法侣性安闲。
289 0 0
皇甫冉
一块晦色的路碑 脚步轻些,过路人!休惊动那最可爱的灵魂,如今安眠在这地下,有绛色的野草花掩护她的余烬。你且站定,在这无名的土阜边,任晚风吹弄你的衣襟,倘如这片刻的静定感动了你的悲悯,让你的泪珠圆圆的滴下——为这长眠着的美丽的灵魂!过路人,假若你也曾在这人间不平的道上颠顿,让你此时的感愤凝成最锋利的悲悯,在你的激震着的心叶上,刺出’滴,两滴的鲜血——为这遭冤屈的最纯洁的灵魂!
310 0 0
徐志摩
一水萦回。参天古木,夹岸苍崖。三十三年,客星堂上,几度曾来。 眼看变化云雷。分白首、烟波放怀。细细平章,钓台毕竟,高似云台。
382 0 0
袁去华
听歌桂席阑,下马槐烟里。豪门腐粱肉,穷巷思糠秕。 孤灯照独吟,半壁秋花死。迟明亦如晦,鸡唱徒为尔。
398 0 0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344 0 0
李商隐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37 0 0
黄蘖禅师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