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南楼三五夜,曾听凤管昭华。尊前此际重兴嗟。素娥端有恨,烟霭等闲遮。 珍重主人留客意,厌厌缓引流霞。夜闲银汉淡天涯。亭亭丹桂现,耿耿玉绳斜。
288 0 0
蔡伸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414 0 0
张若虚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
426 0 0
杜牧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1][2]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3][4][5]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6]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樽。[7][8][9][10]
449 0 0
李贺
名贵四科首,班宜二妙齐。如何厌白简,未得步金闺。 寓直晦秋雨,吟馀闻远鸡。漏声过旦冷,云色向窗低。 谁谓霄汉近,翻嗟心事暌。兰滋人未握,霜晓鹗还栖。 伫见田郎字,亲劳御笔题。
340 0 0
钱起
玉狻猊,金叶暖。馥馥香云不断。长下著,绣帘重。怕随花信风。 傍蔷薇,摇露点。衣润得香长远。双枕凤,一衾鸾。柳烟花雾间。
363 0 0
毛滂
既食丈人粟,又饱丈人刍。今日相偿了,永离三恶途。
312 0 0
佚名
【玉楼春】 洛阳正值芳菲节, 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 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 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 唯有寂寥孤馆月。
364 0 0
欧阳修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 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396 0 0
白居易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326 0 0
苏轼
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
471 0 0
残月半篱。残雪半枝。孤吟自款柴扉。听猿啼鸟啼。 人归未归。无诗有诗。水边伫立多时。问梅花便知。
337 0 0
周密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406 0 0
王维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将军金印亸紫绶, 御史铁冠重绣衣。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陆浑山下佳可赏, 蓬阁闲时日应往。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摇鞭举袂忽不见, 千树万树空蝉鸣。
330 0 0
岑参
仆射陂前是传邮,去程雕鹗弄高秋。吟抛芍药裁诗圃, 醉下茱萸饮酒楼。向日迥飞驹皎皎,临风谁和鹿呦呦。 明年二月仙山下,莫遣桃花逐水流。
418 0 0
谭用之
中国是东方的一头雄狮,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世界为之震惊。“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让中国再次受瞩目于世界舞台,中华美食也随着经济带的推建而备受世人关注。中国的发展,稳步前进。 我所认识的中国,强大、友好。“一带一路”经济带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与他国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发展,可谓“双赢”。自古以来,中国以和平、友好的面孔示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增进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胡麻、胡豆、香料等食材也随之传入中国,汇集于中华美食。漠漠古道,驼铃阵阵,这条路奠定了“一带一路”的基础,让世界认识了中国。 谈起中国,不得不提中华美食。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我所认识的中国,美食种类繁多,令人垂涎不已。中国有四大菜系,各具特色,美食文化历史悠久。除夕有饺子,端午有粽子,中秋食月饼。然而,中华美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每道菜甚至每个食材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和传统赋予的内涵。除夕夜吃鱼且不能吃完,代表“年年有余”;粤人喜吃发菜,因其音似“发财”;元宵的汤圆被看作团圆的象征……在今年杭州G20峰会的国家领导人晚宴上,中国菜就像中国的名牌一样被隆重亮出,受到他国领导人的赞赏。中华美食在传承传统的前提下,还会创新地融入新元素,例如我们在超市看到的“巧克力馅月饼”、“饼干粒汤圆”等。中国,真是个古老而有活力,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国家。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是国人心头的隐患。不法商家无良制作地沟油、毒奶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健康,更是在中华美食的闪亮名片上划下不光彩的一笔。这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在不断整治中得到好转,商家也大多诚信经营。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曾坦言:“小利靠智,大利靠诚”。商家的诚信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利民利己。希望中国的食品越来越安全,只有这样,中华美食才能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才能更好地让国人、世人品尝到纯正的中华美食。 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迸发无穷的乐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前路遥远且充满未知,我们要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所认识的中国,必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17 0 0
小文
醉竿直。一叶扁舟漾碧。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都属沧浪傲客。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 飘然去无迹。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盈钩香饵鱼争食。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占江南江北。 堪恻。利名积。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须知此乐天无极。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
291 0 0
中华文学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树色到京三百里, 河流归汉几千年。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殷尧藩
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
346 0 0
高适
莫倦寻春去,都无百日游。更堪正月过,已是一分休。 泉暖声才出,云寒势未收。晚来重作雪,翻为杏花愁。
32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