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庭木已衰空月亮, 城砧自急对霜繁。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275 0 0
李益
令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佳人宿妆薄,芳树彩绳闲。 归思偏消酒,春寒为近山。花枝不可见,别恨灞陵间。
293 0 0
羊士谔
箭头破帖浑无敌,杖底敲球远有声。马走千蹄朝万乘, 地分三郡拥双旌。春风欲尽山花发,晓角初吹客梦惊。 不是邢公来镇此,长安西北未能行。
341 0 0
贾岛
去年河上送行人,万里弓旌一武臣。 闻道玉关烽火灭,犬戎知有外家亲。
377 0 0
中华文学
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嵘。天生天杀岂天怒, 忍使朝朝喂猛虎。关东驿路多丘荒,行人最忌税人场。 张彦雄特制残暴,见之叱起如叱羊。鸣弦霹雳越幽阻, 往往依林犹抵拒。草际旋看委锦茵,腰间不更抽白羽。 老饕已毙众雏恐,童稚揶揄皆自勇。忠良效顺势亦然, 一剑猜狂敢轻动。有文有武方为国,不是英雄伏不得。 试征张彦作将军,几个将军愿策勋?
356 0 0
韦庄
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310 0 0
杜甫
本求仙郡是闲居,岂向郎官更有书。溪石谁思玉匠爱, 烟鸿愿与弋人疏。自来江上眠方稳,旧在城中病悉除。 唯见君诗难便舍,寒宵吟到晓更初。
354 0 0
姚合
暑气檐前过,蝉声树杪交。待潮生浦口,看雨过山坳。 才见兰舟动,仍闻桂楫敲。窣云朱槛好,终睹凤来巢。
329 0 0
韩偓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苏轼
【横塘渡】 横塘渡,临水步。 郎西来,妾东去。 妾非倡家女, 红楼大姓妇。 吹花误唾郎, 感郎千金顾。 妾家住虹桥, 朱门十字路。 认取辛夷花, 莫过杨梅树。
450 0 0
袁宏道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礼物还旧,朝章中兴。 龙图友及,骏命恭膺。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286 0 0
佚名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 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 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 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象。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体空得化元,观有遗细想。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 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探奇极遥瞩,穷妙閟清响。 理会方在今,神开庶殊曩。兹游苟不嗣,浩气竟谁养。 道异诚所希,名宾匪余仗。超摅藉外奖,俯默有内朗。 鉴尔揖古风,终焉乃吾党。潜躯委缰锁,高步谢尘坱. 蓄志徒为劳,追踪将焉仿。淹留值颓暮,眷恋睇遐壤。 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泱漭。殊风纷已萃,乡路悠且广。 羁木畏漂浮,离旌倦摇荡。昔人叹违志,出处今已两。 何用期所归,浮图有遗像。幽蹊不盈尺,虚室有函丈。 微言信可传,申旦稽吾颡。
柳宗元
香径小船通,菱歌绕故宫。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 荷叶桥边雨,芦花海上风。归心无处托,高枕画屏中。
371 0 0
许浑
风幸多情开得好。忍却吹教零落了。弄花衣上有馀香,春已老。枝头少。况又酒醒鶗鴂晓。 一片初飞情已悄。可更如今纷不扫。年随流水去无踪,恨不了。愁不了。楼外远山眉样小。
303 0 0
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364 0 0
李贺
谁屑琼瑶事青z3,旧传名品出华阳。 应宜仙子胡麻拌,因送刘郎与阮郎。
华阳道士南游归,手中半卷青萝衣。自言逋客持赠我, 乃是钱塘丁翰之。连江大抵多奇岫,独话君家最奇秀。 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洞庭秋石瘦。草堂暗引龙泓溜, 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容收,往往儿童杂猿狖。 去岁猖狂有黄寇,官军解散无人斗。满城奔迸翰之闲, 只把枯松塞圭窦。前度相逢正卖文,一钱不直虚云云。 今来利作采樵客,可以抛身麋鹿群。丁隐君,丁隐君, 叩头且莫变名氏,即日更寻丁隐君。
418 0 0
陆龟蒙
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日日芙蓉生夏水, 年年杨柳变春湾。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 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间。
284 0 0
H.M.〔2〕兄: 我到此快要一个月了,懒在一所三层楼上,对于各处都不大写信。这楼就在海边,日夜被海风呼呼地吹着。海滨很有些贝壳,检了几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四围的人家不多,我所知道的最近的店铺,只有一家,卖点罐头食物和糕饼,掌柜的是一个女人,看年纪大概可以比我长一辈。 风景一看倒不坏,有山有水。我初到时,一个同事便告诉我:山光海气,是春秋早暮都不同。还指给我石头看:这块像老虎,那块像癞虾蟆,那一块又像什么什么……。我忘记了,其实也不大相像。我对于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所以即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但好几天,却忘不掉郑成功〔3〕的遗迹。离我的住所不远就有一道城墙,据说便是他筑的。一想到除了台湾,这厦门乃是满人入关以后我们中国的最后亡的地方,委实觉得可悲可喜。台湾是直到一六八三年,即所谓“圣祖仁皇帝”二十二年才亡的,这一年,那“仁皇帝”们便修补“十三经”和“二十一史”的刻板〔4〕。现在呢,有些国民巴不得读经;殿板“二十一史”也变成了宝贝,古董藏书家不惜重资,购藏于家,以贻子孙云。然而郑成功的城却很寂寞,听说城脚的沙,还被人盗运去卖给对面鼓浪屿的谁,快要危及城基了。 〔5〕有一天我清早望见许多小船,吃水很重,都张着帆驶向鼓浪屿去,大约便是那卖沙的同胞。 周围很静;近处买不到一种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时也觉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见灰烟瘴气的《现代评论》。这不知是怎的,有那么许多正人君子,文人学者执笔,竟还不大风行。 这几天我想编我今年的杂感了。自从我写了这些东西,尤其是关于陈源的东西以后,就很有几个自称“中立”的君子给我忠告,说你再写下去,就要无聊了。我却并非因为忠告,只因环境的变迁,近来竟没有什么杂感,连结集旧作的事也忘却了。前几天的夜里,忽然听到梅兰芳〔6〕“艺员”的歌声,自然是留在留声机里的,像粗糙而钝的针尖一般,刺得我耳膜很不舒服。于是我就想到我的杂感,大约也刺得佩服梅“艺员”的正人君子们不大舒服罢,所以要我不再做。然而我的杂感是印在纸上的,不会振动空气,不愿见,不翻他开来就完了,何必冒充了中立来哄骗我。我愿意我的东西躺在小摊上,被愿看的买去,却不愿意受正人君子赏识。世上爱牡丹的或者是最多,但也有喜欢曼陀罗〔7〕花或无名小草的,朋其〔8〕还将霸王鞭种在茶壶里当盆景哩。不过看看旧稿,很有些太不清楚了,你可以给我抄一点么? 此时又在发风,几乎日日这样,好像北京,可是其中很少灰土。我有时也偶然去散步,在丛葬中,这是Borel〔9〕讲厦门的书上早就说过的:中国全国就是一个大墓场。墓碑文很多不通:有写先妣某而没有儿子的姓名的;有头上横写着地名的;还有刻着“敬惜字纸”四字的,不知道叫谁敬惜字纸。 这些不通,就因为读了书之故。假如问一个不识字的人,坟里的人是谁,他道父亲;再问他什么名字,他说张二;再问他自己叫什么,他说张三。照直写下来,那就清清楚楚了。而写碑的人偏要舞文弄墨,所以反而越舞越胡涂,他不知道研究“金石例”〔10〕的,从元朝到清朝就终于没有了局。 我还同先前一样;不过太静了,倒是什么也不想写。 鲁迅。九月二十三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厦门《波艇》月刊第一号(原刊未注明出版年月,当为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2〕H.M.是“害马”的罗马字拼音“Haima”的缩写。这是鲁迅对许广平的戏称,因她在女师大风潮中曾被杨荫榆称做“害群之马”。 〔3〕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一六四六年(清顺治三年),他反对父亲郑芝龙投降清王朝,毅然在南澳起兵,驻守金门、厦门,连年出击闽粤江浙等地,屡败清兵;一六六一年(南明永历十五年),率舰队渡台湾海峡,驱逐侵占我国领土的荷兰殖民者,积极经营台湾,以作抗清根据地。在他死后,厦门于一六八○年(清康熙十九年)、台湾于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先后被清兵攻占。下文的“圣祖仁皇帝”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庙号。 〔4〕清代王先谦《十朝东华录》:康熙二十二年十月,“礼部议复,国子监祭酒王士正(按即王士禛)奏:明代南北两雍,皆有《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刻板,今国学所藏,漫漶残缺,宜及时修补……从之。”按在清康熙时仅有明监本(明代国子监刻印的版本)“二十一史”;至乾隆时合“二十一史”及《旧唐书》、《旧五代史》、《明史》共二十四部,定为“正史”,由武英殿刻印;“殿板”,即指武英殿所刻的版本。 〔5〕厦门大学附近的镇北关是郑成功为防御清兵而建造的,靠近城脚的海滩满铺可做玻璃原料的白沙,当时有人把它偷运到鼓浪屿,卖给台湾人设立的货栈,再转运到日本占领下的台湾的玻璃厂。 〔6〕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州人,京剧艺术家。 〔7〕曼陀罗亦称“风茄儿”。茄科,一年生有毒草本,花大,色白。 〔8〕#p#副标题#e#
288 0 0
鲁迅
松阴连竹影,中有芜苔井。清风此地多,白日空自永。 景阳公干孙,诗句得真景。劝我不须归,月出东斋静。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