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光昼方炽,暑气宵弥毒。摇扇风甚微,褰裳汗霢霂。 起向月下行,来就潭中浴。平石为浴床,洼石为浴斛。 绡巾薄露顶,草屦轻乘足。清凉咏而归,归上石楼宿。
417 0 0
白居易
西风吹冷沈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 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362 0 0
毛滂
红绕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 隋家不向此中尽,汴水应无东去声。
376 0 0
中华文学
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 路傍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
379 0 0
无穷名利尘,轩盖逐年新。北阙东堂路,千山万水人。 云离僧榻曙,燕远凤楼春。荏苒文明代,难归钓艇身。
385 0 0
张乔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 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侍公归。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400 0 0
杨炎正
卑静身后老,高动物先摧。方圆水任器,刚劲木成灰。 大道母群物,达人腹众才。时吟尧舜篇,心向无为开。 彼隐山万曲,我隐酒一杯。公庭何所有,日日清风来。
413 0 0
孟郊
西池旧约。燕语柳梢桃萼。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 飘泊。江湖载酒,十年行乐。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只愁被、撩拨春心,烦恼怎生安著。
375 0 0
吕渭老
曾袖篇章谒长卿,今来附凤事何荣。星临南省陪仙步, 春满东朝接珮声。谈笑不拘先后礼,岁寒仍契子孙情。 龙墀仗下天街暖,共看圭峰并马行。
380 0 0
郑谷
凉入三湘,秋气爽、江澄沙白。人欲去、离愁黯黯,莫留行色。杯在中朝陪鹓鹭,暂来南楚分风月。与元枢、鹗荐共扶摇,朝天阙。 皇华使,和戎策。西府赞,中兴业。有缁衣同美,武公勋烈。樯燕已知添别意,骊驹谁为歌新阕。恨此情、如月过中秋,圆还缺。
319 0 0
杳杳复苍然,无云日暮天。象分青气外,景尽赤霄前。 渐吐星河色,遥生水木烟。从容难附丽,顾步欲澄鲜。 但见收三素,何能测上玄。应非暂呈瑞,不许出山川。
368 0 0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316 0 0
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 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 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
韩偓
杀气不上天,阴风吹雨血。冤魂不入地,髑髅哭沙月。 人命固有常,此地何夭折。
469 0 0
刘叉
水痕吹杏雨,正人在、隔江船。看燕集春芜,渔栖暗竹,湿影浮烟。余寒尚犹恋柳,怕东风、未肯擘晴绵。愁重迟教醉醒,梦长催得诗圆。 楼前。笑语当年。情款密、思留连。记白月依弦,青天堕酒,衮衮山川。垂髫至今在否,倚飞台、谁掷买花钱。不是寻春较晚,都缘听得啼鹃。
320 0 0
张炎
【赠秀才从军】 浩浩洪流[1],带我邦畿[2] 。 萋萋绿林[3],奋荣扬辉[4] 。 鱼龙瀺灂[5],山鸟群飞。 驾言出游[6],日夕忘归。 思我良明[7],如渴如饥。 愿言不获[8],伦矣其悲[9] 。
452 0 0
嵇康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446 0 0
晁补之
去年今日游稽古。斓斑曾著莱衣舞。四世共团栾。津然一笑欢。 归期今不远。孥累俱先遣。犹有社中人。相从寂寞滨。
356 0 0
郭应祥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429 0 0
汪遵
一笈携归紫阁峰,马蹄闲慢水溶溶。黄昏后见山田火, 胧fC时闻县郭钟,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翘松。 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
39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