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耆英,谁似得、三朝元老。尚留个、管夷吾在,何忧江表。世道方占公出处,裔夷争问今年貌。怎不移、此手整乾坤,长闲了。 灵寿却,斑衣绕。如瓶李,如瓜枣。把禅龛闭定,怕蒲轮到。师尚父年浑未艾,中书令考犹为少。看画盆、岁岁浴曾玄,添怀抱。
367 0 0
刘克庄
蝉蜕遗虚白,蜺飞入上清。同人悲剑解,旧友觉衣轻。 黄鹄遥将举,斑麟俨未行。惟应鲍靓室,中夜识琴声。 金格期初至,飙轮去不停。山摧武担石,天陨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门人泣蔡经。空闻留玉舄,犹在阜乡亭。 空宇留丹灶,层霞被羽衣。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想君旋下泪,方款里闾扉。
453 0 0
李德裕
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 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闾年少看。
531 0 0
卢肇
香红飘没明春水,寒食万家游舫。整整斜斜,疏疏密密,帘缬旗红相望。江波荡漾。称彩舰龙舟,绣衣霞桨。舞楫争先,歌笑箫鼓乱清唱。 重来刘郎又老,对故园桃红春晚,尽成惆怅。泪雨难晴,愁眉又结,翻覆十年手掌。如今怎向。念舞板歌尘,远如天上。斜日回舟,醉魂空舞扬。
351 0 0
吕渭老
本是张公子,曾名萼绿华。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492 0 0
李贺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馀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382 0 0
韦应物
固陵江上,暮云急、一夜打头风雨。催送春江船上水,笑指□山归去。靴帽丛中,渔樵席上,总是安行处。惟余旧话,为公今日拈取。 见说家近岷山,翠云平楚,万古青如故。要把平生三万轴,唤取山灵分付。庐阜嵩高,睢阳岳麓,会与岷为伍。及时须做,鬓边应未迟暮。顷得手帖曾及此,故云。
348 0 0
中华文学
因为长久没有小孩子,曾有人说,这是我做人不好的报应,要绝种的。房东太太讨厌我的时候,就不准她的孩子们到我这里玩,叫作“给他冷清冷清,冷清得他要死!”但是,现在却有了一个孩子,虽然能不能养大也很难说,然而目下总算已经颇能说些话,发表他自己的意见了。不过不会说还好,一会说,就使我觉得他仿佛也是我的敌人。 他有时对于我很不满,有一回,当面对我说:“我做起爸爸来,还要好……”甚而至于颇近于“反动”,曾经给我一个严厉的批评道:“这种爸爸,什么爸爸!?” 我不相信他的话。做儿子时,以将来的好父亲自命,待到自己有了儿子的时候,先前的宣言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况且我自以为也不算怎么坏的父亲,虽然有时也要骂,甚至于打,其实是爱他的。所以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如果真的是一个“什么爸爸”,他还敢当面发这样反动的宣言么? 但那健康和活泼,有时却也使他吃亏,九一八事件后,就被同胞误认为日本孩子,骂了好几回,还挨过一次打——自然是并不重的。这里还要加一句说的听的,都不十分舒服的话:近一年多以来,这样的事情可是一次也没有了。 中国和日本的小孩子,穿的如果都是洋服,普通实在是很难分辨的。但我们这里的有些人,却有一种错误的速断法: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 然而奇怪,我曾在日本的照相馆里给他照过一张相,满脸顽皮,也真像日本孩子;后来又在中国的照相馆里照了一张相,相类的衣服,然而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了。 为了这事,我曾经想了一想。 这不同的大原因,是在照相师的。他所指示的站或坐的姿势,两国的照相师先就不相同,站定之后,他就瞪了眼睛,覗机摄取他以为最好的一刹那的相貌。孩子被摆在照相机的镜头之下,表情是总在变化的,时而活泼,时而顽皮,时而驯良,时而拘谨,时而烦厌,时而疑惧,时而无畏,时而疲劳……。照住了驯良和拘谨的一刹那的,是中国孩子相;照住了活泼或顽皮的一刹那的,就好像日本孩子相。 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假使有一个孩子,自以为事事都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满脸笑容,实际上却总是阴谋暗箭,我实在宁可听到当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而且希望他自己是一个东西。 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又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摹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摹仿”决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摹仿”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否则,只不过是一个“恨恨而死”〔2〕而已。 我在这里还要附加一句像是多余的声明:我相信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3〕,要诱中国人做奴才;而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八月七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日《新语林》半月刊第四期,署名孺牛。 〔2〕“恨恨而死”指空自愤恨不平而不去进行实际的改革工作。参看《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 〔3〕“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作者在《申报·自由谈》发表了《玩笑只当它玩笑(上)》一文,批判当时某些借口反对欧化句法而攻击白话文的人;八月七日,文公直在同刊发表致作者的公开信,说他主张采用欧化句法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参看《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一文的附录。 #p#副标题#e#
390 0 0
鲁迅
海风叶叶驾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锦诰凄凉遗去恨, 玉箫哀绝醉离情。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珮轻。 从此暂辞华表柱,便应千载是归程。 五峰已别隔人间,双阙何年许再还。既扫山川收地脉, 须留日月驻天颜。霞觞共饮身虽在,风驭难陪迹未闲。 从此枕中唯有梦,梦魂何处访三山。 仙老闲眠碧草堂,帝书征入白云乡。龟台欲署长生籍, 鸾殿还论不死方。红露想倾延命酒,素烟思爇降真香。 五千言外无文字,更有何词赠武皇。
407 0 0
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逾玄。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 蜂供和饵蜜,人寄买溪钱。紫燕长巢硐,青龟忽上莲。 箧藏征隐诏,囊佩摄生篇。圃暖芝台秀,岩春乳管圆。 池栖子孙鹤,堂宿弟兄仙。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
463 0 0
陆龟蒙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451 0 0
汪元量
春云薄薄日辉辉,宫树烟深隔水飞。 应为能歌系仙籍,麻姑乞与女真衣。
426 0 0
郑谷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
384 0 0
张九龄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406 0 0
陈允平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巫峡忽如瞻华岳, 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373 0 0
杜甫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398 0 0
细想劳生,等闲聚散,冉冉轻似秋烟。莲心暗苦,月意难圆。神京去路三千。当日风流,有妖饶枕上,软媚尊前。何计访蓬仙。断肠中、一叶晴川。 至而今、追思往事,奈向梦也难到奴边。自恨不如兰灯,通宵尚照伊眠。恰道无缘。被人劝休莫瞒天。多应是、前生负你,今世使我偿填。
435 0 0
刘弇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383 0 0
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542 0 0
李世民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445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