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持戟护轩檐,天乐传教万姓瞻。 楼上美人相倚看,红妆透出水晶帘。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人笑语和。 月影殿开闻晓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410 0 0
中华文学
别墅军城下,闲喧未可齐。春深花蝶梦,晓隔柳烟鞞. 韶景浮寒水,疏杨映绿堤。沿洄看竹色,来往听莺啼。 久慢持生术,多亲种药畦。家贫知素行,心苦见清溪。 越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禅机空寂寞,雅趣赖招携。 本寺重江外,游方二室西。裴回恋知己,日夕草萋萋。
364 0 0
【湘月】 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 ,居濒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卧起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 。坐客皆小冠綀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 。鬲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 五湖旧约, 问经年底事, 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渐唤我, 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 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 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 烟鬟雾鬓, 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 叹坐客、 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 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 旧家乐事谁省。
382 0 0
姜夔
花阴如坐木兰船。风露正娟娟。翠盖匝庭芳影,青蛟平地飞涎。 春撩狂兴,香迷痛饮,中圣中贤。携取一枝同梦,从他五夜如年。
302 0 0
张元干
何时到故乡,归去佩铜章。亲友移家尽,闾阎百战伤。 背关馀草木,出塞足风霜。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
406 0 0
方干
知君归觐省,称意涉通津。解缆汀洲晓,张帆烟水春。 牵吟芳草远,贳酒乱花新。拜庆庭闱处,蟾枝香满身。
411 0 0
【甘棠】[1]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2]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490 0 0
诗经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白发更添今日鬓, 青衫不改去年身。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376 0 0
白居易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339 0 0
李珣
秦兴版筑时,翦伐不知谁。异代馀根在,幽人得手持。 细看生古意,闲倚动边思。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
433 0 0
李频
台阶好赤松,别业对青峰。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 虹旗萦秀木,凤辇拂疏筇。径直千官拥,溪长万骑容。 水堂开禹膳,山阁献尧钟。皇鉴清居远,天文睿奖浓。 岩泉他夕梦,渔钓往年逢。共荣丞相府,偏降逸人封。
360 0 0
沈佺期
是雨还堪拾。道非花、又从帘外,受风吹入。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积至暮、萤光熠熠。色映万山迷远近,满空浮、似片应如粒。忘炼得,我双睫。 吟肩耸处飞来急。故撩人、黏衣噀袖,嫩香堪浥。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见僧舍、茶烟飘湿。天女不知维摩事,漫三千、世界缤纷集。是翦水,谁能及。
葛长庚
【生查子】 红尘陌上游, 碧柳堤边住。 才趁彩云来, 又逐飞花去。 深深美酒家, 曲曲幽香路。 风月有情时, 总是相思处。
412 0 0
晏几道
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即应迎鹤书,肯羡于洞洪。 高步前山前,高歌北山北。数载卖甘橙,山赀近云足。 新诗不将出,往往僧乞得。唯云李太白,亦是偷桃贼。 吟狂鬼神走,酒酽天地黑。青刍生阶除,撷之束成束。
391 0 0
贯休
郭泰曾名我,刘翁复见谁。入鄽还作和罗槌。特地干戈相待、使人疑。 秋浦横波眼,春窗远岫眉。补陀岩畔夕阳迟。何似金沙滩上、放憨时。
375 0 0
黄庭坚
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记得攀条话别离。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一点愁心入翠眉。
331 0 0
锦字相催鸟急飞,郎君暂脱老莱衣。遥想双眉待人画, 行看五马送潮归。望夫山上花犹发,新妇江边莺未稀。 令秩和鸣真可羡,此行谁道负春辉。
348 0 0
李嘉祐
见说吴王送女时,行宫直到荆溪口。溪上千年送女潮, 为感吴王至今有。乃知昔人由志诚,流水无情翻有情。 平波忽起二三尺,此上疑与神仙宅。今人犹望荆之湄, 长令望者增所思。吴王已殁女不返,潮水无情那有期。 溪草何草号帝女,溪竹何竹号湘妃。灵涛旦暮自堪伤, 的烁婵娟又争发。客归千里自兹始,览古高歌感行子。 不知别后相见期,君意何如此潮水。
508 0 0
皎然
晚烟洲雾并苍苍,河雁惊飞不作行。 回旆转舟行数里,歌声犹自逐清湘。
329 0 0
鲁迅先生最近常常用何家干的笔名,在黎烈文主编的《申报》的《自由谈》,发表不到五百字长的短文。好久不看见他老先生的文了,那种富于幽默性的讽刺的味儿,在中国的作家之林,当然还没有人能超过鲁迅先生。 不过,听说现在的鲁迅先生已跑到十字街头,站在革命的队伍里去了。那么,像他这种有闲阶级的幽默的作风,严格言之,实在不革命。我以为也应该转变一下才是!譬如:鲁迅先生不喜欢第三种人,讨厌民族主义的文艺,他尽可痛快地直说,何必装腔做势,吞吞吐吐,打这么许多湾儿。在他最近所处的环境,自然是除了那些恭颂苏联德政的献词以外,便没有更通的文艺的。他认为第三种人不谈这些,是比较最聪明的人;民族主义文艺者故意找出理由来文饰自己的不通,是比较次聪明的人。其言可谓尽深刻恶毒之能事。不过,现在最通的文艺,是不是仅有那些对苏联当局摇尾求媚的献词,不免还是疑问。如果先生们真是为着解放劳苦大众而呐喊,犹可说也;假使,仅仅是为着个人的出路,故意制造一块容易招摇的金字商标,以资号召而已。那么,我就看不出先生们的苦心孤行,比到被你们所不齿的第三种人,以及民族主义文艺者,究竟是高多少。 其实,先生们个人的生活,由我看来,并不比到被你们痛骂的小资作家更穷苦些。当然,鲁迅先生是例外,大多数的所谓革命的作家,听说,常常在上海的大跳舞场,拉斐花园里,可以遇见他们伴着娇美的爱侣,一面喝香槟,一面吃朱古力,兴高采烈地跳着狐步舞,倦舞意懒,乘着雪亮的汽车,奔赴预定的香巢,度他们真个消魂的生活。明天起来,写工人呵!斗争呵!之类的东西,拿去向书贾们所办的刊物换取稿费,到晚上,照样是生活在红绿的灯光下,沉醉着,欢唱着,热爱着。像这种优裕的生活,我不懂先生们还要叫什么苦,喊什么冤,你们的猫哭耗子的仁慈,是不是能博得劳苦大众的同情,也许,在先生们自己都不免是绝大的疑问吧! 如果中国人不能从文化的本身上做一点基础的工夫,就这样大家空喊一阵口号,糊闹一阵,我想,把世界上无论那种最新颖最时髦的东西拿到中国来,都是毫无用处。我们承认现在的苏俄,确实是有了他相当的成功,但,这不是偶然。他们从前所遗留下来的一部分文化的遗产,是多么丰富,我们回溯到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文学,音乐,美术,哲学,科学,那一件不是已经到达国际文化的水准。他们有了这些充实的根基,才能产生现在这些学有根蒂的领袖。我们仅仅渴慕人家的成功而不知道努力文化的根本的建树,再等十年百年,乃至千年万年,中国还是这样,也许比现在更坏。 不错,中国的文化运动,也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这二十年中,在文化上究竟收获到什么。欧美的名著,在中国是否能有一册比较可靠的译本,文艺上的各种派别,各种主义,我们是否都拿得出一种代表作,其他如科学上的发明,思想上的创造,是否能有一种值得我们记忆。唉!中国的文化低落到这步田地,还谈得到什么呢! 要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如不能从今天起,大家立誓做一番基本的工夫,多多地转运一些文艺的粮食,多多地树艺一些文艺的种子,我敢断言:在现代的中国,决不会产生“最通的”文艺的。 二月二十日《武汉日报》的《文艺周刊》。 #p#副标题#e#
314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