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霭阴云覆,滂沱急雨飞。洗残枝上乱红稀。恰是褪花天气、困人时。 向晓春酲重,偎人起较迟。薄罗初见度轻衣。笑拭新妆、须要剪酴醿。
435 0 0
赵长卿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420 0 0
刘禹锡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386 0 0
李益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轰如鞭石矻且摇, 亘空欲驾鼋鼍桥。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 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介鲸得性方逍遥, 仰鼻嘘吸扬朱翘。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 征南将军登丽谯,赤旗指麾不敢嚣。翌日风回沴气消, 归涛纳纳景昭昭。乌泥白沙复满海,海色不动如青瑶。
393 0 0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311 0 0
中华文学
栏干几曲高斋路。正在重云深处。丹碧未干人去。高栋空留句。 离离芳草长亭暮。无奈征车不住。惟有断鸿烟渚。知我频回顾。
341 0 0
陆游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408 0 0
李曾伯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1]。 来入门,怅欲悲[2]。 盎中无斗米储[3], 还视架上无悬衣[4]。 拔剑东门去[5], 舍中儿母牵衣啼[6]: 「他家但愿富贵[7], 贱妄与君共餔糜[8]。 上用仓浪天故[9], 下当用此黄口儿[10]。 今非[11]!」 「咄[12]! 行!吾去为迟! 白发时下难久居[13]。」
444 0 0
两汉乐府
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400 0 0
汉皇思旧邑,秦地作新丰。南出华阳路,西分长乐宫。 安知天地久,不与昔年同。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 纷吾从此去,望极咸阳中。不见芸香阁,徒思文雅雄。
323 0 0
储光羲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 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怀君未忍去,惆怅意无穷。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346 0 0
李白
佩解螭文玉,衾闲鸳序锦,钗折凤头金。夜雨留荷泪,西风吼树音,秋月弄桐阴,梅花谢别来到今。
453 0 0
李致远
我友,记否那西山的黄昏,氤氲里透出的紫霭红晕,漠沉沉,黄沙弥望,恨不能登山顶,饱餐西陲的菁英。全仗你吊古殷勤,趁别院,度边门,惊起了卧犬狰狞。墓庭的光景,却别是一味苍凉,别是一番苍凉境地:我手剔生苔碑碣,看冢里僧骸是何年何代,你轻踹生苔庭砖,细数松针几枚;不期间彼此缄默的相对,僵立在寂静的墓庭墙外,同化于自然的宁静,默辨静里深蕴着普遍的义韵。我注目在墙畔一穗枯草,听邻庵经声,听风抱树梢,听落叶,冻鸟零落的音调。心定如不波的湖,却又教连珠似的潜思泛破,神凝如千年僧骸的尘埃,却又被静的底里的热焰重点;我友,感否这柔韧的静里蕴有钢似的迷力,满充着悲哀的况味,阐悟的几微,此中不分春秋,不辨古今,生命即寂灭,寂灭即生命,在这无终始的洪流之中,难得素心人悄然共游泳。纵使阐不透这凄伟的静,我也怀抱了这静中涵濡,温柔的心灵。我便化野鸟飞去,翅羽上也永远染了欢欣的光明,我便向深山去隐,也难忘你游目云天,游神象外的Transfiguration我友!知否你妙目──漆黑的圆睛──放射的神辉,照彻了我灵府的奥隐,恍如昏夜行旅,骤得了明灯,刹那间周遭转换,涌现了无量数理想的楼台,更不见墓园风色,再不闻衰冬吁喟,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从。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此诗发表于1923年4月20日《时事新报。学灯》曾收入初版本《志摩的诗》
518 0 0
徐志摩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暂武林分阃,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易镇梧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千骑移。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 须知。系国安危。料节召、还趋浴凤池。且代工施化,持钧播泽,置盂天下,此外何思。素卷书名,赤松游道,飙驭云軿仙可期。湖山美,有啼猿唳鹤,相望东归。
391 0 0
张先
花艳嫣然照坐红。池光高下见,木芙蓉。相从款款莫匆匆。新酿熟,浮瓮碧香浓。 倚槛送飞鸿。登高时节近,菊披风。笑谈今喜一杯同。揉金蕊,和露入杯中。
343 0 0
王之道
丰之余 看过了《第三种人的“推”》〔2〕,使我有所感:的确,现在“推”的工作已经加紧,范围也扩大了。三十年前,我也常坐长江轮船的统舱,却还没有这样的“推”得起劲。 那时候,船票自然是要买的,但无所谓“买铺位”,买的时候也有,然而是另外一回事。假如你怕占不到铺位,一早带着行李下船去罢,统舱里全是空铺,只有三五个人们。但要将行李搁下空铺去,可就窒碍难行了,这里一条扁担,那里一束绳子,这边一卷破席,那边一件背心,人们中就跑出一个人来说,这位置是他所占有的。但其时可以开会议,崇和平,买他下来,最高的价值大抵是八角。假如你是一位战斗的英雄,可就容易对付了,只要一声不响,坐在左近,待到铜锣一响,轮船将开,这些地盘主义者便抓了扁担破席之类,一溜烟都逃到岸上去,抛下了卖剩的空铺,一任你悠悠然搁上行李,打开睡觉了。倘或人浮于铺,没法容纳,我们就睡在铺旁,船尾,“第三种人”是不来“推”你的。只有歇在房舱门外的人们,当账房查票时却须到统舱里去避一避。 至于没有买票的人物,那是要被“推”无疑的。手续是没收物品之后,吊在桅杆或什么柱子上,作要打之状,但据我的目击,真打的时候是极少的,这样的到了最近的码头,便把他“推”上去。据茶房说,也可以“推”入货舱,运回他下船的原处,但他们不想这么做,因为“推”上最近的码头,他究竟走了一个码头,一个一个的“推”过去,虽然吃些苦,后来也就到了目的地了。 古之“第三种人”,好像比现在的仁善一些似的。 生活的压迫,令人烦冤,胡涂中看不清冤家,便以为家人路人,在阻碍了他的路,于是乎“推”。这不但是保存自己,而且是憎恶别人了,这类人物一阔气,出来的时候是要“清道”的。 我并非眷恋过去,不过说,现在“推”的工作已经加紧,范围也扩大了罢了。但愿未来的阔人,不至于把我“推”上“反动”的码头去——则幸甚矣。 七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申报·自由谈》。 〔2〕《第三种人的“推”》载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申报·自由谈》,作者署名达伍。他所说的“第三种人”,是指鲁迅在《推》中所说的“洋大人”和“上等”华人以外的另一种人。达伍的文中说:“这种人,既非‘上等’,亦不便列作下等。然而他要帮闲‘上等’的来推‘下等’的。”又举长江轮船上的情形为例说:“买了统舱票的要被房舱里的人推,单单买了船票,而不买床位的要被无论那一舱的人推,推得你无容身之地。至于连船票也买不起的人,就直率了当,推上岸或推下水去。万一船开了,才被发现,就先在你身上穷搜一遍,在衣角上或裤腰带里搜出一毛两毛,或十几枚铜元,尽数取去,充作船费,然后把你推下船底的货舱了事。……这些事,都由船上的‘帮闲’者们来干,使用的是‘第三种推’法。” #p#副标题#e#
335 0 0
鲁迅
巧拙贤愚相是非,何如一醉尽忘机。 君知天地中宽窄,雕鹗鸾皇各自飞。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丹砂见火去无迹,白发泥人来不休。 赖有酒仙相暖热,松乔醉即到前头。 百岁无多时壮健,一春能几日晴明。 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昨日低眉问疾来,今朝收泪吊人回。 眼前流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白居易
平生中表最情亲,浮世那堪聚散频。谢脁却吟归省阁, 刘桢犹自卧漳滨。旧游半似前生事,要路多逢后进人。 且喜新吟报强健,明年相望杏园春。
318 0 0
騕褭锦障泥,楼头日又西。留欢住不住,素齿白铜鞮.
412 0 0
徐凝
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闻寻周处士,知伴庾尚书。 日晚汀洲旷,天晴草木疏。闲言挥麈柄,清步掩蜗庐。 野老能亲牧,高人念远渔。幽丛临古岸,轻叶度寒渠。 暮色无狂蝶,秋华有嫩蔬。若为酬郢曲,从此愧璠玙.
杨巨源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