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399 0 0
张辑
千金不死。百金不刑。
404 0 0
佚名
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愁态自随风烛灭, 爱心难逐雨花轻。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只应回首是卿卿。
441 0 0
李绅
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481 0 0
施肩吾
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洗沧溟。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于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目断苹汀。海门青。 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卷龙腥。似把渠忠愤,伸恳请,翠华巡。呼壮士,挽河汉,荡_枪。长算直须先定,如细故、休苦营营。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情。飞过邮亭。
388 0 0
黄机
猗若清庙,肃肃荧荧。国荐严祀,坤兴淑灵。 有几在室,有乐在庭。临兹孝享,百禄惟宁。
徐彦伯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381 0 0
李白
寒仗丹旄引,阴堂白日违。暗灯明象物,画水湿灵衣。 羽化淮王去,仙迎太子归。空馀燕衔士,朝夕向陵飞。
374 0 0
中华文学
含香复记言,清秩称当年。点笔非常笔,朝天最近天。 家声三相后,公事一人前。诗句江郎伏,书踪甯氏传。 风标欺鹭鹤,才力涌沙泉。居僻贫无虑,名高退更坚。 渔舟思静泛,僧榻寄闲眠。消息当弥入,丝纶的粲然。 依栖常接迹,属和旧盈编。开口人皆信,凄凉是谢毡。
672 0 0
郑谷
误入平康小巷,画檐深处,珠箔微褰。罗绮丛中,偶认旧识婵娟。翠眉开、娇横远岫,绿鬓亸、浓染春烟。忆情牵。粉墙曾恁,窥宋三年。 迁延。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殢人含笑立尊前。接新声、珠喉渐稳,想旧意、波脸增妍。苦留连。凤衾鸳枕,忍负良天。
402 0 0
柳永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578 0 0
李清照
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
472 0 0
薛能
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一片山翠边,依稀见村远。
510 0 0
皎然
岧峣仓史台,敞朗绀园开。戒旦壶人警,翻霜羽骑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网户飞花缀,幡竿度鸟回。豫游仙唱动,潇洒出尘埃。
448 0 0
萧至忠
倚恃才难继,昂藏貌不恭。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 驰誉超先辈,居官下我侬。司仓旧曹署,一见一心忡。
436 0 0
安锜
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茅栋上江开,布帆当砌落。 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何时金马诏,早岁建安作。往事尽筌蹄,虚怀寄杯杓。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凭槛出烟埃,振衣向寥廓。 心源齐彼是,人境胜岩壑。何必栖冥冥,然为避矰缴。
397 0 0
权德舆
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徐姬楚兰佐酒,以琵琶度曲。郯云台为之心醉。口占戏之。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过眼韶华浑有几。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枉杀云台标内史,断肠只合江州死。
503 0 0
顾德辉
宿雨初收晚吹繁,秋光极目自销魂。烟山北下归辽海, 鸿雁南飞出蓟门。只恨无功书史籍,岂悲临老事戎轩。 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馀年报主恩。
498 0 0
李德裕
武帝有雄材大略,而颇尚儒术。即位后,丞相卫绾即请奏罢郡国所举贤良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者。〔1〕又以安车蒲轮征申公枚乘等;议立明堂;置“五经”博士。〔2〕元光间亲策贤良,则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3〕又早慕词赋,喜“楚辞”,尝使淮南王安为《离骚》作传。其所自造,如《秋风辞》(见第六篇)《悼李夫人赋》〔4〕(见《汉书》《外戚传》)等,亦入文家堂奥。复立乐府,集赵代秦楚之讴〔5〕,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作诗颂,〔6〕用于天地诸祠,是为《十九章》之歌〔7〕。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谓之“新声曲”,实则楚声之遗,又扩而变之者也。其《郊祀歌》十九章,今存《汉书》《礼乐志》中,第三至第六章,皆题“邹子乐”。 “朱明盛长,雱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朱明》四“邹子乐”“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泊如四海之沱,遍观是邪谓何。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訾,黄其何不来下!”《日出入》九是时河间献王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大乐官亦肄习之以备数,然不常用,用者皆新声。至敖游駰饮之时,则又有新声变曲。曲亦昉于李延年。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尝侍武帝,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因进其女弟,得幸,号李夫人,早卒。武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少翁〔8〕言能致其魂,乃夜张烛设帐,而令帝居他帐遥望,见一好女,如李夫人之貌,然不得就视。帝愈益相思悲感,作为诗曰:“是耶非耶? 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随事兴咏,节促意长,殆即所谓新声变曲者也。 文学之士,在武帝左右者亦甚众。先有严助〔9〕,会稽吴人,严忌子也,或云族家子,以贤良对策高第,擢为中大夫。助荐吴人朱买臣〔10〕召见,说《春秋》,言“楚词”,亦拜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又有吾丘寿王〔11〕,司马相如,主父偃〔12〕,徐乐,严安,〔13〕东方朔〔14〕,枚皋〔15〕,胶仓,终军,严葱奇〔16〕等; 而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尤见亲幸。相如文最高,然常称疾避事;朔皋持论不根,见遇如俳优,惟严助与寿王见任用。助最先进,常与大臣辩论国家便宜,有奇异亦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寿王字子赣,赵人,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迁侍中中郎;有赋十五篇,见《汉志》。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愔鬻者以千数。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其文辞不逊,高自称誉。帝伟之,令待诏公车;渐以奇计俳辞得亲近,诙达多端,不名一行,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帝亦常用之。尝至太中大夫,与枚皋郭舍人〔17〕俱在左右,但诙啁而已,不得大官,因以刑名家言求试用,辞数万言,指意放荡,颇复诙谐,终不见用,乃作《答客难》〔18〕《见《汉书》本传)以自慰谕。又有《七谏》(见《楚辞》),则言君子失志,自古而然。 临终诫子云:“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又黄老意也。朔盖多所通晓,然先以自愔进身,终以滑稽名世,后之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方士又附会以为神仙,作《神异经》《十洲记》〔19〕,托为朔造,其实皆非也。 枚皋者字少孺,枚乘孽子也。武帝征乘,道死,诏问乘子,无能为文者。皋上书自陈,得见,诏使作《平乐观赋》,善之,拜为郎,使匈奴。然皋好诙笑,为赋颂多嫚戏,故不得尊显,见视如倡,才比东方朔郭舍人。作文甚疾,故所赋甚多,自谓不及司马相如,而颇诋娸东方朔,又自诋娸。班固云:“其文骫骳,曲随其事,皆得其意,颇诙笑,不甚闲靡。 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20〕至于儒术之士,亦擅文词者,则有菑川薛人公孙弘,字次卿,元光中贤良对策第一,拜博士,终为丞相,封平津侯,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广川董仲舒与公孙弘同学,于经术尤著,景帝时已为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对策,除江都相,迁胶西相,卒。尝作《士不遇赋》(见《古文苑》),有云: “……观上世之清辉兮,廉士亦茕茕而靡归。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卞随务光遁迹于深山兮,伯夷叔齐登山#p#副标题#e#
鲁迅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陈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