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许相求,且不是、南温北石。也欲学、绝交高论,自陈余癖。万里鱼书长记忆,十年波浪伤离拆。算此舟、不是剡溪舟,空回得。 非出处,何须惜。非瑕类,何须摘。看雪销鸿去,有何留迹。安石岂无同乐意,玄真不是朝廷觅。但眼前、真率暂相违,歌声寂。
291 0 0
刘辰翁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303 0 0
辛弃疾
柔石,原名平复,姓赵,以一九○一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宁海县的市门头。前几代都是读书的,到他的父亲,家景已不能支,只好去营小小的商业,所以他直到十岁,这才能入小学。一九一七年赴杭州,入第一师范学校;一面为杭州晨光社②之一员,从事新文学运动。毕业后,在慈溪等处为小学教师,且从事创作,有短篇小说集《疯人》③一本,即在宁波出版,是为柔石作品印行之始。一九二三年赴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 回乡后,于一九二五年春,为镇海中学校务主任,抵抗北洋军阀的压迫甚力。秋,咯血,但仍力助宁海青年,创办宁海中学,至次年,竟得募集款项,造成校舍;一面又任教育局局长,改革全县的教育。 一九二八年四月,乡村发生暴动。失败后,到处反动,较新的全被摧毁,宁海中学既遭解散,柔石也单身出走,寓居上海,研究文艺。十二月为《语丝》编辑,又与友人设立朝华社④,于创作之外,并致力于绍介外国文艺,尤其是北欧,东欧的文学与版画,出版的有《朝华》⑤周刊二十期,旬刊十二期,及《艺苑朝华》⑥五本。后因代售者不付书价,力不能支,遂中止。 一九三○年春,自由运动大同盟发动,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不久,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也为基本构成员之一,尽力于普罗文学运动。先被选为执行委员,次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五月间,以左联代表的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毕后,作《一个伟大的印象》⑦一篇。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被捕,由巡捕房经特别法庭移交龙华警备司令部,二月七日晚,被秘密枪决,身中十弹。 柔石有子二人,女一人,皆幼。文学上的成绩,创作有诗剧《人间的喜剧》,未印,小说《旧时代之死》,《三姊妹》,《二月》,《希望》,⑧翻译有卢那卡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⑨,戈理基的《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⑩及《丹麦短篇小说集》⑾等。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上海《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未署名。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左联”作家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五人遭反动派逮捕,二月七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为了揭露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鲁迅主持出版了“左联”秘密刊物《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写了《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等文章,并参与起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 本文写作时因受条件限制,若干地方与事实稍有出入。按柔石一九○二年生于浙江宁海(令并入象山),一九一七年赴台州,在浙江省立第六中学念书。一九一八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二三年毕业。一九二五年春赴北京,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次年回浙江任镇海中学教员,后任教导主任。一九二七年夏,创办宁海中学,并任县教育局长。一九二八年五月参与宁海亭旁农民暴动,失败后到上海。一九三○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②晨光社文学团体,一九二一年成立于杭州。主要成员有朱自清、叶圣陶、柔石、冯雪峰、潘漠华、魏金枝等,曾出版《晨光》周刊。 ③《疯人》短篇小说集,收小说六篇,署名赵平复。一九二五年初由作者自费出版,宁波华升书局代印。 ④朝华社亦作朝花社,鲁迅、柔石等组织的文艺团体,一九二八年十一月成立于上海。 ⑤《朝华》即《朝花》,文艺周刊。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六日创刊,至一九二九年五月十六日共出二十期;六月一日改出《朝花旬刊》,一九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出至第十二期停刊。 ⑥《艺苑朝华》朝花社出版的美术丛刊,鲁迅、柔石编辑。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年间共出外国美术作品五辑,即《近代木刻选集》一、二集,《拾谷虹儿画选》、《比亚兹莱画选》和《新俄画选》。后一辑编成时朝花社已结束,改由光华书局出版。 ⑦《一个伟大的印象》通讯,载《世界文化》创刊号(一九三○年九月,仅出一期),署名刘志清。 ⑧《旧时代之死》长篇小说,一九二九年十月北新书局出版;《三姊妹》,中篇小说,一九二九年四月水沫书店出版;《二月》,参看《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及其注①。《希望》,短篇小说集,一九三○年七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⑨《浮士德与城》剧本,柔石的中译本于一九三○年九月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鲁迅为该书写了“后记”及翻译了“作者小传”(分别收入《集外集拾遗》和《鲁迅译文集》第十卷)。 ⑩戈理基(1868~1936)通译高尔基,苏联资产阶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捷耶夫》、《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他的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柔石译本题为《颓废》,署名赵璜,一九三四年三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⑾《丹麦短篇小说集》收柔石译安徒生等作家的作品十一篇,署名金桥,曾列为朝花社《北欧文艺丛书》之四,一九二九年四月登过广告,但未出版。一九三七年三月增入淡秋翻译的六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p#副标题#e#
356 0 0
鲁迅
中原无鹿海无波,凤辇鸾旗出幸多。 今日故宫归寂寞,太平功业在山河。
368 0 0
中华文学
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 当昼火云生不得,一溪萦作万重愁。
394 0 0
赵嘏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286 0 0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 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词齐唱。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
314 0 0
雕阑曲曲芙蓉水,天然一时潇洒。露浥冰壶,风摇玉佩,缥缈蓬莱如画。银烛欲下。照藻桷翚飞,杏梁虹架。如此规模,杜棱何止万间厦。 明年春燕归早,卷帘应认得,旧家王谢。袖里经纶,幕中佳话,高断云根谁写。青冥纵靶。看人在金坡,炬莲盈把。句忆湘南,渌池明月夜。
288 0 0
东方禀易象,玩世隐廊庙。栖心抱清微,混迹秘光耀。 玄览寄数术,纳规在谈笑。卖药五湖中,还从九仙妙。
457 0 0
微雪弄新霁,寒月上初弦。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分得天孙云纤,制断麒麟金锁,来自玉皇前。丹井凭泥轼,风月兴无边。 诏书来,催人观,占春先。柳边花底,细驺辇路骤鸣鞭。荣侍金銮殿上,更向沈香亭北,半醉拂华笺。来岁今朝里,人在八花砖。
衡门一别梦难稀,人欲归时不得归。 长忆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
388 0 0
吴融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259 0 0
佚名
凉入三湘,秋气爽、江澄沙白。人欲去、离愁黯黯,莫留行色。杯在中朝陪鹓鹭,暂来南楚分风月。与元枢、鹗荐共扶摇,朝天阙。 皇华使,和戎策。西府赞,中兴业。有缁衣同美,武公勋烈。樯燕已知添别意,骊驹谁为歌新阕。恨此情、如月过中秋,圆还缺。
301 0 0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1]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352 0 0
孟浩然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 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357 0 0
曲台晴好望,近接梵王家。十亩开金地,千株发杏花。 带云犹误雪,映日欲欺霞。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 园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赊。芳景偏堪赏,其如积岁华。
376 0 0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372 0 0
张先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470 0 0
李群玉
东泉人未知,在我左山东。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 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虹。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 众源发渊窦,殊怪皆不同。此流又高悬,rT々在长空。 山林何处无,兹地不可逢。吾欲解缨佩,便为泉上翁。
409 0 0
元结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38 0 0
韦庄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