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奇峰积,山中芳树春。何知绝世境,来遇赏心人。 清旧岩前乐,呦嘤鸟兽驯。静言观听里,万法自成轮。
359 0 0
张说
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 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只恐东州,催成棠荫,又作三年别。赏心难继,莫教孤负华发。
325 0 0
中华文学
屑璐飘寒,镂金献巧,妆成水晶亭榭。飞絮悠扬,散花零乱,绝胜翠娇红冶。粉艳嘻嘻道,尽飞上、使君须也。多情莫笑衰翁,旧时梁苑声价。 窗外小梅羞涩,倩羯鼓尊前,慢敲轻打。鲸海停波,鹤谯宾月,赢得残年清暇。心事知谁会,但梦绕、越王城下。白玉青丝,且同醉吟春夜。
328 0 0
赵以夫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81 0 0
王观
尘襟一潇洒,清夜得禅公。远自鹤林寺,了知人世空。 惊禽翻暗叶,流水注幽丛。多谢非玄度,聊将诗兴同。
351 0 0
韦应物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371 0 0
白居易
洮河李阿婆,鄯州王伯母。见贼不敢斗,总由曹新妇。
佚名
做过《民约论》的卢梭〔2〕,自从他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终于没有完。连在和“民约”没有什么关系的中华民国,也难免这一幕了。 例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爱弥尔》〔3〕中文译本的序文上,就说 “……本书的第五编即女子教育,他的主张非但不彻底,而且不承认女子的人格,与前四编的尊重人类相矛盾。……所以在今日看来,他对于人类正当的主张,可说只树得一半……。” 然而复旦大学出版的《复旦旬刊》创刊号上梁实秋〔4〕教授的意思,却“稍微有点不同”了。其实岂但“稍微”而已耶,乃是“卢梭论教育,无一是处,唯其论女子教育,的确精当。” 因为那是“根据于男女的性质与体格的差别而来”的。而近代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又证明着天下没有两个人是无差别。怎样的人就该施以怎样的教育。 〔5〕所以,梁先生说—— “我觉得‘人’字根本的该从字典里永远注销,或由政府下令永禁行使。因为‘人’字的意义太糊涂了。聪明绝顶的人,我们叫他做人,蠢笨如牛的人,也一样的叫做人,弱不禁风的女子,叫做人,粗横强大的男人,也叫做人,人里面的三流九等,无一非人。近代的德谟克拉西的思想,平等的观念,其起源即由于不承认人类的差别。近代所谓的男女平等运动,其起源即由于不承认男女的差别。人格是一个抽象名词,是一个人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的总和。人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既有差别,实即人格上亦有差别。所谓侮辱人格的,即是不承认一个人特有的人格,卢梭承认女子有女子的人格,所以卢梭正是尊重女子的人格。抹杀女子所特有之特性者,才是侮辱女子人格。” 于是势必至于得到这样的结论—— “……正当的女子教育应该是使女子成为完全的女子。” 那么,所谓正当的教育者,也应该是使“弱不禁风”者,成为完全的“弱不禁风”,“蠢笨如牛”者,成为完全的“蠢笨如牛”,这才免于侮辱各人——此字在未经从字典里永远注销,政府下令永禁行使之前,暂且使用——的人格了。卢梭《爱弥尔》前四编的主张不这样,其“无一是处”,于是可以算无疑。 但这所谓“无一是处”者,也只是对于“聪明绝顶的人”而言;在“蠢笨如牛的人”,却是“正当”的教育。因为看了这样的议论,可以使他更渐近于完全“蠢笨如牛”。这也就是尊重他的人格。 然而这种议论还是不会完结的。为什么呢?一者,因为即使知道说“自然的不平等”〔6〕,而不容易明白真“自然”和“因积渐的人为而似自然”之分。二者,因为凡有学说,往往“合吾人之胃口者则容纳之,且从而宣扬之”〔7〕也。 上海一隅,前二年大谈亚诺德〔8〕,今年大谈白璧德〔9〕,恐怕也就是胃口之故罢。 许多问题大抵发生于“胃口”,胃口的差别,也正如“人”字一样的——其实这两字也应该呈请政府“下令永禁行使”。我且抄一段同是美国的UptonSinclair〔10〕的,以尊重另一种人格罢—— “无论在那一个卢梭的批评家,都有首先应该解决的唯一的问题。为什么你和他吵闹的?要为他的到达点的那自由,平等,调协开路么?还是因为畏惧卢梭所发向世界上的新思想和新感情的激流呢?使对于他取了为父之劳的个人主义运动的全体怀疑,将我们带到子女服从父母,奴隶服从主人,妻子服从丈夫,臣民服从教皇和皇帝,大学生毫不发生疑问,而佩服教授的讲义的善良的古代去,乃是你的目的么? “阿嶷夫人曰:‘最后的一句,好像是对于白璧德教授的一箭似的。’“‘奇怪呀,’她的丈夫说。‘斯人也而有斯姓也…… 那一定是上帝的审判了。’”不知道和原意可有错误,因为我是从日本文重译的。书的原名是《Mammonart》,在California的Pasadena作者自己出版,胃口相近的人们自己弄来看去罢。Mammon〔11〕是希腊神话里的财神,art谁都知道是艺术。可以译作“财神艺术”罢。日本的译名是“拜金艺术”,也行。因为这一个字是作者生造的,政府既没有下令颁行,字典里也大概未曾注入,所以姑且在这里加一点解释。 十二,二一。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七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四期。 〔2〕卢梭(J.J.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 他的主要著作《民约论》(一七六二年出版),提出“天赋人权”学说,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在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影响很大。他因此备受僧侣和贵族的迫害,以致不得不避居瑞士和英国。 〔3〕《爱弥尔》通译《爱弥儿》,卢梭所著的教育小说,一七六二年出版。在前四篇关于主要人物爱弥儿的描述中,作者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平等的,应尊重人的自然发展。但第五篇叙述对莎菲亚的教育时,作者又认为“人既有差别,人格遂亦有差别,女子有女子的人格。”由于此书反封建、反宗教色彩浓厚,出版后曾被巴黎议会议决焚毁。中文本系魏肇基所译,一九二三年六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序文为译#p#副标题#e#
鲁迅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12 0 0
毛泽东
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濑。因高见远境,尽此数州内。 羽山数点青,海岸杂光碎。离离树木少,漭漭湖波大。 日暮千里帆,南飞落天外。须臾遂入夜,楚色有微霭。 寻远迹已穷,遗荣事多昧。一身犹未理,安得济时代。 且泛朝夕潮,荷衣蕙为带。
400 0 0
崔国辅
烦暑虽难避,僧家自有期。泉甘于马乳,苔滑似龙漦. ——皮日休 任诞襟全散,临幽榻旋移。松行将雅拜,篁阵欲交麾。 ——陆龟蒙 望塔青髇识,登楼白鸽知。石经森欲动,珠像俨将怡。 ——皮日休 筠簟临杉穗,纱巾透雨丝。静谭蝉噪少,凉步鹤随迟。 ——皮日休 烟重回蕉扇,轻风拂桂帷。对碑吴地说,开卷梵天词。 ——陆龟蒙 积水鱼梁坏,残花病枕欹。怀君潇洒处,孤梦绕罘罳. ——陆龟蒙
518 0 0
皮日休
斗回山路掩皇州,二载欢娱一望休。 从此万重青嶂合,无因更得重回头。 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盘。 山似换来天似洗,可怜风日到长安。
399 0 0
芭蕉叶上三更雨。人生只合随他去。便不到天涯。天涯也是家。 屏山三五叠。处处飞胡蝶。正是菊堪看。东篱独自寒。
428 0 0
刘辰翁
三春月胜三秋月,花下惜清阴,锦围绣阵,香生革履,光动兰襟。棠梨枝颤,乍惊栖鹊,夜久寒侵。明朝风雨,休孤此夕,一刻千金。
321 0 0
坐听宫城传晚漏,起看衰叶下寒枝。空庭绿草结离念, 细雨黄花赠所思。蟋蟀已惊良节度,茱萸偏忆故人期。 相逢莫厌尊前醉,春去秋来自不知。
316 0 0
武元衡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镇时贤相回人镜, 报德慈亲点佛灯。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389 0 0
李洞
征马噪金珂,嫖姚向北河。绿苔行迹少,红粉泪痕多。 宝屋粘花絮,银筝覆网罗。别君如昨日,青海雁频过。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456 0 0
张籍
长空一夜霜风吼。寒色消残酒。问伊今夜在谁行。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 忧云_雨多情话。分付阿谁也。侬家有分受凄惶。只怕娇痴不睡、也思量。
312 0 0
蓬转星霜改,兰陔色养违。穷泉百死别,绝域再生归。 镜数成丝发,囊收抆血衣。酬恩有何力,只弃一毛微。
424 0 0
吕温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